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冰箱机械室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514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冰箱机械室的散热结构,包括:设置在电冰箱的底部并形成机械室的机械室外壳、用来支撑机械室的底面并形成有若干个通孔的底板、设置在机械室外壳的后壁上用来排放空气的格栅窗、设置在机械室内部一侧的压缩机和设置在压缩机的旁边、由流动冷媒的管路构成的、所述的管路中的一部分拥有至少与机械室外壳的一个侧面相接触而延长的延长部分的冷凝器。优点是:冷凝器的延长部分连接在格栅窗的安装部件上,增大了冷凝器的散热面积;将散热风扇设置在冷凝器前方,提高了机械室的散热效率,不仅可提高整个致冷循环系统的效率,还可以减少电冰箱的耗电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冰箱,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冰箱机械室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电冰箱是一种通过冷媒反复进行压缩-冷凝-膨胀-蒸发的致冷循环,使电冰箱内部空间维持低温,以便长时间新鲜保管食物的冷冻及冷藏装置,是一种生活必需品。所述的电冰箱的致冷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和蒸发器;所述的压缩机的作用是使低温/低压气态冷媒升温/升压,转换成高温/高压气态冷媒;所述的冷凝器的作用是使来自压缩机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其冷却/冷凝,转换成温度为40℃、压力为9大气压的液态冷媒;所述的毛细管的直径较其他部位的直径要小,因此毛细管可以降低来自冷凝器的冷媒的压力;随着来自毛细管的冷媒从低压0大气压状态下蒸发成低温-30℃,所述的蒸发器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所述的致冷循环过程将一直持续到电冰箱内部空间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为止,当电冰箱内部空间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温度传感器感知到电冰箱内部空间的温度已达到设定温度,将信号传送给微电脑,微电脑控制电冰箱,使电冰箱在内部空间的温度上升到设定温度之前停止运转,从而防止电冰箱内部空间出现过冷现象,浪费能源。具有上述致冷循环系统的普通冰箱的内部空间,一般包括冷冻室和冷藏室;所述的冷冻室直接吸入蒸发器热交换后产生的冷气,温度维持在-18℃左右度;所述的冷藏室从冷冻室吸入冷气,温度维持在0~7℃左右。下面参照图1对已有的电冰箱机械室的内部设置加以详细说明电冰箱机械室100由底板200支撑其底面,并且被机械室外壳300封闭其后面(即电冰箱后壁的下部),以便保护机械室100内部的各个部件。所述的底板200上形成有可使空气流入或排出的通孔210。所述的电冰箱机械室100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压缩机110,所述的压缩机110的旁边设置有放出大量的热的冷凝器120,所述的冷凝器120的旁边设置有散热风扇130,散热风扇130的作用是利用强制送风的方法将机械室100内部产生的热量,特别是冷凝器120产生的热量排放出去,散热风扇130的旋转轴与电机131的机轴相连接。所述的冷凝器120与散热风扇130之间设置有孔板140;机械室外壳300的后壁上形成有若干个用来使机械室100顺利冷却的带有吸气孔311以及排气孔312的格栅窗310。电冰箱在运行时,设置在机械室100内部的压缩机110和冷凝器120会不断地产生热量,与此同时,在电机131的驱动下,散热风扇130开始旋转,使得外部空气通过吸气孔311进入机械室100,并通过孔板140流向冷凝器120。流经冷凝器120的空气与冷凝器120内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吸收热量后继续流向压缩机110,进一步吸收压缩机110产生的热量,最后通过机械室外壳300上的格栅窗310上的排气孔312排向机械室100的外部。近年来,用户为了储藏更多的食物,逐渐需要大容量的电冰箱,大容量的电冰箱体积也大。因此,如图1所示,用户为了在最小的空间内放置体积较大的大容量电冰箱,结果电冰箱的两侧面以及后侧面与墙壁及其他家具紧挨在一起,之间几乎没有缝隙。这样一来,使得电冰箱机械室100的机械室外壳300与墙壁之间没有留出足够的空气流通空间,造成空气的循环不畅通。结果使得压缩机110以及冷凝器120产生的热量不能顺畅地散发出去。另外,简单地利用散热风扇130形成的强制空气对流方法来散热,使得压缩机110以及冷凝器120的散热效率较低。由于散热效率较低,进而使得压缩机110压缩性能和冷凝器120的热交换性能随之降低。如果,为了提高机械室100的散热效率,将机械室外壳300上的吸气孔311以及排气孔312的尺寸加大,则会使机械室外壳300的强度降低,造成支撑不稳定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已有的电冰箱机械室的散热结构的缺点,提供一种可增大用来散发冷凝器产生的热量的散热面积、提高冷凝器散热效率的电冰箱机械室的散热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电冰箱机械室的散热结构包括设置在电冰箱的底部并形成机械室的机械室外壳、用来支撑机械室的底面并形成有若干个通孔的底板、设置在机械室外壳的后壁上用来排放空气的格栅窗、设置在机械室内部一侧的压缩机和设置在压缩机的旁边、由流动冷媒的管路构成的、所述的管路中的一部分拥有至少与机械室外壳的一个侧面相接触而延长的延长部分的冷凝器。所述的冷凝器的周围部分中至少在一侧设置有用来使冷凝器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散热风扇。所述的散热风扇设置在冷凝器的前方,并将空气从格栅窗上的排气孔排出。所述的冷凝器的延长部分与格栅窗之间形成面接触形式,以便增大散热面积。所述的格栅窗上设置有用来使冷凝器的延长部分固定的安装部件。所述的冷凝器的延长部分与安装部件的内周面中至少一个面相接触并曲折形成。所述的安装部件与格栅窗之间可进行热交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冷凝器的延长部分连接在格栅窗的安装部件上,进一步增大了冷凝器的散热面积;将散热风扇设置在冷凝器前方,使冷凝器产生的热量更有效地散热,提高了机械室的散热效率。由于提高了散热效率,不仅可提高整个致冷循环系统的效率,还可以减少电冰箱的耗电量。附图说明图1为已有的电冰箱机械室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冰箱机械室的散热结构实施例1中的机械室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电冰箱机械室的散热结构实施例2中的机械室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机械室 110压缩机120冷凝器 130散热风扇131电机 140孔板200底板 210通孔300机械室外壳 310格栅窗311吸气孔 312排气孔313安装部件 121冷凝器的延长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冰箱机械室的散热结构实施例1中的机械室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电冰箱机械室的散热结构实施例2中的机械室内部结构示意图。实施例1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电冰箱机械室的散热结构包括设置在电冰箱的底部并形成机械室100的机械室外壳300、用来支撑机械室100的底面并形成有若干个通孔的底板200、设置在机械室外壳300的后壁上用来排放空气的格栅窗310、设置在机械室100内部一侧的压缩机110和设置在压缩机110的旁边、由流动冷媒的管路构成的、所述的管路中的一部分拥有至少与机械室外壳300的一个侧面相接触而延长的延长部分121的冷凝器120。所述的冷凝器120的周围部分中至少在一侧设置有用来使冷凝器120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散热风扇130。所述的冷凝器120的延长部分121与格栅窗310之间形成面接触形式,以便增大散热面积。为了将冷凝器120的延长部分121产生的热量向格栅窗310传递,使冷凝器120的延长部分121与格栅窗310之间形成面接触形式,格栅窗310通过空气对流的散热面积增大,从而提高散热效率。所述的格栅窗310上设置有用来使冷凝器120的延长部分121固定的安装部件313,所述的安装部件313与格栅窗310之间可进行热交换。所述的冷凝器120的延长部分121与安装部件313的内周面中至少一个面相接触并曲折形成。实施例2如图4所示,所述的散热风扇130设置在冷凝器120的前方,从外部流入的空气通过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冰箱机械室的散热结构,包括:设置在电冰箱的底部并形成机械室的机械室外壳、用来支撑机械室的底面并形成有若干个通孔的底板、设置在机械室外壳的后壁上用来排放空气的格栅窗和设置在机械室内部一侧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压缩机(110)的旁边、由流动冷媒的管路构成的、所述的管路中的一部分拥有至少与机械室外壳(300)的一个侧面相接触而延长的延长部分(121)的冷凝器(1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三哲金贤申宗民江成希黄俊贤金宗权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