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流式细胞仪APD恒温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3655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流式细胞仪APD恒温控制装置,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光电转换模块,散热模块,以及安装底座;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光电转换模块分布的中心位置;所述光电转换模块由至少一个APD二极管组成,且与所述散热模块贴合设置;所述散热模块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上,并形成了流式细胞仪APD恒温控制装置。在本申请中,通过温度检测模块实时监测光电转换模块的温度参数,进一步通过散热模块进行实时的散热,弥补现有技术的APD稳定度较差和流式细胞仪采集稳定度较差的不足。

APD constant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based on flow cyto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流式细胞仪APD恒温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温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流式细胞仪APD恒温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ry)一般包括:光学系统、液流系统、检测与数据处理系统,有些流式细胞仪还包括细胞分选系统,是一种可以快速、准确、客观、并能同时检测单个细胞多项物理和生物学特征的高科技生物医学检测仪器,广泛应用于生物细胞特性的研究及其定量研究。流式细胞仪信号采集的原理:a液流系统带动细胞以恒定的速度流动,流经液路的流动室时,受经过光学系统整形的激光光斑照射,b被荧光染色之后的细胞会正向散射和侧向散射出不同波长的荧光信号,c荧光信号被电系统的APD(光电雪崩二极管)接收并大增益的放大,被放大之后信号由采集卡接收处理并上传到上位机,d上位机将接收到的数据分析以提供不同的生物学结果。由此可见,作为信号采集前端的光电采集部分的稳定度尤为重要,其中光电采集部分的传感器APD的稳定性是确保整机稳定性的基础,APD的增益稳定性受施加的反向电压和工作环境温度同时作用,保证了其反向电压的稳定度之后,需通过TEC和机械结构来保证APD的工作温度的温度。光电接收模块中使用的光电转换器是高增益的APD,如图2所示,为APD增益与温度曲线,当APD上施加的反向电压接近最大反向电压时,此时APD的增益是很高的,甚至可达到103,此时APD的温度稳定度尤为重要,温度的微弱变化都会影响到APD的增益,在要求高精密、高稳定性的流式细胞仪上一定要确保每个APD的温度稳定。因此,基于以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流式细胞仪APD恒温控制装置,弥补现有技术的APD稳定度较差和流式细胞仪采集稳定度较差的不足。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流式细胞仪APD恒温控制装置,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光电转换模块,散热模块,以及安装底座;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光电转换模块分布的中心位置;所述光电转换模块由至少一个APD二极管组成,且与所述散热模块贴合设置;所述散热模块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上,并形成了流式细胞仪APD恒温控制装置。在本申请中,通过温度检测模块实时监测光电转换模块的温度参数,进一步通过散热模块进行实时的散热,弥补现有技术的APD稳定度较差和流式细胞仪采集稳定度较差的不足。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散热片,传热导体,以及制冷片。进一步优选的,包括:所述传热导体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将所述光电转换模块中的APD二极管的容纳腔;所述制冷片设置在所述散热片与所述传热导体之间,所述制冷片以及散热片与所述安装底座呈距离设置。进一步优选的,包括:所述制冷片通过制冷控制板调整制冷温度;所述制冷控制板上设置有电源转换芯片,驱动控制模块,以及制冷控制芯片;所述电源转换芯片分别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以及所述制冷控制芯片通信连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将降压转换后的电压分别加载在所述驱动控制模块以及所述制冷控制芯片的电源端;在所述制冷控制芯片的控制下通过所述驱动控制模块,控制半导体制冷片制冷。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驱动控制模块包括MOS管Q3和MOS管Q4;所述制冷控制芯片的第26引脚与所述MOS管Q3的第一栅极端(G1)连接,所述制冷控制芯片的第25引脚与所述MOS管Q3的第二栅极端(G2)连接,所述制冷控制芯片的第27引脚分别与所述MOS管Q3的各漏极端连接;所述MOS管Q3的第一源极(S1)端接地,所述MOS管Q3的第二源极(S2)端接所述电源转换芯片转换后的电压;所述制冷控制芯片的第21引脚与所述MOS管Q4的第一栅极端(G1)连接,所述制冷控制芯片的第19引脚与所述MOS管Q4的第二栅极端(G2)连接,所述制冷控制芯片的第20引脚分别与所述MOS管Q4的各漏极端连接;所述MOS管Q4的第一源极(S1)端接地,所述MOS管Q4的第二源极(S2)端接所述电源转换芯片转换后的电压。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传热导体远离所述安装底座的一端设置容纳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的容纳腔;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的检测端靠近所述光电转换模块设置,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的信号传输端远离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设置。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光电转换模块中各所述APD二极管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通过导热胶与容纳腔贴合设置。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散热片,传热导体,所述散热片通过螺栓固设在所述传热导体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流式细胞仪APD恒温控制装置,至少带来以下一种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有制冷控制板,从而能够具有温控精度高,稳定性极好,可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本技术设计合理、系统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极具推广应用价值。附图说明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基于流式细胞仪APD恒温控制装置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基于流式细胞仪APD恒温控制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APD增益与温度曲线;图3是本技术APD恒温控制装置测视图;图4是本技术APD恒温控制装置后视图;图5是本技术APD恒温控制装置APD安装图;图6是本技术APD恒温控制PID曲线图;图7是本技术APD恒温控制TEC控制原理图;图8是本技术APD恒温控制TEC控制另一原理图。图中:1-温度传感器;2-二极管;3-紧固螺钉;4-半导体制冷片;5-底座;6-散热片;7-铜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参考图1所示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流式细胞仪APD恒温控制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一种基于流式细胞仪APD恒温控制装置,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光电转换模块,散热模块,以及安装底座;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光电转换模块分布的中心位置;所述光电转换模块由至少一个APD二极管组成,且与所述散热模块贴合设置;所述散热模块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上,并形成了流式细胞仪APD恒温控制装置。其中,包括APD二极管2、温度检测模块是通过热敏电阻进行检测,铜块7为传热导体,散热片6、温度传感器1、TEC(半导体制冷片4)、底座5。为了能够实现快速的散热,其散热模块中设置了散热片6、EC(半导体制冷片)、TEC控制板;APD二极管2安装在铜块7内,通过保护罩进行灯管的保护,该保护罩可以为铜帽,且被传热导体充分包围,且与铜块很好的贴合,在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流式细胞仪APD恒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光电转换模块,散热模块,以及安装底座;/n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光电转换模块分布的中心位置;所述光电转换模块由至少一个APD二极管组成,且与所述散热模块贴合设置;所述散热模块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上,并形成了流式细胞仪APD恒温控制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流式细胞仪APD恒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光电转换模块,散热模块,以及安装底座;
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光电转换模块分布的中心位置;所述光电转换模块由至少一个APD二极管组成,且与所述散热模块贴合设置;所述散热模块安装在所述安装底座上,并形成了流式细胞仪APD恒温控制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流式细胞仪APD恒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散热片,传热导体,以及制冷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流式细胞仪APD恒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传热导体设置有多个用于容纳将所述光电转换模块中的APD二极管的容纳腔;
所述制冷片设置在所述散热片与所述传热导体之间,所述制冷片以及散热片与所述安装底座呈距离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流式细胞仪APD恒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制冷片通过制冷控制板调整制冷温度;所述制冷控制板上设置有电源转换芯片,驱动控制模块,以及制冷控制芯片;
所述电源转换芯片分别与所述驱动控制模块以及所述制冷控制芯片通信连接,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将降压转换后的电压分别加载在所述驱动控制模块以及所述制冷控制芯片的电源端;在所述制冷控制芯片的控制下通过所述驱动控制模块,控制半导体制冷片制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流式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秋涛姜陈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厦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