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冷装置的壳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4729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致冷装置的壳体具有:一个外部壳体箱(1),它包围着一个内部室;及至少一个安装在内部室中的中间底层(4)。该中间底层(4)包括一个预成形的芯部(12),该芯部由固态泡沫材料形成,该芯部固定在壳体箱(1)的内壁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致冷装置的壳体,该壳体具有一个外部壳体箱,它包围着内室;及至少一个中间底层,它安装在内室中,以把它分成一些子室。现有技术的典型致冷装置是组合装置,在该装置中,一个子室作为冷冻室,而第二个子室用作标准的冷藏室。具有许多中间底层的致冷装置公知为,该装置的内室被分成冷冻室、标准的冷藏室和堆栈室。由于在不同的子室中保持不同的温度,因此中间底层一定得密封地连接到壳体箱的内壁上,并且以与外部壳体箱相类似的方式隔热,而该外部壳体箱绕着子室。在传统的方法中,这种中间底层被构造成空心体,该中间底层通过它的侧壁密封地加入到壳体箱的内壁中,并且该中间底层紧紧地填充有泡沫,以实现所需要的绝热性能。这种技术类似于这样的一种技术通过传统的方法来制造外部壳体箱这个由外壁和内壁安装在一起,在内壁和外壁之间限定出空心室,该空心室填充有泡沫以绝热。这种技术的费用较高,因为安装空心部分例如借助吹制或者喷射技术来进行需要费用较高的中空制模,并且把这些部分密封地固定在壳体箱中以在它附近填充泡沫,这是复杂的并且制造费用昂贵。此外,在填充泡沫时难以在泡沫材料和被填满的中空体之间产生紧密结合,其中,当该致冷装置在使用寿命期满之后被分开时,所使用的材料可以进行回收利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致冷装置的壳体,该壳体具有通过中间底层来分开的内部室,在这种壳体中,用来安装内部底层的费用减少了,并且它的安装非常简单。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方便地回收利用的壳体。这些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中的特征的致冷装置的壳体来实现。不是首先制造中空体并且然后填充绝热泡沫,而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首先制造出由泡沫材料形成的绝热中空体或者芯部,该中空体或者芯部的强度足够大,从而可以把它直接固定在壳体内壁上。因此,不需要精确地制造中空体;芯部的密封盖板可以由一个或者多个可简单制造的板来形成,该密封盖板可以有利地保护泡沫材料以防被弄脏和进入水分。借助于在至少一个槽或者一个凸出部上滑动芯部,由泡沫材料形成的中间底层可以以简单的方式来安装,该槽或者凸出部形成在壳体箱的内壁上。一种有利的方式是,一个与内壁的槽相互补的凸出部或者一个与内壁的凸出部相互补的槽各自形成在芯部的侧壁上。为了在中间底层的两侧的子室之间实现有效的密封,因此在芯部的侧壁上设置一些榫舌,把芯部插入到内室中时,这些榫舌发生变形,因此确保了把芯部密封地接合到内壁上。另外,密封带可以布置在芯部的侧壁上。在一种有利的方式中,借助插塞连接或者夹紧连接使密封盖的所述板保持在芯部上。这样的连接在拆卸致冷装置时容易拆卸并且有利于所使用材料的回收利用。此外,与传统技术(在传统技术中,在中空体被损坏的情况下,该中空体一定与它的泡沫一起更换)相反,它有利于在损坏的情况下方便地更换各自的板。有利的是,在芯部的前侧形成至少一个槽以安装加热装置,当一个独立的门布置在每个子室中时,该加热装置可以防止空气水分在芯部前侧上进行冷凝。当风扇设置在位于中间底层下半部的子室中时,尤其为了使冷空气在子室中进行循环,因此有利的是,在中间底层下侧形成至少一个肋,该肋绕着下侧的表面,而风扇布置在该表面的下方。如果在中间底层的下侧上的水分在这个表面的外部进行冷凝,那么该肋可以防止冷凝水滴沿着下侧直到在风扇上面流动以及滴落到这个上面。同样地,为了保护风扇以防止冷凝水滴,因此可以凹陷地形成肋所环绕的下侧表面,因此在表面上所形成的冷凝液沿着肋的方向流走并且从肋上滴下。优选的是,芯部由EPS(聚苯乙烯泡沫)来制造。参照附图,下面优选实施例的描述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其中附图说明图1以示意性剖视图示出了具有借助中间底层来分开的内部室的致冷装置;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中间底层的分解视图;图3是中间底层的芯部的侧视图;及图4是具有本专利技术中间底层的致冷装置壳体的部分剖视图。图1以放大的示意图示出了致冷装置壳体的截面图,而公开的本专利技术可以应用到该致冷装置壳体中。壳体具有外部壳体箱,该外部壳体箱由内部容器1和外壁2一起形成,并且在外部壳体箱中,位于内部容器1和外壁2之间的间隔3填充有隔离泡沫。中间底层4把壳体箱的内部空间分成上部子室5如冷冻室和下部子室6如标准冷藏室。门7或者8布置在这些子室5、6中的每一个,该门7或者8在沿着中间底层4的高度上的间隙9中彼此交界。中间底层4具有一个基本上是L形的横截面,该横截面具有一个从门7、8延伸到内部容器1的后壁的水平主段10和一个在主段10的前边缘向下的段11。中间底层4的这种形状一方面沿着间隙9的高度确保足够厚的绝热层以防从外部进入到该间隙中的热量;另一方面,可以保持在大部分的主段10上,而该主段10的厚度被局限于较小的值,该值是在子室5、6之间进行有效热绝缘所需要的,或者是中间底层4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所需要的,从而使对内部容器1内的可支配存放容积的影响不超出不可避免的量。图2以透视分解图示出了中间底层4的结构。它具有由膨胀聚苯乙烯(EPS)形成的整体式芯部12,该芯部12基本上填充在中间底层4中。两个水平槽13形成在面向观察者的、芯部12的前侧14上,它们被设置来安装热气管(未示出),借助该热气管,致冷机的压缩机把热的冷却介质引向通道,并且该冷却介质在通过之前借助热交换器来引导,从而使前侧14保持这样的热,以致可以避免在间隙9中形成冷凝水。水平槽13在前侧14的左边缘区域中通过垂直槽来连通,并且在右边缘区域中变成沿着右侧壁15进行延伸的槽,因此热气管通过这些槽可以连续地设置。设置由封闭多孔的泡沫材料如ZPE形成的密封带30,从而在把热气管路固定在槽或者为密封带30自己设置的在侧壁15上的槽(未示出)中时,接合前侧14和芯部12的后侧,并且确保把中间底层4密封地连接在内部容器1上。尽管在图2中只示出了一个密封带30,但是也可以把两个这样密封带各自设置到芯部12的上侧或者下侧的附近。芯部12的两个侧壁15沿着水平方向各自有导向槽16进行延伸。它设置用来容纳在内部容器1上形成的互补肋,因此借助简单地滑动芯部12把中间底层4安装在这些肋上。当然,水平肋也可以以相同的效果设置在芯部的侧壁上,该肋插入到互补地形成的内部容器1侧壁的槽中。芯部12的上侧17借助例如由实心的聚苯乙烯形成的上部盖板18来防止损坏和污染。盖板18与向下分支的前边缘19一起插入到两个槽13的上部,通过位于芯部的一个侧壁15中的槽或者它后侧中的槽可以进一步提供类似的槽插入,从而把上部盖板18固定在芯部12。另外,上部盖板的下侧可以设置有倒钩加强的销钉,该销钉被推进从而把盖板安装在芯部12上。在两个情况下,在盖板18和芯部12之间不需要粘结,因此在拆下时使它们相互容易分开。盖住芯部12下侧的下盖板20在它的前边缘21以与盖板18相同的方式配置有止动钩,以插入到槽13的下部中。此外,它借助使另一个止动钩插入到芯部的侧部或者后部槽中以与上部盖板18相同的方式来连接在芯部12上,而不需要进行胶粘,此外,借助销钉的帮助来进行固定是可能的。如在图3的芯部侧视图中所清楚地看到的一样,两个窄缝22平行于槽13地设置在前侧14中,这些窄缝22可以方便地通过切割芯部的材料来形成。这些缝设置成容纳在图2中所示出的上部和下部横梁24的薄片23,该薄片23作为条形铸件由塑料或者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致冷装置的壳体,该壳体具有:外部壳体箱(1),它包围着一个内部室;及至少一个安装在内部室中的中间底层(4),其特征在于,中间底层(4)包括一个预成形的芯部(12),该芯部由固态泡沫材料形成,该芯部固定在壳体箱(1)的内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迈尔索菲R布拉赫尔特R施密德特A施滕普夫勒
申请(专利权)人:BSH博施及西门子家用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