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末端检测仪的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423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末端检测仪的防护结构,包括检测仪,检测仪顶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滑槽,凹槽的底面镶嵌有测量接口,凹槽的顶部嵌有密封盖,密封盖的右端与检测仪的顶部铰接,密封盖的底部镶嵌有干燥剂,凹槽上端的侧面粘合有橡胶层,凹槽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密封板,密封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通孔的顶部遮盖有密封片,密封片的右端与密封板的上表面铰接,密封片的底部熔接有密封层,密封板的左右两端面均熔接有滑块,滑块位于滑槽的内部,密封板的底部与凹槽的底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通过凹槽与密封盖、密封板的配合,可以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防止湿气对测量接口进行腐蚀。

A protective structure of end det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末端检测仪的防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末端检测仪
,特别是涉及一种末端检测仪的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光纤到户的普及,维护庞大网络的投入越来越高。网络中最难维护的是最后一公里的状态,维护人员很难入户进行测试和巡检,为了解决光纤最后一公里的测试问题,PON网络末端检测仪便被开发出来,该设备无需维护人员进入用户家中,只需要将该设备接入“光分配箱”后端,就能测试线路的6种状态及分析曲线,帮助维护人员了解线路情况和ONT状态。现有末端检测仪的顶部均设置有测量接口,用来与光纤进行连接,而这些测量接口在末端检测仪不使用时,均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或者只是在测量接口上套接一个简易的盖子,以至于测量接口不具备很好的防水防尘效果,从而导致测量接口发易生腐蚀、损坏,影响到末端检测仪的正常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末端检测仪的防护结构,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末端检测仪的防护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末端检测仪的测量接口不具备很好的防水防尘效果,从而导致测量接口发易生腐蚀、损坏,影响到末端检测仪的正常使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末端检测仪的防护结构,包括检测仪,所述检测仪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滑槽,所述凹槽的底面镶嵌有测量接口,所述凹槽的顶部嵌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右端与检测仪的顶部铰接,所述密封盖的底部镶嵌有干燥剂,所述凹槽上端的侧面粘合有橡胶层,所述凹槽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顶部遮盖有密封片,所述密封片的右端与密封板的上表面铰接,所述密封片的底部熔接有密封层,所述密封板的左右两端面均熔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位于滑槽的内部,所述密封板的底部与凹槽的底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位于测量接口的正上方,并且通孔的数量与测量接口的数量对应开设,而且通孔的横截面尺寸与测量接口的横截面尺寸一致。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层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并且密封层为半球形结构,而且密封层的下端嵌入通孔的上端。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下端的侧面与凹槽上端的侧面之间为锥度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层设置在密封盖与凹槽的锥度配合处。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与检测仪的铰接处,以及所述密封片与密封板的铰接处均设置有扭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通过凹槽与密封盖、密封板的配合设置,测量接口可以设置在凹槽的内部,而密封盖可以对凹槽的顶部进行密封,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同时密封盖底部的干燥剂,可以对凹槽的内部进行干燥,防止湿气对测量接口进行腐蚀,而密封板可以对测量接口的进一步进行密封,并且密封板设置为可上下滑动的结构,在测量接口使用时,只需将密封板往下挤压,那么测量接口便会贯穿过密封板并伸出,以此可以方便测量接口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3中:1-检测仪,101-凹槽,102-滑槽,2-测量接口,3-密封板,301-通孔,4-复位弹簧,5-滑块,6-密封片,7-密封层,8-密封盖,9-干燥剂,10-橡胶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末端检测仪的防护结构,包括检测仪1,下面对一种末端检测仪的防护结构的各个部件进行详细描述:检测仪1顶部开设有凹槽101,凹槽101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滑槽102,凹槽101的底面镶嵌有测量接口2;具体的,通过将测量接口2设置在凹槽101内,能够较好的对测量接口2进行防护,而滑槽102可以方便密封板3进行上下滑动;根据之上所述,凹槽101的顶部嵌有密封盖8,密封盖8的右端与检测仪1的顶部铰接,密封盖8的底部镶嵌有干燥剂9,凹槽101上端的侧面粘合有橡胶层10;具体的,密封盖8可对凹槽101的顶部进行密封,而通过密封盖8的下端与凹槽101上端的锥度配合,以及配合处设置的橡胶层10,可以有效防止水和粉尘从交接处渗透进凹槽101内,而密封盖8底部的干燥剂9,可以对凹槽101内部的空气进行干燥,防止湿气对测量接口2造成腐蚀;根据以上所述,凹槽101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密封板3,密封板3的表面开设有通孔301,通孔301的顶部遮盖有密封片6,密封片6的右端与密封板3的上表面铰接,密封片6的底部熔接有密封层7,密封板3的左右两端面均熔接有滑块5,滑块5位于滑槽102的内部,密封板3的底部与凹槽101的底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4;具体的,密封板3可以对测量接口2进一步进行密封,可在测量接口2不使用时,进一步隔断测量接口2与外部空气接触,滑块5可在滑槽102内上下滑动,以此使得密封板3能够在凹槽101内上下移动;而如需对测量接口2进行使用时,只需将密封盖8翻开,接着将密封板3往凹槽101的底部下压,于是密封板3便会往下滑动,在密封板3下移过程中,测量接口2的上端便会伸入通孔301内,假如密封板3继续下移,那么测量接口2便会贯穿过通孔301并将密封片6从通孔301的上端顶开,于是测量接口2可从密封板3内探出,这时便可对测量接口2进行使用;而在测量接口2不使用时,如果密封板3没受到外力挤压,那么密封板3便会利用复位弹簧4的弹力自动往上弹回原位,而密封片6也通过铰接处的扭簧自动翻转并将通孔301进行密封,以此使得密封板3可以对测量接口2继续进行密封。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末端检测仪的防护结构,包括检测仪(1),其特征在于:/n所述检测仪(1)顶部开设有凹槽(101),所述凹槽(101)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滑槽(102),所述凹槽(101)的底面镶嵌有测量接口(2);/n所述凹槽(101)的顶部嵌有密封盖(8),所述密封盖(8)的右端与检测仪(1)的顶部铰接,所述密封盖(8)的底部镶嵌有干燥剂(9),所述凹槽(101)上端的侧面粘合有橡胶层(10);/n所述凹槽(101)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密封板(3),所述密封板(3)的表面开设有通孔(301),所述通孔(301)的顶部遮盖有密封片(6),所述密封片(6)的右端与密封板(3)的上表面铰接,所述密封片(6)的底部熔接有密封层(7),所述密封板(3)的左右两端面均熔接有滑块(5),所述滑块(5)位于滑槽(102)的内部,所述密封板(3)的底部与凹槽(101)的底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末端检测仪的防护结构,包括检测仪(1),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仪(1)顶部开设有凹槽(101),所述凹槽(101)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滑槽(102),所述凹槽(101)的底面镶嵌有测量接口(2);
所述凹槽(101)的顶部嵌有密封盖(8),所述密封盖(8)的右端与检测仪(1)的顶部铰接,所述密封盖(8)的底部镶嵌有干燥剂(9),所述凹槽(101)上端的侧面粘合有橡胶层(10);
所述凹槽(101)的内部活动设置有密封板(3),所述密封板(3)的表面开设有通孔(301),所述通孔(301)的顶部遮盖有密封片(6),所述密封片(6)的右端与密封板(3)的上表面铰接,所述密封片(6)的底部熔接有密封层(7),所述密封板(3)的左右两端面均熔接有滑块(5),所述滑块(5)位于滑槽(102)的内部,所述密封板(3)的底部与凹槽(101)的底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末端检测仪的防护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睿雯丁一凡李丹杨丹午吕耀瞿祥朱志毅杨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胜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