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强可调光阑的驱动电路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360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4:12
一种光强可调光阑的驱动电路模块,包括光强接收器件、自激振荡器、LED光阀门,所述的光强接收器件为太阳能电池,在太阳能电池的正极上连接有可调电阻电位器,所述的自激振荡器包括可调电阻一R1、可调电阻二R2、可调电阻三R3、可调电阻四R4,可调电阻一R1、可调电阻二R2、可调电阻三R3、可调电阻四R4的一端连接在可调电阻电位器后,晶体管一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连接LED光阀门A,可调电阻四R4的另一端连接在晶体管二T2的集电极,可调电阻二R2的另一端连接晶体管二21的基极,晶体管二T2的发射极接地。本电路模块简单、成本低。

A driver circuit module of adjustable diaphrag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强可调光阑的驱动电路模块
本技术涉及光阑的驱动电路,特别涉及液晶光阀的驱动电路模块,属于电子

技术介绍
目前的液晶光阀,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使用偏光片,利用电压在50%透光率和接近0透光率之间转换的普通液晶光阀,根据响应时间要求可做不同模式选择(TN、OCB等);二是不使用偏光片的PDLC液晶光阀,驱动电压较高(几十伏),可以在接近100%透光率和约50%的散射透光率(毛玻璃效果)之间转换。所以目前的液晶光阀驱动电压较高,其光通量的调整电路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的液晶光阀驱动电路复杂、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光强可调光阑的驱动电路模块。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一种光强可调光阑的驱动电路模块,包括光强接收器件、自激振荡器、LED光阀门,所述的光强接收器件为太阳能电池,所述的太阳能电池为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太阳能电池的正极上连接有可调电阻电位器,所述的自激振荡器包括可调电阻一R1、可调电阻二R2、可调电阻三R3、可调电阻四R4,可调电阻一R1、可调电阻二R2、可调电阻三R3、可调电阻四R4的一端连接在可调电阻电位器后,所述的可调电阻一R1、可调电阻二R2、可调电阻三R3、可调电阻四R4并联,可调电阻一R1的另一端连接在晶体管一T1的集电极,可调电阻三R3的另一端连接晶体管一T1的基极,晶体管一T1的发射极接地,可调电阻一R1、可调电阻二R2的另一端之间连接电容一C1,晶体管一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连接LED光阀门A,可调电阻四R4的另一端连接在晶体管二T2的集电极,可调电阻二R2的另一端连接晶体管二21的基极,晶体管二T2的发射极接地,可调电阻三R3、可调电阻四R4的另一端之间连接电容一C1,晶体管一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连接LED光阀门B。进一步的,所述的晶体管一T1、晶体管二T2均采用贴片9013,可调电阻一R1采用1KΩ~10KΩ、可调电阻二R2CAIY4.7KΩ~50KΩ、可调电阻三R3采用4.7KΩ~50KΩ、可调电阻四R4采用1KΩ~10KΩ,可调电阻一R1、可调电阻二R2、可调电阻三R3、可调电阻四R4四均为贴片可调电阻,可调电阻电位器为50K。本技术的积极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电路模块简单、成本低,采用自激振荡器和太阳能电池相结合即可驱动LCD光阀门(光阑)实现光通量的变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技术的实施,提供本技术的实施实例。这些实施实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阐述,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的解释,附图中A为LED光阀门A、B为LED光阀门B,即本申请所述的光阑。如附图所示,图1是有上述电子元器件组成两个常规的非门(反相器)电路,采用高增益NPN型晶体管一T1、晶体管二T2两级反相器首尾连接,级间利用电容C1、C2耦合,构成多谐振荡电路,多谐振荡器是利用深度正反馈,通过阻容耦合使两个反相器交替导通与截止,从而自激产生方波输出的振荡器。如果想改变频率,可以调整C1、C2的容量和R1、R2,R3、R4的电阻值。本驱动模块有以下下两种状态:工作状态一是:当T1截止时,电源电压E等于加在R1上的电压UR1和加在T1晶体管的集电极C与发射极e之间的电压Uce,即E=UR1+Uce。T1导通时,T1的集电极电压接近0V,输出电压为低电平,因为T1晶体管的集电极C与发射极e之间的电阻会远远大于R1的电阻,所以电源电压E≈Uce,这时电容C1由流经R2及T1集电极C与发射极e进行电流放电,由于电容C1提供反向偏置电压,使得T2截止,T2的集电极C输出电压为高电平。产生一个矩形波脉冲。C2经由R4及T1基极b与发射极e进行电流充电,此状态一直持续到C1放电完成。工作状态二是:由于R2提供基极偏置使得T2导通,此电路进入状态二。当T2导通,T2的集电极C输出的电压由高电平变为接近0V的低电平,由于电容C2提供反向偏置电压,使T1瞬间截止,T1截止,使得T1集电极电压上升到高电平。C1经由R1及T2基极b与发射极e进行电流充电,C2流经R3以及T2集电极C与发射极e进行电流放电,由于电容C2提供反向偏置电压,使得T1截止。产生一个矩形波脉冲。此状态一直持续到直到C2放电完毕,由于R3对T1基极提供偏置电压,T1导通:此电路进入状态一。电路启动过程当电路刚接上电源时,两个晶体管都是截止状态。不过,当这两个晶体管的基极电压一起上升时,由于晶体管制造过程中,由于晶体管的结电容、体电阻和其他参数原因,不可能把每个晶体管的导通延时控制得一样,所以必然有其中一个晶体管抢先导通。于是此电路便进入其中一种状态,而且也保证可以持续先后振荡。对振荡周期来说,状态一(输出高电平)的持续时间与R1、C1相关,状态二的持续时间与R2、C2相关。因为R1、R2、C1、C2都可以自由配置,因此可以自由决定振幅电压及工作周期。不过,在每个状态的持续时间是由电容在充电开始时的初始状态(电容两端的电压)决定的,而这又与前一个状态中的放电量有关;前一个阶段的放电量又由放电过程中电流通过的电阻R1、R4与放电过程的持续时间决定。总之,在刚启动电路时,要花费较长一点时间向电容充电,之后的各个阶段的持续时间便会变短,并且趋于稳定。作为具体实施例,本驱动模块中的各器件选型如下:由两个晶体管一T1和晶体管二T2,分别是:T1型号为贴片9013、T2型号为贴片9013;4个贴片可调电阻,电阻值分别是:R1(1KΩ~10KΩ)、R2(4.7KΩ~50KΩ)、R3(4.7KΩ~50KΩ)、R4(1KΩ~10KΩ),2个贴片电容,分别为:C1(0.1μF~1μF)、C2(0.1μF~1μF),太阳能电池采用一块非晶硅5V光电池,型号为:SC-3514,可调电阻电位器,型号:3313J-1-503E50K,2块(长55mm×宽35mm×厚2.0mm)的LCD光阀门。在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士可清楚地了解,在不脱离上述申请专利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修改,凡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且本技术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实例的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强可调光阑的驱动电路模块,包括光强接收器件、自激振荡器、LED光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强接收器件为太阳能电池,所述的太阳能电池为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太阳能电池的正极上连接有可调电阻电位器,所述的自激振荡器包括可调电阻一R1、可调电阻二R2、可调电阻三R3、可调电阻四R4,可调电阻一R1、可调电阻二R2、可调电阻三R3、可调电阻四R4的一端连接在可调电阻电位器后,所述的可调电阻一R1、可调电阻二R2、可调电阻三R3、可调电阻四R4并联,可调电阻一R1的另一端连接在晶体管一T1的集电极,可调电阻三R3的另一端连接晶体管一T1的基极,晶体管一T1的发射极接地,可调电阻一R1、可调电阻二R2的另一端之间连接电容一C1,晶体管一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连接LED光阀门A,可调电阻四R4的另一端连接在晶体管二T2的集电极,可调电阻二R2的另一端连接晶体管二21的基极,晶体管二T2的发射极接地,可调电阻三R3、可调电阻四R4的另一端之间连接电容一C1,晶体管一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连接LED光阀门B。/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强可调光阑的驱动电路模块,包括光强接收器件、自激振荡器、LED光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强接收器件为太阳能电池,所述的太阳能电池为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太阳能电池的正极上连接有可调电阻电位器,所述的自激振荡器包括可调电阻一R1、可调电阻二R2、可调电阻三R3、可调电阻四R4,可调电阻一R1、可调电阻二R2、可调电阻三R3、可调电阻四R4的一端连接在可调电阻电位器后,所述的可调电阻一R1、可调电阻二R2、可调电阻三R3、可调电阻四R4并联,可调电阻一R1的另一端连接在晶体管一T1的集电极,可调电阻三R3的另一端连接晶体管一T1的基极,晶体管一T1的发射极接地,可调电阻一R1、可调电阻二R2的另一端之间连接电容一C1,晶体管一的集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红张泽豪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得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