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质纤维自动分散和添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4134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质纤维自动分散和添加装置,包括架体和舱体,所述舱体固定在架体上;在所述舱体内部设置有由第一电机带动的滚筒,在所述滚筒上固定有若干梳齿,在舱体内固定有梳齿母齿,所述梳齿与梳齿母齿相互交错设置;在舱体上端设置有进料斗,侧边设置有由第二电机带动的扇叶,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扇叶与出料口之间,沿着舱体内缘形成利于物料排放的风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在不破坏纤维结构的情况下,对纤维进行分散,使其从上料皮带机均匀铺洒到骨料上,一同进入拌和主机舱,保证纤维混凝土的拌合质量。

An automatic dispersing and adding device for soft fi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质纤维自动分散和添加装置
本技术涉及软质纤维混凝土拌制领域,特别是一种软质纤维自动分散和添加装置。
技术介绍
纤维混凝土因其有效的控制基体混凝土裂纹的发展,在混凝土施工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纤维混凝土中,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PVA)、聚丙烯单丝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酯纤维等软质纤维又占了纤维混凝土使用的纤维的很大比重,被广泛应用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而这些软质纤维,在向混凝土中添加时,经常相互交缠成团状,使得添加进混凝土中的纤维也很容易成团状、集中分布,影响纤维混凝土的拌合质量。若利用人工进行分拣,不仅不能有效保证混凝土质量,效率也不能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软质纤维自动分散和添加装置,在不破坏纤维结构的情况下,对纤维进行分散,使其从上料皮带机均匀铺洒到骨料上,一同进入拌和主机舱,保证纤维混凝土的拌合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质纤维自动分散和添加装置,包括架体和舱体,所述舱体固定在架体上;在所述舱体内部设置有由第一电机带动的滚筒,在所述滚筒上固定有若干梳齿,在舱体内固定有梳齿母齿,所述梳齿与梳齿母齿相互交错设置;在舱体上端设置有进料斗,侧边设置有由第二电机带动的扇叶,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扇叶与出料口之间,沿着舱体内缘形成利于物料排放的风道。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采用变频可调速电机。进一步的,所述架体为采用角钢形成的梯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梳齿具有3对,均分分布在滚筒上;所述梳齿母齿具有3对,对称固定在舱体内。进一步的,在所述进料斗底端固定有回风挡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明显提高软质纤维添加到混凝土中的均匀性和效率,且机械化驱动,减少了人工投入,提高了经济效益和施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软质纤维自动分散和添加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软质纤维自动分散和添加装置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软质纤维自动分散和添加装置俯视图。图中:架体1;舱体2;进料斗3;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5;风道6;出料口7;操控台8;回风挡板9;滚筒10;梳齿11;梳齿母齿12;扇叶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装置的结构具体为:包括架体1和舱体2,所述舱体2固定在架体1上;在所述舱体2内部设置有由第一电机4带动的滚筒10,在所述滚筒10上固定有若干梳齿11,在舱体2内固定有梳齿母齿12,所述梳齿11与梳齿母齿12相互交错设置;在舱体2上端设置有进料斗3,侧边设置有由第二电机5带动的扇叶13,下端设置有出料口7;所述扇叶13与出料口7之间,沿着舱体2内缘形成利于物料排放的风道6。在使用时,本技术装置的架体1置于拌和站输送皮带机一侧或是拌和仓体部位,通过进料斗3将软质纤维加入蜗壳型的舱体2,第一电机4带动滚筒10,由于梳齿11与梳齿母齿12相互交错并相对运动,进入舱体2的软质纤维被分散开。另一方面,第二电机5带动扇叶13产生合适风量,进而将分散开的软质纤维自出料口7吹出本装置。出料口7部位至皮带机或拌和站料仓部位,使用者按照实际安装部位及尺寸,采用无纺布或其他质地光滑摩擦系数较高的材料做成风筒,连接到出料口7。因混凝土添加软性纤维材料存在一定差异,本装置使用的第一电机4可采用变频可调速电机,根据不同材料的分散程度,进行转速调节,进行软质纤维分散。控制开关统一设计在操控台8,操控台8设计了一键急停开关,应对突发事件,保障操控安全。第二电机5也采用变频可调速电机,根据不同材料分散程度,将分散完成的软质纤维材料自出料口7吹出,防止二次粘连成团。采用漏斗式进料斗3,同时,进料斗3与舱体2结合部位设置回风挡板9,防止分散过程中的软质纤维被吹出。在保证软质纤维能够顺利分散的情况下,根据使用需求,梳齿11和梳齿母齿12的设计数量为:梳齿11具有3对,均分分布在滚筒10上,梳齿母齿12具有3对,对称固定在舱体2内。架体1为采用角钢形成的梯形结构,保障本技术装置能够稳定运行,也时减轻了装置整体重量。根据使用需要,本装置设计为总长度约0.4m,宽度约0.3m、高度约0.5m,方便施工过程中人员经常性移动或更换混凝土软质纤维添加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质纤维自动分散和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和舱体(2),所述舱体(2)固定在架体(1)上;在所述舱体(2)内部设置有由第一电机(4)带动的滚筒(10),在所述滚筒(10)上固定有若干梳齿(11),在舱体(2)内固定有梳齿母齿(12),所述梳齿(11)与梳齿母齿(12)相互交错设置;在舱体(2)上端设置有进料斗(3),侧边设置有由第二电机(5)带动的扇叶(13),下端设置有出料口(7);所述扇叶(13)与出料口(7)之间,沿着舱体(2)内缘形成利于物料排放的风道(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质纤维自动分散和添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和舱体(2),所述舱体(2)固定在架体(1)上;在所述舱体(2)内部设置有由第一电机(4)带动的滚筒(10),在所述滚筒(10)上固定有若干梳齿(11),在舱体(2)内固定有梳齿母齿(12),所述梳齿(11)与梳齿母齿(12)相互交错设置;在舱体(2)上端设置有进料斗(3),侧边设置有由第二电机(5)带动的扇叶(13),下端设置有出料口(7);所述扇叶(13)与出料口(7)之间,沿着舱体(2)内缘形成利于物料排放的风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质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义保刘英标李振谦唐凯李乾刚李娜娜田惠萍张婷婷高飞裴亮李亚军桂雅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