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充电平台的归中机构电极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303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充电平台的归中机构电极布置结构,包括充电平台主体,所述充电平台主体的上表面的四个边角均固定安装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数量有四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不带电极归中推杆、带电极归中推杆、充电负电极、充电正电极、第一通用IO和第二通用IO的组织结构,该无人机落在充电平台主体的上表面后,该装置可将无人机自动推动至充电平台主体的中心处,进而该装置便于对无人机进行充电,无论无人机以什么方位角降落到充电平台主体上,通过归中机构归中后,总能实现对无人机的充电及通用IO控制。

Electrode arrangement structure of homing mechanism for UAV charging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充电平台的归中机构电极布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为一种无人机充电平台的归中机构电极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在采用推杆将无人机推至停机平台中心的无人机自动充电方案中,如果充电平台上的充电触点布置方案不合理,需要无人机按照特定的方位降落,才能保证充电平台上的充电电极准确地与充电脚架上的充电电极啮合,从而完成自动充电功能,这种方法在使用时较为麻烦,为此我们推出一种无人机充电平台的归中机构电极布置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充电平台的归中机构电极布置结构,具备无论无人机以什么方位角降落到充电平台主体上,通过归中机构归中后,总能实现对无人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充电平台的归中机构电极布置结构,包括充电平台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平台主体(1)的上表面的四个边角均固定安装有联轴器(11),所述联轴器(1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8),所述步进电机(8)的数量有四个,四个所述步进电机(8)均位于充电平台主体(1)上边面,且四个步进电机(8)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固定杆(9)的数量有八个,八个所述固定杆(9)均位于四个步进电机(8)的两侧,横向所述固定杆(9)的外壁活动安装有滑动块(10),所述滑动块(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不带电极归中推杆(2),所述不带电极归中推杆(2)的另一端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充电平台的归中机构电极布置结构,包括充电平台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平台主体(1)的上表面的四个边角均固定安装有联轴器(11),所述联轴器(1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8),所述步进电机(8)的数量有四个,四个所述步进电机(8)均位于充电平台主体(1)上边面,且四个步进电机(8)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固定杆(9)的数量有八个,八个所述固定杆(9)均位于四个步进电机(8)的两侧,横向所述固定杆(9)的外壁活动安装有滑动块(10),所述滑动块(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不带电极归中推杆(2),所述不带电极归中推杆(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另一个滑动块(10),纵向所述固定杆(9)的外壁活动安装有活动块(12),所述活动块(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带电极归中推杆(3),所述带电极归中推杆(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另一个活动块(12),所述带电极归中推杆(3)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充电端子(13)和第二充电端子(14),所述第一充电端子(13)位于第二充电端子(14)的左侧,所述第一充电端子(1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充电正电极(5)和第二通用IO(7),所述充电正电极(5)位于第二通用IO(7)的左侧,所述第二充电端子(1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通用IO(6)和充电负电极(4),所述充电负电极(4)位于第一通用IO(6)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充电平台的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潘智明廖秋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黑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