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削刀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3615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铣削刀片。该铣削刀片包括刀片本体;所述刀片本体具有顶表面、定表面平行的底表面,连接顶表面与底表面的侧面和连接两个相邻的侧面的连接面,所述顶表面边缘部中间部分向向下凹陷,形成弧状主切削面,所述主切削面的外侧边缘为主切削刃;中央通孔设置在刀片本体的中心部位并且贯穿整个刀片本体;两个相邻的主切削刃通过副切削刃连接。主切削面与顶表面通过弧面连接,侧面设置有与顶表面和底表面连接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排屑性能好,与工件间的阻力小,使用寿命长。

A kind of milling bl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铣削刀片
本技术涉及一种数控铣削刀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铣削刀片。
技术介绍
通常,铣削刀片是一种主要用于切削的异型硬质合金,并且是一种安装在数控切削工具上并执行切削以将工件加工成所需形状的工具。使用切削工具进行切削的方法包括车削,该方法是固定的切削工具切削旋转的工件,以及铣削,该方法是切削工具旋转并切削固定的工件。在车削中,切削刀片安装在切削工具主体的主体板上以进行车削,并且进行内部加工,外部加工和模仿工件。在铣削中,切削刀片安装在刀具主体的刀片上,进行加工,包括侧面加工,开槽,斜切,曲面加工。传统的铣削刀片不论是在车削还是铣削,其与工件表面的摩擦力及切削阻力大,切削效率低,散热效果差,影响加工精度以及刀片的使用寿命,而且无法有效控制工件表里面的粗糙程度。笔直的切削刃也不利于切削屑的切断排出,从而影响铣削加工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铣削刀片。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铣削刀片,包括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刀片本体,刀片本体的四个角上对称设置有竖直的连接面,所述刀片本体的顶表面边缘部中间部分向下凹,形成弧状主切削面,所述主切削面的外侧边缘为主切削刃;中央通孔设置在刀片本体的中心部位并且贯穿整个刀片本体;两个相邻的主切削刃通过副切削刃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主切削面通过弧面与顶表面连接,并且所述主切削面与弧面的连接处设置有倒圆角,所述主切削面和弧面之间的空间为断屑槽。进一步的,所述刀片本体在侧面设置有至少两条侧面凹槽,所述侧面凹槽连接顶表面和底表面上的主切削面,形成凹口。进一步的,所述侧面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进一步的,所述刀片本体的顶表面和下表面在与凹口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与凹口相同数量的凹陷,所述凹陷设置在弧面与顶表面的交界处。进一步的所述凹陷为半球形。本技术所提供的铣削刀片通过采用弧形的主切削面和主切削刃,以及在在侧面设置凹槽等技术手段,使得该铣削刀片在对工件进行铣削时擦力及切削阻力明显降低。通过设置弧形面、凹槽和凹陷与断屑槽配合,使得切削屑的排出更加顺畅,进一步减小了铣削过程中的阻力,提高了切削效率。由于铣削过程中的摩擦力和阻力的减小使得刀片的磨损也相应减小,进而提高了刀片的使用寿命。该切削刀还能有效控制被加工工件表面的粗糙度,使得工件表面的更加光滑。不规则的刀片本体表面使得铣削刀片的表面积更大,有利于加工过程中的散热。而且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顶表面,2-中央通孔,3-凹口,4-主切削刃,5-副切削刃,6-弧面,7-凹陷,8-侧面凹槽,9-断屑槽,10-侧面,11-连接面,12-主切削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本技术中的“内”、“外”、“顶”、“底”等描述方位的词仅为为了对产品或部件的描述方便,不视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1和附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铣削刀片。该铣削刀片为立方体结构,截面为正方形,包括刀片本体。所述刀片本体具有顶表面1、定表面1平行的底表面,连接顶表面1与底表面的侧面10和连接两个相邻的侧面10的竖直的连接面11。所述顶表面1边缘部中间部分向向下凹,形成弧状主切削面12。所述主切削面12的外侧边缘为主切削刃4。所述主切削面12和主切削刃4均为弧形,有利于切削屑的排除可以在切割过程中有效的较低切割阻力,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中央通孔2为圆形,设置在刀片本体的中心部位并且贯穿整个刀片,用于将通过连接螺栓将刀片本体固定在铣削刀具上。副切削刃5由所述顶表面1与侧面10以及连接面11相交形成,设置在顶表面1的拐角处。相邻的两个副切削刃5之间由主切削刃4连接。在对工件加工的过程中,所述主切削刃4对工件进行切削,所述副切削刃5改善工件表面的粗糙程度。所述主切削面12通过弧面6与顶表面1连接。所述主切削面12和弧面6之间的空间为用于切断切削屑的断屑槽9。所述主切削面12与弧面6的连接处设置有倒圆角,使得切割碎片能够以平滑的流动从主切削刃4沿弧面6排出,所述主切削刃4在切割过程中以大切割深度进行切割。所述侧面10设置有侧面凹槽8。所述侧面凹槽8为沿侧面10关于顶表面1和底表面的垂直方向设置,并连接顶表面1和底表面上的主切削面12,形成凹口3。所述侧面凹槽8为三个,包括一个中央凹槽和两个关于中央凹槽对称的侧边凹槽。所述凹口3在刀片对工件的切下过程中使得每个切削部分的切削力均匀地作用在每一个凹口3上,从而降低了切削阻力,进而提高了刀具寿命。所述凹口3可以促进切屑排出并降低阻力,从而提高生产率。所述侧面凹槽8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也可为矩形、弧形等其它形状。顶表面1和底表面在与凹口3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与凹口3相同数量的凹陷7。所述凹陷7设置在弧面6与顶表面1的交界处。并且凹陷7与一对相对侧面10上形成的彼此对应的位置处的侧面凹槽8位于同一虚拟直线连接上。所述凹陷7为半球形、多棱柱状等形状。所述凹陷7在加工工件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切碎切削屑并使碎屑加速排出,有利于切削屑的排出,进一步减小切削过程中的阻力。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侧面凹槽8的数量不一定为三条,也可以为四条、五条或者更多,但至少为两条。所述刀片本体为对称结构,顶表面1和底表面形状相同,对工件进行切削时,可以使用顶表面1也可以使用底表面。当刀片本体的的一个切削刃磨损时,拧松中央通孔22中的连接螺栓,旋转刀片本体更换使用另一个切削刃。当顶表面1上的所有切削刃均被磨损无法使用时,拧下中央通孔22中的连接螺栓将刀片本体翻转,更换使用底表面上的切削刃。从而进步一提高该铣削刀片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该铣削刀片有硬质合金制成,用于对工件的侧面或平面的铣削加工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铣削刀片,包括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刀片本体,刀片本体的四个角上对称设置有竖直的连接面(11),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本体的顶表面(1)边缘部中间部分向下凹,形成弧状主切削面(12),所述主切削面(12)的外侧边缘为主切削刃(4);中央通孔(2)设置在刀片本体的中心部位并且贯穿整个刀片本体;两个相邻的主切削刃(4)通过副切削刃(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铣削刀片,包括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刀片本体,刀片本体的四个角上对称设置有竖直的连接面(11),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本体的顶表面(1)边缘部中间部分向下凹,形成弧状主切削面(12),所述主切削面(12)的外侧边缘为主切削刃(4);中央通孔(2)设置在刀片本体的中心部位并且贯穿整个刀片本体;两个相邻的主切削刃(4)通过副切削刃(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切削面(12)通过弧面(6)与顶表面(1)连接,并且所述主切削面(12)与弧面(6)的连接处设置有倒圆角,所述主切削面(12)和弧面(6)之间的空间为断屑槽(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敏锋孙乐天周方圆孙廷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瑞鑫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