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榨油机进料防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436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榨油机进料防堵装置,包括进料斗、驱动机构、搅拌轴和搅拌叶片,驱动机构设置于进料斗周侧,驱动机构与搅拌轴的一端传动连接并驱动搅拌轴旋转,搅拌轴的另一端横向穿过进料斗的侧壁并伸入进料斗内,搅拌叶片安装在搅拌轴上且位于进料斗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榨油机进料防堵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搅拌轴和搅拌叶片均采用横向设置,在驱动机构驱动搅拌轴旋转的过程中,搅拌叶片不仅能够对进料斗内的原料进行搅拌,同时,对进料斗内靠近底部出料口处的原料还能产生向下推动的作用,促使进料斗内靠近出料口处的原料向下移动进入榨油机的榨膛内,从而有效地避免榨油机进料斗发生堵塞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榨油机进料防堵装置
本技术涉及榨油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榨油机进料防堵装置。
技术介绍
榨油机就是指借助于机械外力的作用,通过提高温度,激活油分子,将油脂从油料中挤压出来的机器,榨油机原料按照种类分为植物原料和动物原料。现有榨油机在进料时,其进料斗处容易发生堵塞,尤其是当榨油机原料为动物原料时,进料斗内的肉渣容易堆积黏连在一起,导致榨油机无法正常进料,需人工进行清理,不仅效率低下,还存在人员安全问题,严重影响车间的正常工作。申请号为CN201710692807.X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榨油机”,该专利申请中的搅拌机,通过设置搅拌片61和位于进料斗3上方并与搅拌叶61连接的传动机构62,对进料斗3内的原料进行搅拌以防止堵塞,搅拌叶61呈纵向设置,其只是起到搅拌的作用,且无法对进料斗3内靠近底部进料口处的原料进行搅拌,而进料斗3靠近底部的进料口处的内径较小,仍旧会发生堵塞的现象,此外,由于传动机构62通过固定在进料斗3上的固定板7安装在进料斗3上方,导致进料斗3加料十分不方便。显然,如何设计一种进料防堵装置以有效地防止榨油机进料斗发生堵塞,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榨油机进料防堵装置,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榨油机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榨油机进料防堵装置,包括进料斗、驱动机构、搅拌轴和搅拌叶片,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进料斗周侧,所述驱动机构与搅拌轴的一端传动连接并驱动搅拌轴旋转,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横向穿过进料斗的侧壁并伸入进料斗内,所述搅拌叶片安装在搅拌轴上且位于进料斗内。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伸入进料斗的一端沿其轴向延伸至穿过进料斗的另一侧壁。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片为关于搅拌轴对称设置的一对匚形搅拌叶片,所述匚形搅拌叶片的开口朝向搅拌轴。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为搅拌电机。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为皮带轮传动机构,所述皮带轮传动机构与所述榨油机的榨油电机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斗为方锥形进料斗。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与进料斗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上可拆卸地安装有限制搅拌轴相对进料斗轴向位移的限位件。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榨油机进料防堵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搅拌轴和搅拌叶片均采用横向设置,在驱动机构驱动搅拌轴旋转的过程中,搅拌叶片不仅能够对进料斗内的原料进行搅拌,同时,对进料斗内靠近底部出料口处的原料还能产生向下推动的作用,促使进料斗内靠近出料口处的原料向下移动进入榨油机的榨膛内,从而有效地避免榨油机进料斗发生堵塞的现象。2、本技术的榨油机进料防堵装置,其驱动机构设置于进料斗周侧,不会对进料斗加料造成影响。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榨油机进料防堵装置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安装在榨油机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安装在榨油机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进料斗,2-搅拌电机,3-搅拌轴,4-搅拌叶片,5-限位件,6-皮带轮传动机构,7-支架,101-底座,102-榨膛,103-榨油电机。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的一种榨油机进料防堵装置,安装在榨油机上,包括进料斗1、驱动机构、搅拌轴3和搅拌叶片4,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进料斗1周侧,所述驱动机构与搅拌轴3的一端传动连接并驱动搅拌轴3旋转,所述搅拌轴3的另一端横向穿过进料斗1的侧壁并伸入进料斗1内,所述搅拌叶片4安装在搅拌轴3上且位于进料斗1内。请参见图4,所述榨油机包括底座101、设置在底座101上的榨膛102及设置在底座101上的榨油电机103等,榨油电机103的输出轴与榨膛102内的螺杆(图未示)传动连接,进料斗1安装在榨油机的榨膛102上并与榨膛102内部连通。本技术的榨油机进料防堵装置,搅拌轴3和搅拌叶片4均采用横向设置,在驱动机构驱动搅拌轴3旋转的过程中,搅拌叶片4不仅能够对进料斗1内的原料进行搅拌,同时,对进料斗1内靠近底部出料口处的原料还能产生向下推动的作用,促使进料斗1内靠近出料口处的原料向下移动进入榨油机的榨膛102内,从而有效地避免榨油机进料斗1发生堵塞的现象。请参阅图1或图3,所述搅拌轴3伸入进料斗1的一端沿其轴向延伸至穿过进料斗1的另一侧壁,使搅拌轴3搅动受力均衡,延长使用寿命。所述搅拌叶片4可拆卸地安装在搅拌轴3上,便于拆卸更换,请参阅图1或图3,所述搅拌叶片4为关于搅拌轴3对称设置的一对匚形搅拌叶片,所述匚形搅拌叶片的开口朝向搅拌轴3,采用该结构设计的搅拌叶片4,不仅不会占用进料斗1内过多的空间,还能起到较好的搅拌效果,搅拌更为均匀。当然,搅拌叶片4也可以采用弧形搅拌叶片、锯齿形搅拌叶等,搅拌叶片的具体结构并不以此为限。所述驱动机构为搅拌电机2,请参阅图4,所述搅拌电机2通过支架7安装在榨油机的底座101上。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所述进料斗1为方锥形进料斗1。所述搅拌轴3与进料斗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图未示)。进料斗1的侧壁对应搅拌轴3开设有穿设孔(图未示),所述穿设孔开设于进料斗1侧壁竖直方向靠近中间位置处,搅拌轴3横向穿过该穿设孔,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搅拌轴3的外侧壁与进料斗1的穿设孔的内侧壁之间。所述搅拌轴3上可拆卸地安装有限制搅拌轴3相对进料斗1轴向位移的限位件5,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轴3上位于进料斗1的两侧均设有所述限位件5。实施例2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皮带轮传动机构6,所述皮带轮传动机构6与所述榨油机的榨油电机103传动连接,榨油电机103驱动榨膛102内的螺杆旋转的同时,通过皮带轮传动机构6驱动搅拌轴3及搅拌叶片4旋转。采用该结构设计的驱动机构,无需另外增设搅拌电机2,节省成本。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一种榨油机进料防堵装置,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榨油机进料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斗、驱动机构、搅拌轴和搅拌叶片,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进料斗周侧,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传动连接并驱动搅拌轴旋转,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横向穿过所述进料斗的侧壁并伸入所述进料斗内,所述搅拌叶片安装在所述搅拌轴上且位于所述进料斗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榨油机进料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斗、驱动机构、搅拌轴和搅拌叶片,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进料斗周侧,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传动连接并驱动搅拌轴旋转,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横向穿过所述进料斗的侧壁并伸入所述进料斗内,所述搅拌叶片安装在所述搅拌轴上且位于所述进料斗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榨油机进料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伸入所述进料斗的一端沿其轴向延伸至穿过所述进料斗的另一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榨油机进料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为关于所述搅拌轴对称设置的一对匚形搅拌叶片,所述匚形搅拌叶片的开口朝向所述搅拌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培垦陈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禾昌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