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地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1343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接地棒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接地棒,包括接地棒套、固定装置、接地棒棒体和钻头,接地棒套上端有圆孔槽,接地棒套下端设置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外壳、弹簧和框架环一,外壳内部连接框架环一,框架环一下端有框架,框架下端有框架环二,框架内部有磁铁球,磁铁球外侧有弹簧,弹簧连接在接地棒套上,固定装置下方有接地棒棒体,接地棒棒体包括放置槽、磁铁一和凹槽,接地棒棒体插入到固定装置内部,接地棒棒体中部开设放置槽,放置槽内部放置磁铁一,接地棒棒体左右两侧均有凹槽,凹槽内部有防脱杆,防脱杆右表面有磁铁二,磁铁二下有螺纹杆。该接地棒,具备可重复利用和防止接地棒脱落等性能。

A kind of grounding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地棒
本技术涉及接地棒
,具体为一种接地棒。
技术介绍
接地棒是接地极的工具,接地极就是与大地充分接触,实现与大地连接的电极,在电气工程中接地极是用多条2.5M长,45X45mm镀锌角钢,钉于800mm深的沟底,再用引出线引出,接地工程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周围环境对工程效果的影响,脱离了工程所在地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接地工程是不可行的。土壤电阻率、土层结构、含水情况以及可施工面积等因数决定了接地网形状、大小、工艺材料的选择。因此在对人工接地极进行设计时,应根据地网所在地的土壤电阻率、土层分布等地质情况,尽量进行准确设计,接地极又称接地体,是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或导体群,分为人工接地极与自然接地极。接地极作为与大地土壤密切接触并提供与大地之间电气连接的导体,安全散流雷能量使其泄入大地,接地是防雷工程的最重要环节,不论是直击雷防护还是雷电的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和雷电波入侵的防护技术,最终都是把雷电流送入大地。因此没有良好的接地技术,就不可能有合格的防雷过程。保护接地的作用就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极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降低接点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地棒,包括接地棒套(1)、固定装置(2)、接地棒棒体(3)和钻头(4),所述接地棒套(1)的上端开设有圆孔槽(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棒套(1)的下端设置固定装置(2),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外壳(201)、弹簧(202)和框架环一(203),所述外壳(201)的内部固定连接框架环一(203),所述框架环一(203)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接地棒套(1)上,所述框架环一(20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框架(204),所述框架(20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框架环二(206),四根所述框架(204)的内部设置有磁铁球(205),所述磁铁球(20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弹簧(202),所述弹簧(202)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地棒,包括接地棒套(1)、固定装置(2)、接地棒棒体(3)和钻头(4),所述接地棒套(1)的上端开设有圆孔槽(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棒套(1)的下端设置固定装置(2),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外壳(201)、弹簧(202)和框架环一(203),所述外壳(201)的内部固定连接框架环一(203),所述框架环一(203)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接地棒套(1)上,所述框架环一(20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框架(204),所述框架(20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框架环二(206),四根所述框架(204)的内部设置有磁铁球(205),所述磁铁球(20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弹簧(202),所述弹簧(20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接地棒套(1)上,所述固定装置(2)的下方设置有接地棒棒体(3),所述接地棒棒体(3)包括放置槽(301)、磁铁一(302)和凹槽(303),所述接地棒棒体(3)的上端通过框架环二(206)插入到固定装置(2)的内部,所述接地棒棒体(3)的中部开设放置槽(301),所述放置槽(301)的内部放置磁铁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磊戴洋洋尤文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麦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