一种矿区排土场灌木栽植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161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区排土场灌木栽植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植苗穴,所述植苗穴的穴内土壤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由下到上为:保水层、营养层、栽植层、防蒸发层,所述植苗穴周边设有鱼鳞坑,所述植苗穴内设有灌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矿区排土场灌木栽植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保水剂,有机肥和防蒸发层的联合作用,不仅提高了水分入渗储存,又有提高了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同时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本发明专利技术促进了矿区排土场植被快速建植,推动了矿区排土场的生态环境治理,弥补了排土场植被恢复技术不足。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土壤水分养分供给能力,显著提高沙棘生长状况。

A device and method of Bush planting in waste dump of mining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区排土场灌木栽植的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林业植树造林
,涉及一种矿区排土场灌木栽植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排土场(dump,wastedump,wastepile)又称废石场,是指矿山采矿排弃物集中排放的场所。晋陕蒙接壤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煤炭资源大规模的露天开采对地表土地及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并形成了大量急需复垦的排土场,排土场占据露天煤矿用地的一半以上,根据国家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复垦土地土层厚度不少于50cm。由于该地区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区,强烈的水土流失导致大部分区域土层较薄,甚至流失殆尽致使废弃物出露,造成排土场覆土过程中可利用土壤资源紧张,植被恢复困难。由于用于覆土的主要土壤类型为该地典型的黄土,其质地较粗,保水保肥能力较差,透水能力强,同时该地区为半干旱区,降雨时间分布极其不均(主要分布在7-9月份),且多以暴雨形式降雨;以上特点给晋陕蒙地区的煤炭开采的排土场复垦带来极大的问题。现有技术对晋陕蒙地区的煤炭开采的排土场的复垦,主要是给排土场覆盖黄土,然后种植草或者灌木。但是由于水分缺乏和渗漏引起的土壤养分匮乏,往往出现“一年种,两年黄,三年进灶塘”的现象。利用传统的植被恢复模式栽培恢复效率低,植被死亡率高难以满足相关需求,急需设计一种高效的植被栽培方法,优化土壤结构和质地,增加土壤的生产力和水土保持能力,进一步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局部环境和污染问题,达到矿区恢复生态和治理污染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矿区排土场灌木栽植的装置及方法,该技术方案通过矿区土壤改良,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灌木成活率和生长过程的良性循环,从而更加有利于矿区排土场的植被恢复。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矿区排土场灌木栽植的装置,包括植苗穴1,所述植苗穴1的穴内土壤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由下到上为:保水层2、营养层3、栽植层4、防蒸发层5,所述植苗穴1周边设有鱼鳞坑6,所述植苗穴1内设有灌木7。进一步,所述植苗穴1的深度为50cm,直径40cm。进一步,所述保水层2为水分饱和PAMN保水剂层,所述保水层2的厚度为5cm。进一步,所述营养层3为有机肥层,有机肥层厚度10cm。进一步,所述栽植层4的厚度为30cm。进一步,所述防蒸发层5的厚度为5cm,所述防蒸发层5中为粗砂,沙土平均粒径大于0.5mm。进一步,所述灌木7为沙棘、柠条、枸杞和长柄扁桃等灌木。进一步,所述灌木7的种植行距为1m,株距为1m。本专利技术所述矿区排土场灌木栽植的方法,包括:挖植苗穴、穴内土壤改良和种植植被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植苗穴1挖掘:利用直径40cm的普通钻头打孔机进行植苗穴挖掘,矿区排土场植被恢复前的覆土要求厚度不得少于50cm,孔径40cm,深度50cm;最终回填排土场土壤30cm,其它多余20cm的土壤均匀置于植苗穴周边,起到鱼鳞坑6的作用;步骤2、植苗穴1内土壤改良:在底层设置保水层2,保水材料为PAMN保水剂,保水层的厚度为5cm;保水层上面为营养层3;有机肥的要求为:烘干后有机质含量≥45%,总养分质量分数N+P2O5+K2O≥5%;营养层厚度为10cm;营养层上面为栽植层4;栽植层为矿区排土场原有覆土,厚度为30cm,分两次回填,第一次回填10cm,踩实,栽苗的同时再回填20cm,踩实;最后,在上层覆盖防蒸发层5,防蒸发层为粗砂,粗砂要求平均粒径>0.5mm,均匀铺设在植苗穴1上层,厚度为5cm;步骤3、苗木种植处理:苗木为2年灌木苗,栽植前,在浓度1000ppm的生根粉溶液中进行蘸根处理,在铺设保水层、营养层和10cm栽植层的植苗穴1中,靠近南面垂直坑边放置,回填10cm排土场土壤后,提苗踩实,再填10cm土壤踩实;上面覆盖5cm的防蒸发层;栽植完成后分多次浇水,直到植苗穴1存水10分钟以上,使土壤水分达到饱和;后期不再进行水分和养分管理。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矿区排土场灌木栽植的装置利用保水剂,有机肥和防蒸发层的联合作用,不仅提高了水分入渗储存,又有提高了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同时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本专利技术促进了矿区排土场植被快速建植,推动了矿区排土场的生态环境治理,弥补了排土场植被恢复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可以提高土壤水分养分供给能力,显著提高沙棘生长状况。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矿区排土场灌木栽植的装置的剖面图;图2:本专利技术矿区排土场灌木栽植的装置的平面布置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参照图1-图2,一种矿区排土场灌木栽植的装置,包括植苗穴1,所述植苗穴1的穴内土壤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由下到上为:保水层2、营养层3、栽植层4、防蒸发层5,所述植苗穴1周边设有鱼鳞坑6,所述植苗穴1内设有灌木7。所述植苗穴1的深度为50cm,直径40cm。所述保水层2为水分饱和PAMN保水剂层,所述保水层2的厚度为5cm。所述营养层3为有机肥层,有机肥要求:烘干后有机质含量≥45%,总养分质量分数N+P2O5+K2O≥5%。有机肥层厚度10cm。所述栽植层4的厚度为30cm。所述栽植层4为矿区排土场回填土,对于晋陕蒙矿区排土场多为黄土。所述防蒸发层5的厚度为5cm,所述防蒸发层5中为粗砂,沙土平均粒径大于0.5mm。所述灌木7为沙棘、柠条、枸杞和长柄扁桃等灌木。所述灌木7的种植行距为1m,株距为1m。本专利技术所述矿区排土场灌木栽植的方法,包括:挖植苗穴、穴内土壤改良和种植植被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植苗穴1挖掘:利用直径40cm的普通钻头打孔机进行植苗穴挖掘,矿区排土场植被恢复前的覆土要求厚度不得少于50cm,因此,本专利技术对植苗穴工艺要求:孔径40cm,深度50cm;最终回填排土场土壤30cm,其它多余20cm的土壤均匀置于植苗穴周边,起到鱼鳞坑6的作用;步骤2、植苗穴1内土壤改良:矿区排土场只有上层为覆盖土壤,覆盖土壤以下多为矿渣或者煤矸石,漏水漏肥特别严重;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在底层设置保水层2,保水材料为PAMN保水剂,本材料不仅在雨水充足的时候可以储存大量水分,为植物生长提出充足水分,同时可以起到渗漏养分的拦蓄作用,减少土壤、水分和养分流失;而且PAMN保水剂分解后为有机肥料,不存在有害物质,保水层的厚度为5cm;保水层上面为营养层3;有机肥的要求为:烘干后有机质含量≥45%,总养分质量分数(N+P2O5+K2O)≥5%;本专利技术要求营养层厚度为10cm;营养层上面为栽植层4;栽植层为矿区排土场原有覆土,厚度为30cm,分两次回填,第一次回填10cm,踩实,栽苗的同时再回填20cm,踩实;最后,在上层覆盖防蒸发层5,防蒸发层为粗砂,粗砂要求平均粒径>0.5mm,均匀铺设在植苗穴1上层,厚度为5cm;步骤3、苗木种植处理:苗木为2年灌木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区排土场灌木栽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植苗穴(1),所述植苗穴(1)的穴内土壤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由下到上为:保水层(2)、营养层(3)、栽植层(4)、防蒸发层(5),所述植苗穴(1)周边设有鱼鳞坑(6),所述植苗穴(1)内设有灌木(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区排土场灌木栽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植苗穴(1),所述植苗穴(1)的穴内土壤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由下到上为:保水层(2)、营养层(3)、栽植层(4)、防蒸发层(5),所述植苗穴(1)周边设有鱼鳞坑(6),所述植苗穴(1)内设有灌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区排土场灌木栽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苗穴(1)的深度为50cm,直径4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区排土场灌木栽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层(2)为水分饱和PAMN保水剂层,所述保水层(2)的厚度为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区排土场灌木栽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层(3)为有机肥层,有机肥层厚度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区排土场灌木栽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栽植层(4)的厚度为3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区排土场灌木栽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蒸发层(5)的厚度为5cm,所述防蒸发层(5)中为粗砂,沙土平均粒径大于0.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区排土场灌木栽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木(7)为沙棘、柠条、枸杞和长柄扁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区排土场灌木栽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木(7)的种植行距为1m,株距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凤朋李永红王坤马炳召甄庆王钰王晓霞杨晶晶陈闻武杼华张兴昌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