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料口吸粉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48095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下料口吸粉尘装置。包括壳体、管体和固定机构:所述壳体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管体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法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固定在法兰的端部,所述基座与法兰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基座安装在卡槽的内部,所述基座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与限位槽相互对应且在一条直线上,所述圆槽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下料口吸粉尘装置具有通过设计的基座、定位柱、顶板和卡槽,基座安装在顶板的卡槽内部,按压板通过细绳索控制定位柱的位移,基座通过定位柱与顶板固定牢靠即管体与壳体固定牢靠。

A dust absorption device at the discharge 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料口吸粉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除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料口吸粉尘装置。
技术介绍
工厂内部罐体其下料口十分容易扬起灰尘等杂质,身处粉尘污染环境会引起心血管、呼吸道疾病等,而且过多的粉尘容易滋生病菌病毒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对于皮肤健康也会有极大的危害,目前市面上出现的下料口吸粉尘装置,仍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不能够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769405U所公开的一种新型粉尘吸附装置,虽然实现了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大大降低空气中的粉尘含量,利于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但是并未解决现有的下料口吸粉尘装置与管体之间通常使用螺栓进行安装固定,从而导致安装或拆卸均较为繁琐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下料口吸粉尘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下料口吸粉尘装置,解决了现有的下料口吸粉尘装置与管体之间通常使用螺栓进行安装固定,从而导致安装或拆卸均较为繁琐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下料口吸粉尘装置,包括壳体、管体和固定机构:所述壳体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表面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料口吸粉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管体(3)和固定机构:所述壳体(1)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2),所述顶板(2)的顶部表面开设有卡槽(9),所述卡槽(9)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6),所述管体(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法兰(10),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基座(4),所述基座(4)固定在法兰(10)的端部,所述基座(4)与法兰(10)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7),所述基座(4)安装在卡槽(9)的内部,所述基座(4)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圆槽(17),所述圆槽(17)与限位槽(6)相互对应且在一条直线上,所述圆槽(17)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柱(8),所述定位柱(8)的端部安装在限位槽(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料口吸粉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管体(3)和固定机构:所述壳体(1)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顶板(2),所述顶板(2)的顶部表面开设有卡槽(9),所述卡槽(9)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6),所述管体(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法兰(10),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基座(4),所述基座(4)固定在法兰(10)的端部,所述基座(4)与法兰(10)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7),所述基座(4)安装在卡槽(9)的内部,所述基座(4)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圆槽(17),所述圆槽(17)与限位槽(6)相互对应且在一条直线上,所述圆槽(17)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柱(8),所述定位柱(8)的端部安装在限位槽(6)的内部,所述管体(3)与壳体(1)之间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口吸粉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表面开设有吸尘口(18),所述吸尘口(18)的底部端口固定连接有盖板(19),所述盖板(19)的外侧表面开设有方孔(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口吸粉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孔(22)的底部端口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4),所述方孔(22)的内部设置有隔板(20),所述隔板(20)安装在限位板(24)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九州宋江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合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