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油地坑辅助出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4893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毛油地坑辅助出料装置,包括油泵和搅拌装置,油泵用于将毛油地坑中的毛油抽取到毛油罐中,毛油地坑具有顶部开口,搅拌装置包括支架、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片,电机通过支架安装在毛油地坑的顶部开口上方,搅拌轴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其另一端由毛油地坑的顶部开口处伸入毛油地坑内,搅拌叶片安装在搅拌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搅拌装置,在油泵将毛油地坑中的毛油抽取到毛油罐中时,通过搅拌装置对毛油地坑中的毛油进行搅拌,使毛油和肉渣混合均匀,能够有效避免毛油地坑底部沉积大量肉渣而导致油泵卡死的现象,同时可避免在完成将毛油抽取到毛油罐中后毛油地坑内存在大量肉渣的情况,减少清理毛油地坑的工作量。

An auxiliary discharging device for crude oil s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毛油地坑辅助出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用油生产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毛油地坑辅助出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食用油生产中,由植物或动物油料中制取的未进行精炼加工的初级油制品称为毛油,毛油中所含杂质较多,且容易氧化变质,不适宜长期储存,制取毛油是对油脂进行精炼加工的关键工序,而毛油的品质好坏也决定了食用油加工的质量。现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毛油地坑来暂时放置榨油机压榨出的毛油,并采用油泵将毛油地坑中的毛油抽取到毛油罐中暂存,以便后续对毛油进行精炼处理。毛油暂时放置在毛油地坑的过程中,毛油地坑底部沉积有大量肉渣,油泵抽到毛油地坑底部的大量肉渣时容易卡死油泵,导致电机故障,油泵无法正常工作,影响油泵的使用寿命;且在完成将毛油抽取到毛油罐中后,毛油地坑内仍旧存在大量肉渣,后期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对毛油地坑进行人工清理,清理难度大效率低,存在人员安全,严重影响车间正常工作,大大增加成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毛油地坑辅助出料装置,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毛油地坑在出料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毛油地坑辅助出料装置,包括油泵和搅拌装置,所述油泵用于将毛油地坑中的毛油抽取到毛油罐中,所述毛油地坑具有顶部开口,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支架、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片,所述电机通过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毛油地坑的顶部开口上方,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其另一端由所述毛油地坑的顶部开口处伸入所述毛油地坑内,所述搅拌叶片安装在所述搅拌轴上。进一步的所述毛油地坑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与所述搅拌轴平行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毛油地坑的内侧壁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四个所述折流板。进一步的,所述折流板通过至少一连接件安装在所述毛油地坑的内侧壁上,所述连接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毛油地坑的内侧壁上,所述折流板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连接件上。进一步的,所述折流板上沿其长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有若干折流柱,所述折流柱倾斜向下设置,并与所述折流板形成一定的夹角。进一步的,所述折流板与所述毛油地坑的内侧壁之间间隔预设距离。进一步的,还包括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安装在所述毛油地坑内并靠近所述毛油地坑的底部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盘管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均伸出所述毛油地坑的顶部开口,且分别设有进气阀和出气阀。进一步的,所述油泵通过输油管与所述毛油罐连接,所述输油管上设有毛油过滤器。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片包括关于所述搅拌轴对称设置的至少一对曲线形搅拌叶片。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搅拌装置,在油泵将毛油地坑中的毛油抽取到毛油罐中的同时,通过电机驱动搅拌轴及搅拌叶片旋转,对毛油地坑中的毛油进行搅拌,使毛油和肉渣混合均匀,能够有效避免毛油地坑底部沉积大量肉渣而导致油泵卡死的现象,延长油泵的使用寿命,同时可避免在完成将毛油抽取到毛油罐中后毛油地坑内存在大量肉渣的情况,可大大减少人工清理毛油地坑的工作量,降低人力成本;且毛油在混合均匀的条件下,可使毛油的品质较为平均,有助于提高毛油的品质。2、本技术通过设置折流板来改变液体流向,能够有效减轻搅拌装置对毛油进行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漩涡现象,不仅使毛油地坑中的毛油和肉渣混合地更加均匀,提高搅拌效率,还避免了因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漩涡中心液面下凹而影响油泵对毛油的抽取。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毛油地坑辅助出料装置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毛油地坑,2-油泵,3-搅拌装置,4-折流板,5-加热盘管,6-出油管,7-输油管,21-进油口,22-出油口,31-支架,32-电机,33-搅拌轴,34-搅拌叶片,41-连接件,42-折流柱,51-进气阀,52-出气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本专利技术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和讨论。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毛油地坑辅助出料装置,包括油泵2和搅拌装置3,所述油泵2用于将毛油地坑1中的毛油抽取到毛油罐(图未示)中暂存,所述毛油地坑1为开设在榨油车间地面上的用于暂时放置榨油机压榨出的毛油的矩形坑体,其具有顶部开口(图未标),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支架31、电机32、搅拌轴33和搅拌叶片34,所述支架31可拆卸地安装在地面上,且位于所述毛油地坑1的顶部开口上方,所述电机32通过所述支架31安装在所述毛油地坑1的上方,所述搅拌轴33的一端与所述电机32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其另一端由所述毛油地坑1的顶部开口处竖直向下伸入所述毛油地坑1内,所述搅拌叶片34安装在所述搅拌轴33上。本技术通过设置搅拌装置3,在油泵2将毛油地坑1中的毛油抽取到毛油罐中的同时,通过电机32驱动搅拌轴33及搅拌叶片34旋转,对毛油地坑1中的毛油进行搅拌,使毛油和肉渣混合均匀,能够有效避免毛油地坑1底部沉积大量肉渣而导致油泵2卡死的现象,延长油泵2的使用寿命,同时可避免在完成将毛油抽取到毛油罐中后毛油地坑1内存在大量肉渣的情况,可大大减少人工清理毛油地坑1的工作量,降低人力成本。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毛油地坑1的内侧壁上沿周向等距间隔设置有四个折流板4,四个折流板4分别安装在毛油地坑1的四个侧壁上,所述折流板4与所述搅拌轴33平行设置;所述折流板4与所述毛油地坑1的内侧壁之间间隔预设距离,所述折流板4顶端略低于所述毛油地坑1的侧壁。本技术通过设置折流板4来改变液体流向,能够很好地改善搅拌装置3对毛油进行搅拌的过程中产生的涡旋,不仅能保证毛油地坑1中的毛油和肉渣充分混合,提高搅拌效率,还避免了因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漩涡中心液面下凹而影响油泵2对毛油的抽取。具体实施时,所述折流板4通过两个连接件41安装在所述毛油地坑1的内侧壁上,所述连接件41固定安装在所述毛油地坑1的内侧壁上,所述折流板4通过螺栓(图未标)可拆卸地安装在连接件41上,以便于在折流板4损坏时将其拆卸进行更换,或在清理毛油地坑1时将折流板4拆下进行清洗。所述折流板4上沿其长度方向等距间隔设置有四根折流柱42,所述折流柱42倾斜向下设置,并与所述折流板4形成一定的夹角,该夹角的度数为30~60度。本技术通过在折流板4上设置若干折流柱42能够进一步减轻搅拌装置3对毛油进行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漩涡现象,且不影响搅拌效果。请参见图1至图3,所述毛油地坑辅助出料装置还包括加热盘管5,所述加热盘管5安装在所述毛油地坑1内并靠近所述毛油地坑1的底部设置,所述加热盘管5具体采用通入高温蒸汽的方式对毛油地坑1中的毛油进行加热。所述加热盘管5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均向上延伸至伸出所述毛油地坑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毛油地坑辅助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泵和搅拌装置,所述油泵用于将毛油地坑中的毛油抽取到毛油罐中,所述毛油地坑具有顶部开口,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支架、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片,所述电机通过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毛油地坑的顶部开口上方,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其另一端由所述毛油地坑的顶部开口处伸入所述毛油地坑内,所述搅拌叶片安装在所述搅拌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毛油地坑辅助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泵和搅拌装置,所述油泵用于将毛油地坑中的毛油抽取到毛油罐中,所述毛油地坑具有顶部开口,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支架、电机、搅拌轴和搅拌叶片,所述电机通过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毛油地坑的顶部开口上方,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其另一端由所述毛油地坑的顶部开口处伸入所述毛油地坑内,所述搅拌叶片安装在所述搅拌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油地坑辅助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油地坑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折流板,所述折流板与所述搅拌轴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毛油地坑辅助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油地坑的内侧壁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四个所述折流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毛油地坑辅助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通过至少一连接件安装在所述毛油地坑的内侧壁上,所述连接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毛油地坑的内侧壁上,所述折流板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连接件上。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培垦陈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禾昌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