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有水冷装置的充电桩柜体,其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腔水平设置有用于安装充电模块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为金属板,所述柜体内设置有水冷装置,所述水冷装置包括设置在承载板底部的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内装有水冷液,所述柜体底部设置有水冷液循环机构,所述水冷液循环机构包括设置在柜体底部的水箱,所述水箱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进水管与散热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散热管的另一端通过回流管与水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散热效果较好的优点。
A charging pile cabinet with water coo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有水冷装置的充电桩柜体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散热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设有水冷装置的充电桩柜体。
技术介绍
充电桩是用来对电动汽车充电的设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电动汽车得到大力发展,标志着充电桩将存在巨大的市场,充电桩进行充电时的电路板会产生热量,随着热量不断散发出来,整个充电桩内部的温度就快速升高,当充电桩内部热量达到一定温度值的时候,高温环境将影响充电桩内部的电路板稳定运行,甚至引发火灾,因此需要一种高效的散热手段。授权公告号为CN20806942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冷充电桩,包括内胆、外壳和用以流通水冷液的散热管,所述外壳上覆设有防水材料层,所述内胆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内胆的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有装配间隙,所述散热管设于所述装配间隙内,且所述散热管呈螺旋状绕设固定于所述内胆的外壁上以对设于所述内胆内的电气元件进行降温散热。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散热管仅仅绕在内胆的外壁上,没有深入充电桩内部,充电桩的电路板上产生的热量需通过空气传导到散热管上,空气热传导率底,所以该水冷充电桩,换热效率低,散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水冷装置的充电桩柜体,具有散热效果较好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设有水冷装置的充电桩柜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水平设置有用于安装充电模块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为金属板,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水冷装置,所述水冷装置包括设置在承载板底部的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内装有水冷液,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水冷液循环机构,所述水冷液循环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底部的水箱,所述水箱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进水管与散热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散热管的另一端通过回流管与水箱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承载板本身强度较高,承载较重充电模块时不会发生变形,且金属材质热传导率高,充电模块能够通过承载板与散热管进行高效的热交换,散热效果较好;散热管内的水冷液通过水冷循环装置进行循环使用,节能环保。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板底部设置有防水罩,所述防水罩和承载板构成一个密封的空腔,所述散热管位于该空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散热管发生漏水时,防水罩能够接收漏液,避免漏出的液体滴落到充电模块上造成短路,起到了保护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上设置有冷凝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水箱内的水冷液靠自然冷却时,冷却速度较为缓慢,当水冷液循环机构工作一段时间后,水箱内的水冷液温度会升高,影响散热效果,冷凝器能够对水箱内的水进行能却,使长时间工作时,水冷装置仍能有效进行散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管呈连续U形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增加散热管与承载板的接触面,提高水冷液与承载板热交换的效率,增强了散热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多块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两侧分别水平设置有转轴,两所述转轴同轴设置,两转轴分别与壳体相对的两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限制其转动的限位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块承载板将壳体分隔为多个安装腔,当壳体内需安装不同高度的充电模块时,绕转轴旋转承载板,可改变箱体内安装腔的大小,便于安装不同充电模块,适用性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承载板上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穿设有限位杆,所述壳体内壁设置有与限位杆配合的限位孔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穿过连接板插接在限位孔一内,限制了承载板转动,将限位杆从限位孔一内拔出即可选择承载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杆远离限位孔一的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限位杆上套接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两端分别与挡板和连接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升弹簧通过弹力将限位杆紧压在限位孔一内,避免限位杆因震动而脱离限位孔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管两端通过波纹水管分别与进水管和回流管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波纹水管柔性好,避免承载板旋转时,使管道损坏,进而引发漏液。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金属材质热传导率高,充电模块能够通过承载板与散热管进行高效的热交换,散热效果较好;当散热管发生漏水时,防水罩能够接收漏液,避免漏出的液体滴落到充电模块上造成短路;绕转轴旋转承载板,可改变箱体内安装腔的大小,便于安装不同充电模块,适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承载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水冷液循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壳体;2、柜门;3、承载板;4、散热管;5、水箱;6、冷凝器;7、水泵;8、进水管;9、回流管;10、波纹水管;11、防水罩;12、转轴;13、拉伸弹簧;14、连接板;15、限位杆;16、限位孔一;17、限位孔二;18、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设有水冷装置的充电桩柜体,包括壳体1和转动连接在壳体1上的柜门2,壳体1内水平设置有多个承载板3,承载板3将壳体1内腔分为多个用于安装充电模块的安装腔,壳体1内设置有水冷装置。参照图2,水冷装置包括设置在承载板3底部的散热管4,散热管4内充满水冷液,散热管4呈连续U形设置,增加散热管4与承载板3的接触面,散热管4与承载板3之间涂抹有导热硅脂,以增加热传导效率。参照图3,水冷装置还包括水冷液循环机构,水冷液循环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1底部的水箱5,水箱5上设置有冷凝器6,水箱5内设置有水泵7,水泵7通过进水管8与散热管4的一端连通,散热管4的另一端通过回流管9与水箱5连接,水泵7将水箱5内的冷却液通过进水管8输送到散热管4内,散热管4内的水冷液吸收热量后通过回流管9回到水箱5内,不断循环,冷凝器6对水箱5内的水冷液进行降温,使长时间工作时,水冷装置仍能有效进行散热。散热管4两端通过波纹水管10分别与进水管8和回流管9连接。参照图2,承载板3底部焊接固定有防水罩11,防水罩11和承载板3构成一个密封的空腔,散热管4位于该空腔内,当散热管4发生漏水时,防水罩11能够接收漏液,避免漏出的液体滴落到充电模块上造成短路。承载板3远离柜门2的一端两侧分别水平设置有转轴12,两转轴12同轴设置,两转轴12分别与壳体1相对的两侧壁转动连接,当壳体1内需安装不同高度的充电模块时,绕转轴12旋转承载板3,可改变箱体内安装腔的大小,便于安装不同充电模块。参照图1和图2,承载板3上设置有限制其转动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焊接固定在承载板3靠近柜门2一端的连接板14,连接板14上穿设有水平设置的限位杆15,壳体1内壁设置有与限位杆15配合的限位孔一16,当需要转动承载板3时,将限位杆15拔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有水冷装置的充电桩柜体,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腔水平设置有用于安装充电模块的承载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3)为金属板,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水冷装置,所述水冷装置包括设置在承载板(3)底部的散热管(4),所述散热管(4)内装有水冷液,所述壳体(1)底部设置有水冷液循环机构,所述水冷液循环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1)底部的水箱(5),所述水箱(5)内设置有水泵(7),所述水泵(7)通过进水管(8)与散热管(4)的一端连通,所述散热管(4)的另一端通过回流管(9)与水箱(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水冷装置的充电桩柜体,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腔水平设置有用于安装充电模块的承载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3)为金属板,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水冷装置,所述水冷装置包括设置在承载板(3)底部的散热管(4),所述散热管(4)内装有水冷液,所述壳体(1)底部设置有水冷液循环机构,所述水冷液循环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1)底部的水箱(5),所述水箱(5)内设置有水泵(7),所述水泵(7)通过进水管(8)与散热管(4)的一端连通,所述散热管(4)的另一端通过回流管(9)与水箱(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有水冷装置的充电桩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3)底部设置有防水罩(11),所述防水罩(11)和承载板(3)构成一个密封的空腔,所述散热管(4)位于该空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设有水冷装置的充电桩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5)上设置有冷凝器(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设有水冷装置的充电桩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4)呈连续U形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晏国华,熊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兴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