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第三代核电站用控制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39594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第三代核电站用控制电缆,包括多个绝缘线芯,多个绝缘线芯均包裹有散热层,且散热层内设有环形腔室,环形腔室内填充有导热油,多个绝缘线芯包裹有内绝缘层,内绝缘层内填充有缓冲层,缓冲层与多个散热层相抵设置,内绝缘层外依次包裹有防水防火层和耐腐蚀层,耐腐蚀层外包裹有屏蔽层和防护套层,缓冲层内设有导热管,且导热管的两端均依次贯穿内绝缘层、防水防火层、耐腐蚀层、屏蔽层和防护套层并向外延伸设置,导热管的两端均固定连通有导风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控制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稳定,且能够通过外界的风对控制电缆内部的绝缘线芯进行散热,进而提高其使用寿命。

A control cable for the third generation nuclear power p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第三代核电站用控制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第三代核电站用控制电缆。
技术介绍
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新要求新建核电项目”,也就是说,所有新建核电项目必须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并且所有未建第二代核电项目也必须改为第三代技术,目前,我国将调整核电发展思路,在坚持安全的前提下,核电将得到快速发展,到2015年装机将达4300万千瓦,到2020年,将达到9000万千瓦,并力争达到1亿千瓦。在公开号为CN205645388U的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第三代核电站用控制电缆,包括多个绝缘线芯,所述绝缘线芯包括导体、镀层、内绝缘层、外绝缘层和分项屏蔽层,所述导体的外侧设置有所述镀层,所述镀层的外侧依次设置有所述内绝缘层、外绝缘层和分项屏蔽层,多个所述绝缘线芯的外侧挤包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外侧依次设置有隔氧层、总屏蔽层和外护套层,上述文件的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内部绝缘线芯的导热性较差,热量不便于排出至外部,从而使热量大部分都堆积在电缆内部,进而降低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内部绝缘线芯的导热性较差,热量不便于排出至外部,从而使热量大部分都堆积在电缆内部,进而降低了绝缘线芯使用寿命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第三代核电站用控制电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第三代核电站用控制电缆,包括多个绝缘线芯,多个所述绝缘线芯均包裹有散热层,且散热层内设有环形腔室,所述环形腔室内填充有导热油,多个所述绝缘线芯包裹有内绝缘层,所述内绝缘层内填充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与多个散热层相抵设置,所述内绝缘层外依次包裹有防水防火层和耐腐蚀层,所述耐腐蚀层外包裹有屏蔽层和防护套层,所述缓冲层内设有导热管,且导热管的两端均依次贯穿内绝缘层、防水防火层、耐腐蚀层、屏蔽层和防护套层并向外延伸设置,所述导热管的两端均固定连通有导风管,且导风管的侧壁与防护套层的侧壁通过粘接剂相互粘接设置。优选的,多个所述导热管的顶部中心处均固定连通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的一端依次贯穿内绝缘层、防水防火层、耐腐蚀层、屏蔽层和防护套层并向外延伸设置,且集水管延伸至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侧壁与防护套层的侧壁通过粘接剂相互粘接设置。优选的,多个所述导热管均呈水平设置。优选的,多个所述导热管与多个集水管之间一体成型设置,且多个导热管均采用铜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缓冲层采用硅胶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防护套层内设有抗拉纤维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第三代核电站用控制电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第三代核电站用控制电缆,通过设有的内绝缘层、防水防火层、耐腐蚀层、屏蔽层和防护套层,能够保证控制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稳定,同时再通过设有的导热管,能够通过外界的风对控制电缆内部的绝缘线芯进行散热,进而提高其使用寿命。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能够保证控制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稳定,且能够通过外界的风对控制电缆内部的绝缘线芯进行散热,进而提高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第三代核电站用控制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散热层和绝缘线芯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绝缘线芯、2散热层、3导热油、4内绝缘层、5缓冲层、6防水防火层、7耐腐蚀层、8屏蔽层、9防护套层、10导热管、11导风管、12集水管、13导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第三代核电站用控制电缆,包括多个绝缘线芯1,多个绝缘线芯1均包裹有散热层2,且散热层2内设有环形腔室,环形腔室内填充有导热油3,导热油3未填满环形腔室,从而在外部的风力作用下能够使导热油3流动,进而提高导热的效果,多个绝缘线芯1包裹有内绝缘层4,内绝缘层4内填充有缓冲层5,缓冲层5与多个散热层2相抵设置,内绝缘层4外依次包裹有防水防火层6和耐腐蚀层7,耐腐蚀层7外包裹有屏蔽层8和防护套层9,缓冲层5内设有导热管10,且导热管10的两端均依次贯穿内绝缘层4、防水防火层6、耐腐蚀层7、屏蔽层8和防护套层9并向外延伸设置,导热管10的两端均固定连通有导风管11,且导风管11的侧壁与防护套层9的侧壁通过粘接剂相互粘接设置。多个导热管10的顶部中心处均固定连通有集水管12,集水管12的一端依次贯穿内绝缘层4、防水防火层6、耐腐蚀层7、屏蔽层8和防护套层9并向外延伸设置,且集水管12延伸至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水管13,导水管13的侧壁与防护套层9的侧壁通过粘接剂相互粘接设置,通过设有的集水管12,能够在雨天时对雨水进行收集,并流动至导热管10内,最后通过导热管10流出,能够再一次地提高对绝缘线芯1的排热效果。多个导热管10均呈水平设置,便于风的吹入和吹出。多个导热管10与多个集水管12之间一体成型设置,且多个导热管10均采用铜材料制成,防止导热管10和集水管12之间产生缝隙,同时铜制成的导热管10,能够提高散热效果。缓冲层5采用硅胶材料制成,使缓冲层5具有良好的导热效果,进而能够便于将绝缘线芯1的热量传递给导热管10。防护套层9内设有抗拉纤维层,能够保证防护套层9具有良好的抗拉性。本技术中,使用时,通过设有的内绝缘层4、防水防火层6、耐腐蚀层7、屏蔽层8和防护套层9,能够保证控制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稳定,再通过设有的缓冲层5,能够对绝缘线芯1起到缓冲的效果,进而提高绝缘线芯1的抗压效果,再通过设有的导热管10,在控制电缆使用过程中外界的风能够通过导热管10流出,进而能够将绝缘线芯1在使用过程中的热量带走,同时通过设有的散热层2和导热油3,能够更好地对绝缘线芯1上的热量进行吸收,进而能够提高导热管10的排热效果,提高绝缘线芯1的使用寿命,便于人们的使用,再通过设有的集水管12,能够在雨天时对雨水进行收集,并流动至导热管10内,最后通过导热管10流出,能够再一次地提高对绝缘线芯1的排热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第三代核电站用控制电缆,包括多个绝缘线芯(1),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绝缘线芯(1)均包裹有散热层(2),且散热层(2)内设有环形腔室,所述环形腔室内填充有导热油(3),多个所述绝缘线芯(1)包裹有内绝缘层(4),所述内绝缘层(4)内填充有缓冲层(5),所述缓冲层(5)与多个散热层(2)相抵设置,所述内绝缘层(4)外依次包裹有防水防火层(6)和耐腐蚀层(7),所述耐腐蚀层(7)外包裹有屏蔽层(8)和防护套层(9),所述缓冲层(5)内设有导热管(10),且导热管(10)的两端均依次贯穿内绝缘层(4)、防水防火层(6)、耐腐蚀层(7)、屏蔽层(8)和防护套层(9)并向外延伸设置,所述导热管(10)的两端均固定连通有导风管(11),且导风管(11)的侧壁与防护套层(9)的侧壁通过粘接剂相互粘接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第三代核电站用控制电缆,包括多个绝缘线芯(1),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绝缘线芯(1)均包裹有散热层(2),且散热层(2)内设有环形腔室,所述环形腔室内填充有导热油(3),多个所述绝缘线芯(1)包裹有内绝缘层(4),所述内绝缘层(4)内填充有缓冲层(5),所述缓冲层(5)与多个散热层(2)相抵设置,所述内绝缘层(4)外依次包裹有防水防火层(6)和耐腐蚀层(7),所述耐腐蚀层(7)外包裹有屏蔽层(8)和防护套层(9),所述缓冲层(5)内设有导热管(10),且导热管(10)的两端均依次贯穿内绝缘层(4)、防水防火层(6)、耐腐蚀层(7)、屏蔽层(8)和防护套层(9)并向外延伸设置,所述导热管(10)的两端均固定连通有导风管(11),且导风管(11)的侧壁与防护套层(9)的侧壁通过粘接剂相互粘接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第三代核电站用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热管(10)的顶部中心处均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有夏候东周俊宰学龙韩俊宝徐晓丽朱元忠陈安鹏陶恒莹郑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