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栽培墙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石斛栽培墙,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架,且支撑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表面连接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的右端面连接有防腐装置,所述顶架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种植装置,种植起来快捷,减少工人的操作时间,还很好的解决了对占用面积大的问题,实现了对墙体的保护,实现了种植浇水一体化的目标;很好的解决了石斛对水的亲和性的问题,保证了石斛对水份的充分吸收,也防止了水浸泡根部的问题,防止出现烂根等现象,保证石斛根茎的痛风性,有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A multifunctional wall for Dendrobium cultiv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石斛栽培墙
本技术涉及栽培墙种植
,具体是一种多功能石斛栽培墙。
技术介绍
石斛是兰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是传统的中医药中滋阴补虚、补五脏的极品,又名仙斛兰韵、不死草、还魂草、紫萦仙株、吊兰等,民间又矮俗称其为“救命仙草”。石斛其茎部直立,肉质状肥厚,稍扁的圆柱形,长10-60厘米,粗达1.3厘米。药用植物,性味甘淡微咸,寒,归胃、肾。石斛花姿优雅,玲珑可爱,花色鲜艳,气味芳香,被誉为“四大观赏洋花”之一,因此,石斛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有观赏价值,因此目前石斛规模化的人工培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石斛的生物生物特性要求栽培过程中既要有良好的保水性又要有通风透气性。但是,现有的室内栽培,一般都采用盆栽形式,导致摆放效果单一、施水不便以及占用面积大等不足,而现有的石斛栽培墙一般是在墙体内挖孔植入栽培,这就形成了栽培个数越多,墙体的质量越低,可能导致墙体不稳固,且种植起来不便因素。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石斛栽培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石斛栽培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石斛栽培墙,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架,且支撑架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表面连接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的右端面连接有防腐装置,所述顶架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种植装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种植装置包括滑轨、第一滑杆、盖槽板、第二滑杆、插销、插销槽和开槽杆,所述滑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在第二滑杆的左侧,所述第一滑杆的下表面连接有盖槽板,所述第二滑杆的内部插接有开槽杆,所述开槽杆的内侧开设有插销槽,所述插销槽的内部插接有相互匹配的插销。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腐装置包括储水槽、限水口、通风口和分割网,所述限水口的一端连接有储水槽,且限水口的右侧开设有通风口,所述储水槽的上表面放置有分割网。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盖槽板在开槽杆的左侧,所述开槽杆的高度可调整,所述滑轨的数量为两个,大小相同,长度相同,所述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的数量均为两个。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的数量为四个,大小相同,且支架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数量为两个,且横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两个,长度相同,所述种植槽的数量有两个,大小相同。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风口的高度高于限水口,所述通风口的数量为八个,大小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种植起来快捷,减少工人的操作时间,还很好的解决了对占用面积大的问题,实现了对墙体的保护,实现了种植浇水一体化的目标。2、很好的解决了石斛对水的亲和性的问题,保证了石斛对水份的充分吸收,也防止了水浸泡根部的问题,防止出现烂根等现象,保证石斛根茎的痛风性,有个良好的生长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多功能石斛栽培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多功能石斛栽培墙中种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4为一种多功能石斛栽培墙中防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支撑架;3、顶架;4、横杆;5、支架;6、种植槽;7、种植装置;71、滑轨;72、第一滑杆;73、盖槽板;74、第二滑杆;75、插销;76、插销槽;77、开槽杆;8、防腐装置;81、储水槽;82、限水口;83、通风口;84、分割网。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石斛栽培墙,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架3,且支撑架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横杆4,横杆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5,支架5的上表面连接有种植槽6,种植槽6的右端面连接有防腐装置8,顶架3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种植装置7,种植装置7包括滑轨71、第一滑杆72、盖槽板73、第二滑杆74、插销75、插销槽76和开槽杆77,滑轨7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72和第二滑杆74,第一滑杆72在第二滑杆的左侧,第一滑杆72的下表面连接有盖槽板73,第二滑杆74的内部插接有开槽杆77,开槽杆77的内侧开设有插销槽76,插销槽76的内部插接有相互匹配的插销75盖槽板73在开槽杆77的左侧,开槽杆77的高度可调整,滑轨71的数量为两个,大小相同,长度相同,第一滑杆72和第二滑杆74的数量均为两个,支架5的数量为四个,大小相同,且支架5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横杆4,横杆4的数量为两个,且横杆4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数量为两个,长度相同,种植槽6的数量有两个,大小相同,在种植时,工人师傅只需要将插销75拿下,将开槽杆77的下端插入土中,向右滑动第二滑杆74带动开槽杆77运动,将种植槽6内部中的土开一条沟出来,再将种子放入沟中,这是,将开槽杆77向上拿,向开槽杆77中的插销槽76中插入插销75,最后,向右滑动第一滑杆72带动盖槽板73运动,将种植槽6中的种子盖入土中,完成种植。在图4中:防腐装置8包括储水槽81、限水口82、通风口83和分割网84,限水口82的一端连接有储水槽81,且限水口82的右侧开设有通风口83,储水槽81的上表面放置有分割网84,通风口83的高度高于限水口82,通风口83的数量为八个,大小相同,安装的时候,用分割网84将种植槽6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为种植区,下部分为储水槽81,再将种植槽6的右侧开设有限水口82和通风口83,保证种植槽6中的种子根部通风性好,通过限水口82控制储水槽81的水位高度,防止水位过高对种子的根部浸泡时间过久,从而出现烂根现象。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用分割网84放入到种植槽6的内部,将种植槽6分为两部分,上部分为种植区,将上部分种植好,将植物的根部露在储水槽81的上面,通过通风口83保证植物根茎的痛风性,通过限水口82对水位限高,保证不浸泡根部,对植物根部提供充分的水分;首先将盖槽板73上端连接的第一滑杆72滑入滑轨71的左端,接着将第二滑杆74滑入滑轨71中,将开槽杆77插入到第二滑杆74的插孔中,不工作时,将插销75插入到与之配合的开槽杆77上的插销槽76中,将滑轨71固定安装在顶架3的正面上,将盖槽板73和开槽杆77放入到种植槽6中,种植槽6中的土的高度应高于盖槽板73的底部,工作时,通过取下插销75,将开槽杆77放入到种植槽6内部的土中,再将插销75插回到插销槽76中,防止在工作时开槽杆77不稳,不能开出沟来,或者开出的沟浅,对种植产生影响,降低成活率,接着向右滑动第二滑杆74带动开槽杆77运动,将种植槽6内部中的土开一条沟出来,再将种子放入沟中,这是,将开槽杆77向上拿,向开槽杆77中的插销槽76中插入插销75,最后,在向右滑动第一滑杆72带动盖槽板73运动,将种植槽6中的种子盖入土中,完成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石斛栽培墙,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架(3),且支撑架(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横杆(4),所述横杆(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5),所述支架(5)的上表面连接有种植槽(6),所述种植槽(6)的右端面连接有防腐装置(8),所述顶架(3)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种植装置(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石斛栽培墙,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架(3),且支撑架(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横杆(4),所述横杆(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5),所述支架(5)的上表面连接有种植槽(6),所述种植槽(6)的右端面连接有防腐装置(8),所述顶架(3)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种植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石斛栽培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装置(7)包括滑轨(71)、第一滑杆(72)、盖槽板(73)、第二滑杆(74)、插销(75)、插销槽(76)和开槽杆(77),所述滑轨(7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72)和第二滑杆(74),所述第一滑杆(72)在第二滑杆(74)的左侧,所述第一滑杆(72)的下表面连接有盖槽板(73),所述第二滑杆(74)的内部插接有开槽杆(77),所述开槽杆(77)的内侧开设有插销槽(76),所述插销槽(76)的内部插接有相互匹配的插销(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石斛栽培墙,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志宏,代景忠,史红飞,侯建伟,杨天友,
申请(专利权)人:铜仁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