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凤娟专利>正文

一种机电工程用电缆转接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271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电工程用电缆转接工装,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填料函,所述填料函内部固定连接有分电缆,所述箱体底部固定连接有主电缆,所述主电缆和填料函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底板,所述底板远离底座一端外壁开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一端设置有多个铜排,所述铜排和底板通过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滑轨和第二轨道,使底座和铜排根据具体的电缆规格来调整排线的分布,便于施工人员的安装和调试,具有一定的便捷性。

A kind of cable adapter for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电工程用电缆转接工装
本技术涉及转接工装
,尤其涉及一种机电工程用电缆转接工装。
技术介绍
电缆转接工装通常用于实现对不同电缆之间的连接与电力传输。电缆转接工装通常包括箱体与箱体的两侧分别设置的铜排,箱体上设置有对应铜排的填料函,进线电缆通过填料函进入箱体与一个铜排连接,出线电缆通过填料函进入箱体与另一个铜排连接,实现不同电缆的连接与电力传输。但有的电缆转接盒的内部空间较小,并且铜排的位置固定,电缆进入填料函的位置与铜排的位置很难调整,不同规格的电缆通入箱体后由于空间问题,和各部件位置固定从而导致连接难度高,并且电缆通过填料函进入箱体后需要用力拉扯进行对位连接,这种外力会导致电缆加速磨损,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机电工程用电缆转接工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电工程用电缆转接工装,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填料函,所述填料函内部固定连接有分电缆,所述箱体底部固定连接有主电缆,所述主电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电工程用电缆转接工装,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填料函(3),所述填料函(3)内部固定连接有分电缆(4),所述箱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主电缆(8),所述主电缆(8)和填料函(3)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10),所述第二滑轨(10)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底座(15),所述底座(15)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底板(5),所述底板(5)远离底座(15)一端外壁开设有第一滑轨(7),所述第一滑轨(7)一端设置有多个铜排(9),所述铜排(9)和底板(5)通过第一滑轨(7)滑动连接,所述铜排(9)一侧和分电缆(4)固定连接,所述铜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电工程用电缆转接工装,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填料函(3),所述填料函(3)内部固定连接有分电缆(4),所述箱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主电缆(8),所述主电缆(8)和填料函(3)固定连接,所述箱体(1)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10),所述第二滑轨(10)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底座(15),所述底座(15)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底板(5),所述底板(5)远离底座(15)一端外壁开设有第一滑轨(7),所述第一滑轨(7)一端设置有多个铜排(9),所述铜排(9)和底板(5)通过第一滑轨(7)滑动连接,所述铜排(9)一侧和分电缆(4)固定连接,所述铜排(9)另一侧和主电缆(8)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电工程用电缆转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5)靠近底板(5)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拉手(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机电工程用电缆转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靠近底板(5)一侧转动连接有盖板(11),盖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凤娟
申请(专利权)人:谭凤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