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扭转性能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3304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缆扭转性能测试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扭转电机、第二扭转电机、夹持件和转动件,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铰连接,第一扭转电机和第二扭转电机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板表面和第二支撑板表面,第一扭转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和第二扭转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相交,同时,第一扭转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和第二扭转电机的输出轴的轴线均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铰接轴的轴线垂直相交,第一扭转电机和输出轴和第二扭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均同轴安装有夹持件,转动件可驱动第一支撑板相对第二支撑板转动。本测试装置可以在扭转的同时对电缆施加弯曲作用,从而模拟更加真实的使用环境,测试结果更加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试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缆扭转性能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1、电缆扭转试验主要是为了测试电缆的扭转性能。通过扭转试验装置模拟电缆在扭转时所受的力,从而测试电缆的扭转性能,确保电缆在使用时不会因扭转导致损坏或存在安全隐患。

2、现有的电缆扭转试验装置主要是采用一个或者相对设置的两个扭转结构对测试电缆进行扭转试验,扭转结构施加扭转作用力,在施加一定时间的特定扭转作用力后,通过判断电缆外观或电性能以获得测试结果。然而在实际的应用当中,电缆的使用环境并非如测试环境一般理想,电缆可能会在扭转过程中受到弯曲作用或者挤压、拉伸作用,现有的扭转试验装置并不能准确模拟扭转过程中的外力作用,因此扭转性能测试的结果并不能符合实际应用需求。

3、鉴于此,亟需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电缆扭转性能测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缆扭转性能测试装置,旨在提高电缆扭转性能测试时的仿真度。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扭转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扭转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第一扭转电机(3)、第二扭转电机(4)、夹持件(5)和转动件(6),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铰连接,第一扭转电机(3)和第二扭转电机(4)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板(1)表面和第二支撑板(2)表面,第一扭转电机(3)的输出轴的轴线和第二扭转电机(4)的输出轴的轴线相交,同时,第一扭转电机(3)的输出轴的轴线和第二扭转电机(4)的输出轴的轴线均与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的铰接轴的轴线垂直相交,第一扭转电机(3)和输出轴和第二扭转电机(4)的输出轴上均同轴安装有夹持件(5),转动件(6)可驱动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扭转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第一扭转电机(3)、第二扭转电机(4)、夹持件(5)和转动件(6),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铰连接,第一扭转电机(3)和第二扭转电机(4)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板(1)表面和第二支撑板(2)表面,第一扭转电机(3)的输出轴的轴线和第二扭转电机(4)的输出轴的轴线相交,同时,第一扭转电机(3)的输出轴的轴线和第二扭转电机(4)的输出轴的轴线均与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的铰接轴的轴线垂直相交,第一扭转电机(3)和输出轴和第二扭转电机(4)的输出轴上均同轴安装有夹持件(5),转动件(6)可驱动第一支撑板(1)相对第二支撑板(2)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扭转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件(6)包括底座(61)、齿圈(62)、第一驱动电机(63)和第一主动齿轮(64),第一支撑板(1)围绕其铰接轴转动设置在底座(61)表面,齿圈(62)围绕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的铰接轴同轴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的外侧,第一驱动电机(63)固定在第一支撑板(1)远离铰接轴的一端,第一主动齿轮(64)同轴键连接在第一驱动电机(63)的输出轴上,第一主动齿轮(64)与齿圈(62)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扭转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件(6)还包括第二驱动电机(65)和第二主动齿轮(66),第二驱动电机(65)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板(2)远离铰接轴的一端,第二主动齿轮(66)同轴键连接在第二驱动电机(65)的输出轴上,第二主动齿轮(66)与齿圈(62)啮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扭转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环(7),所述支撑环(7)固定在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候东朱元忠郑斌陶恒莹高美玲李志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