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液放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45202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汽车制动液放液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右侧的顶端焊接有吸油桶,所述支架左侧的顶端焊接有卡扣,所述吸油桶和输油桶内部皆嵌合有圆板,两个所述圆板之间的中间位置处皆焊接有丝杆,且丝杆的外壁上螺纹配合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前端焊接有扳手,所述吸油桶右端的中间位置处和输油桶左端的中间位置处皆开设有通孔,所述吸油桶和输油桶的外壁中皆开设有开口,所述吸油桶的右端胶粘有软管,所述输油桶的左端胶粘有另一软管,所述软管的右端上胶粘有卡簧,且卡簧的前端铰接有卡扣,所述卡簧的外壁上焊接有卡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止灰尘和杂质进入制动管路,提高了行车中刹车的安全性。

Automobile brake fluid dischar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制动液放液装置
本技术涉及制动液放液装置
,具体为汽车制动液放液装置。
技术介绍
制动液也叫刹车油,是汽车在减速刹车的重要保证,制动液直接关系到汽车在行驶中,能否正常刹车,确保行车安全,因其在行车中的安全重要性,故需要定期更换,而且对更换的要求很高,传统的制动液更换方式虽然可以满足需求,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传统的制动液更换方式分为两种,一种为打开车轮内侧的放油阀,匀速踩制动踏板,上面另一个人配合添加新的制动液,另一种方法是,利用仪器软管套在放油阀上进行吸取,然后上面另一个人配合添加新的制动液,两种方法都要上下配合,以保证制动管道内不会进入空气,两种方法都十分耗费精力和人力,上下两者配合不衔接就会导致刹车管道进入空气,影响行车安全。同时,传统的更换制动液方法软管只是插设在放油阀门上,应对不同粗细的放油阀门,可能导致卡合不紧,导致制动液洒落一地,污染地面,再有传统的人工添加制动液,很容易将灰尘带进制动液管路中,十分危险,所以亟需汽车制动液放液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制动液放液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制动液放液时需要两人配合,十分耗费人力和精力,两者配合衔接不好时就会导致刹车系统进空气,影响行车安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汽车制动液放液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右侧的顶端焊接有吸油桶,所述支架左侧的顶端焊接有卡扣,所述吸油桶和输油桶内部皆嵌合有圆板,两个所述圆板之间的中间位置处皆焊接有丝杆,且丝杆的外壁上螺纹配合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前端焊接有扳手,所述吸油桶右端的中间位置处和输油桶左端的中间位置处皆开设有通孔,所述吸油桶和输油桶的外壁中皆开设有开口,所述吸油桶的右端胶粘有软管,所述输油桶的左端胶粘有另一软管,所述软管的右端上胶粘有卡簧,且卡簧的前端铰接有卡扣,所述卡簧的外壁上焊接有卡齿,所述卡扣的内壁上焊接有另一卡齿,所述卡扣的外壁上焊接有把手,另一所述软管左端的外壁上套装有端盖。优选的,两个所述圆板的外围一圈皆固定连接有密封胶,两个所述密封胶的直径皆大于吸油桶和输油桶的内径。优选的,左侧所述开口开设在输油桶顶端的左侧,右侧所述开口开设在吸油桶底端的右侧。优选的,所述卡簧外壁上焊接的卡齿的数量设置为五个,所述卡扣内壁上的另一卡齿的数量设置为一个。优选的,每两个所述卡齿之间的距离大小等于另一所述卡齿的宽度大小,所述卡齿与卡簧之间的夹角皆小于90°,另一所述卡齿的角度与卡齿的角度配合相接。优选的,另一所述软管的左端上焊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直径大于软管的直径,所述环形板的直径小于端盖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汽车制动液放液装置置设置有支架、吸油桶、输油桶、密封胶、丝杆和螺母,通过顺时针转动螺母,使得丝杆拉着圆板和密封胶在吸油桶内部向左移动,圆板和密封胶向左侧移动的同时通过与放油阀连接的软管将制动液管道内的制动液吸出,同时左侧的圆板和密封胶在丝杆的推动下向左侧移动,将预先放进输油桶内部的新制动液通过另一软管输入到制动壶中,实现了抽制动液的同时也在匀速添加新的制动液,抽多少加多少,使得不再需要两个人配合完成放油加油工作,节省了人力和精力,衔接也变得更加完美,规避了空气进入刹车系统内部的风险,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因此极易推广。2、该汽车制动液放液装置置设置有软管、卡簧、卡扣、卡齿、把手和端盖,通过将软管套接在放油阀上后,将卡扣与卡簧抵接卡合,将软管固定到放油阀上,另外卡簧和卡扣的范围可调使得应对放油阀粗细变化的能力增强,同时另一软管上的端盖在另一软管添加新的制动液时,将制动液壶的开口盖住进行添加制动液,防止灰尘和杂质进入制动管路,提高了行车中刹车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卡簧和卡扣局部结构侧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中:1、支架;2、吸油桶;3、输油桶;4、圆板;5、密封胶;6、丝杆;7、螺母;8、扳手;9、通孔;10、开口;11、软管;12、卡簧;13、卡扣;14、卡齿;15、把手;16、端盖;17、环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汽车制动液放液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右侧的顶端焊接有吸油桶2,支架1左侧的顶端焊接有卡扣13,吸油桶2和输油桶3内部皆嵌合有圆板4,两个圆板4的外围一圈皆固定连接有密封胶5,密封胶5的材料为硅胶,密封性较好,滑动性也较好,两个密封胶5的直径皆大于吸油桶2和输油桶3的内径,其作用为使得密封胶5与吸油桶2和输油桶3的内壁抵接更加紧密,使得圆板4和密封胶5与吸油桶2和输油桶3之间形成真空区,使得吸油效果和推油效果更好,两个圆板4之间的中间位置处皆焊接有丝杆6,且丝杆6的外壁上螺纹配合有螺母7,当吸油桶2需要吸制动液时,螺母7处于与吸油桶2左壁抵接的状态,当需要拉动输油桶3内的圆板4和密封胶5时,螺母7处于与输油桶3右壁抵接的状态,螺母7转动拉动丝杆6做直线运动,螺母7的前端焊接有扳手8,吸油桶2右端的中间位置处和输油桶3左端的中间位置处皆开设有通孔9,吸油桶2和输油桶3的外壁中皆开设有开口10,左侧开口10开设在输油桶3顶端的左侧,右侧开口10开设在吸油桶2底端的右侧,其作用为在输油桶3内注入新的制动液更方便,且能注入的新的制动液的量更多,同时吸油桶2内部抽出的旧的制动液在吸油桶2内部放出的更加干净,吸油桶2的右端胶粘有软管11,输油桶3的左端胶粘有另一软管11,本段使得不再需要两个人配合完成放油加油工作,节省了人力和精力,衔接也变得更加完美,规避了空气进入刹车系统内部的风险,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因此极易推广;软管11的右端上胶粘有卡簧12,且卡簧12的前端铰接有卡扣13,卡簧12的外壁上焊接有卡齿14,卡扣13的内壁上焊接有另一卡齿14,卡簧12外壁上焊接的卡齿14的数量设置为五个,卡扣13内壁上的另一卡齿14的数量设置为一个,其作用为使得卡簧12和卡扣13配合,软管11应对放油阀粗细的范围更广,装置的适用更好,每两个卡齿14之间的距离大小等于另一卡齿14的宽度大小,卡齿14与卡簧12之间的夹角皆小于90°,另一卡齿14的角度与卡齿14的角度配合相接,其作用为两个卡齿14之间的配合的更紧密,同时相互配合的角度使得卡簧12和卡扣13之间的拉力更强,在吸油桶2吸取制动液管道内的制动液时,不会将软管11吸下,卡扣13的外壁上焊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制动液放液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右侧的顶端焊接有吸油桶(2),所述支架(1)左侧的顶端焊接有卡扣(13),所述吸油桶(2)和输油桶(3)内部皆嵌合有圆板(4),两个所述圆板(4)之间的中间位置处皆焊接有丝杆(6),且丝杆(6)的外壁上螺纹配合有螺母(7),所述螺母(7)的前端焊接有扳手(8),所述吸油桶(2)右端的中间位置处和输油桶(3)左端的中间位置处皆开设有通孔(9),所述吸油桶(2)和输油桶(3)的外壁中皆开设有开口(10),所述吸油桶(2)的右端胶粘有软管(11),所述输油桶(3)的左端胶粘有另一软管(11),所述软管(11)的右端上胶粘有卡簧(12),且卡簧(12)的前端铰接有卡扣(13),所述卡簧(12)的外壁上焊接有卡齿(14),所述卡扣(13)的内壁上焊接有另一卡齿(14),所述卡扣(13)的外壁上焊接有把手(15),另一所述软管(11)左端的外壁上套装有端盖(16)。/n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制动液放液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右侧的顶端焊接有吸油桶(2),所述支架(1)左侧的顶端焊接有卡扣(13),所述吸油桶(2)和输油桶(3)内部皆嵌合有圆板(4),两个所述圆板(4)之间的中间位置处皆焊接有丝杆(6),且丝杆(6)的外壁上螺纹配合有螺母(7),所述螺母(7)的前端焊接有扳手(8),所述吸油桶(2)右端的中间位置处和输油桶(3)左端的中间位置处皆开设有通孔(9),所述吸油桶(2)和输油桶(3)的外壁中皆开设有开口(10),所述吸油桶(2)的右端胶粘有软管(11),所述输油桶(3)的左端胶粘有另一软管(11),所述软管(11)的右端上胶粘有卡簧(12),且卡簧(12)的前端铰接有卡扣(13),所述卡簧(12)的外壁上焊接有卡齿(14),所述卡扣(13)的内壁上焊接有另一卡齿(14),所述卡扣(13)的外壁上焊接有把手(15),另一所述软管(11)左端的外壁上套装有端盖(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制动液放液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圆板(4)的外围一圈皆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芬李仕存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城市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