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靠背后倾角度的调整结构,由椅架、扶手架和底端与椅架轴连接的靠背杆组成,其特征在于:连接于椅架前、后立杆上端部的连杆设有与其滑动接合的套管,连杆与套管之间设有锁定装置,扶手架的前后端分别与套管前端和靠背杆轴连接。(*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病残人用轮椅,尤其是涉及一种轮椅靠背的调整结构。
技术介绍
已有技术中,轮椅靠背的后倾角度调整的主要结构是靠背杆底端与椅架轴连接,扶手架与椅架相固定,椅架上梁底面设置调整齿形板,轴连接于靠背杆的挂杆与齿形板相接合。所述调整机构存在的主要缺陷是靠背后倾时相对增大了与扶手的距离,肘部将于扶手架后端金属管端直接接触而不舒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解决上述已知技术中靠背后倾时肘部与扶手架后端金属管端直接接触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使用舒适、方便的轮椅靠背后倾角度的调整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包括椅架、扶手架和底端与椅架轴连接的靠背杆,其方案是连接于椅架前、后立杆上端部的连杆设有与其滑动接合的套管,连杆与套管之间设有锁定装置,扶手架的前后端分别与套管前端和靠背杆轴连接。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的连杆与套管的锁定装置,是套管设有弹性锁销,并分别与连杆的各锁孔相接合。所述的连杆由芯杆和套接于芯杆的锁孔管构成,芯杆两端支撑于椅架前、后立杆上端部的通孔,并设有与芯杆端部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母,锁孔管后端与椅架后立杆相固定,其长度大于套管滑动范围。所述的套管与锁孔管滑动接合,其弹性锁销分别与锁孔管的各锁孔相接合。本技术可以大范围分档调整靠背的后倾角度,并且扶手架随靠背后倾而相应后移,使靠背与扶手的相对位置基本不变,能避免靠背后倾时肘部与扶手架后端金属管端的直接接触,具有使用舒适、方便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 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立杆,2后立杆,3靠背杆,4扶手架,5锁孔管,6弹性锁销,7套管,8芯杆,9紧固螺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靠背杆3的底端与椅架后立杆2中部轴连接,椅架的前、后立杆1、2上端设有由芯杆8和与之套接的锁孔管5所构成的连杆,芯杆8两端支撑于前、后立杆的通孔中,紧固螺母9与芯杆两端螺纹连接并将芯杆固定。套管7与锁孔管5滑动接合,设在套管7上的弹性锁销6分别与锁孔管的各锁孔相接合,使靠背分档固定在不同后倾位置,本技术靠背后倾角度最大为140°,为减轻整车重量,锁孔管5的长度控制在大于套管调整滑动范围并能支撑管套即可,因此其后端与后立杆固定。所述弹性锁销由外套、销杆和弹簧构成,同于轮椅常用件。图1所示结构对称设在椅架两侧。本技术作用原理是显而易见的,上提弹性锁销的同时后推扶手架则靠背后倾,而扶手架仅改变与靠背杆及连杆的相对角度,其效果是扶手可随靠背后倾而后移。权利要求1.轮椅靠背后倾角度的调整结构,由椅架、扶手架和底端与椅架轴连接的靠背杆组成,其特征在于连接于椅架前、后立杆上端部的连杆设有与其滑动接合的套管,连杆与套管之间设有锁定装置,扶手架的前后端分别与套管前端和靠背杆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杆与套管的锁定装置,是套管设有弹性锁销,并分别与连杆的各锁孔相接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由芯杆和套接于芯杆的锁孔管构成,芯杆两端支撑于椅架前、后立杆上端部的通孔,并设有与芯杆端部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母,锁孔管后端与椅架后立杆相固定,其长度大于套管滑动范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与锁孔管滑动接合,其弹性锁销分别与锁孔管的各锁孔相接合。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轮椅,涉及一种轮椅靠背后倾角度的调整结构,本结构是在轮椅前、后支杆端部设有带锁孔的连杆,套管与其滑动连接并设有锁定装置,扶手架的前、后端分别与套管前端和背靠杆轴连接。本技术可大范围调整靠背的后倾角度,且扶手架随靠背后倾而后移,能避免已知技术中靠背后倾时肘部与扶手架后端金属管端直接接触而觉不适的缺陷,具有使用舒适、方便的特点。文档编号A47C1/022GK2512328SQ0126742公开日2002年9月25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10日专利技术者王佩利, 李昂 申请人:王佩利, 李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佩利,李昂,
申请(专利权)人:王佩利,李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