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生产加工用培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034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生产加工用培育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右侧固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部安装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的外壁上下均固接有凹板,两个所述凹板的内部安装有夹持机构,多个所述夹持机构的内壁紧密贴合有方箱,所述外壳的正面顶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一销轴。该食用菌生产加工用培育设备,通过转动机构解决了现有的培育设备无法调节食用菌位置的问题,保证了食用菌与内部环境充分接触,避免了出现上下分层,保证了食用菌培育时间相同,避免出现死亡,防止了浪费,降低了成本,并且通过夹持机构解决了无法根据器皿的大小进行调整的问题,使食用菌的培育更加广泛,提高了实用性,便于推广。

A cultivation equipment for edible mushroom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生产加工用培育设备
本技术涉及培育
,具体为一种食用菌生产加工用培育设备。
技术介绍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口蘑等,但现有的培育设备无法调节食用菌位置,导致食用菌无法与内部环境充分接触,容易出现上下分层,导致食用菌培育时间段不同,容易出现死亡,造成浪费,提高了成本,并且无法根据器皿的大小进行调整,使食用菌的培育受到限制,降低了实用性,不符合现代人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生产加工用培育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培育设备无法调节食用菌位置,导致食用菌无法与内部环境充分接触,容易出现上下分层,导致食用菌培育时间段不同,容易出现死亡,造成浪费,提高了成本,并且无法根据器皿的大小进行调整,使食用菌的培育受到限制,降低了实用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生产加工用培育设备,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右侧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生产加工用培育设备,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右侧固接有支架(5),所述支架(5)的内部安装有转动机构(2),所述转动机构(2)的外壁上下均固接有凹板(6),两个所述凹板(6)的内部安装有夹持机构(3),多个所述夹持机构(3)的内壁紧密贴合有方箱(7),所述外壳(1)的正面顶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一销轴(8),两个所述第一销轴(8)的外壁转动连接有横板(9),位于右侧所述横板(9)的顶部左侧安装有插接机构(4),两个所述横板(9)的底部固接有长管(10),两个所述长管(10)的底部等距固接有喷头(11),两个所述长管(10)的顶部固接有管道(12),两个所述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生产加工用培育设备,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右侧固接有支架(5),所述支架(5)的内部安装有转动机构(2),所述转动机构(2)的外壁上下均固接有凹板(6),两个所述凹板(6)的内部安装有夹持机构(3),多个所述夹持机构(3)的内壁紧密贴合有方箱(7),所述外壳(1)的正面顶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第一销轴(8),两个所述第一销轴(8)的外壁转动连接有横板(9),位于右侧所述横板(9)的顶部左侧安装有插接机构(4),两个所述横板(9)的底部固接有长管(10),两个所述长管(10)的底部等距固接有喷头(11),两个所述长管(10)的顶部固接有管道(12),两个所述管道(12)的外壁均与横板(9)的内壁相固接,所述外壳(1)的底部左右两端均固接有底座(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生产加工用培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2)包括电机(201)、第一齿轮(202)、第二齿轮(203)、圆杆(204)和轴承(205),所述电机(201)的底部与支架(5)的内壁底部相固接,所述电机(201)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202)的底部相固接,所述第一齿轮(202)的左侧与第二齿轮(203)的底部啮合相连,所述第二齿轮(203)的左侧与圆杆(204)的右侧相固接,所述圆杆(204)的外壁右侧通过轴承(205)与外壳(1)的右侧转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生产加工用培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202)的直径比第二齿轮(203)的直径小3-7cm。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旻雁郑汉辉郑小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三明草本宝藏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