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3382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成本廉价,并且能够迅速地制得透明度高的冰的冰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冰箱,具备:形成了贮藏室的冰箱主体(1);具有冷却贮藏室的贮藏室用冷却器(14)的冷冻循环;以及具有生成冰的制冰部(8)并置于上述冰箱主体(1)内的制冰装置,其中,制冰装置具备:具有由冷冻循环的一部分构成的制冰用冷却器(24b)的上述制冰部(8);通过制冰部(8)使制冰用水循环的水循环装置(23);以及贮存由制冰部(8)生成的冰的贮冰容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冰箱,尤其适合于组装有制冰装置的家庭用冰箱。
技术介绍
市售的家庭用冰箱,近年来,由于饮食生活及食品流通状况的变化而存在大容量化的倾向。在这种潮流中,使用者对冰的要求较高,组装了设有具备独立的门的专用的制冰室,并在该制冰室中设置了制冰盘的制冰装置的冰箱(现有技术1)逐渐普及。该现有技术1的制冰装置在冷藏室中没有贮水罐,在制冰室中设有作为制冰部的制冰盘,用泵将贮水罐内的水适量供给制冰盘,利用供给制冰室的冷气使该制冰盘内的水结冰,在结冰后驱动制冰部的驱动马达,使所生成的冰从制冰盘落下到下面的贮冰容器中供使用者使用。在这种自动制冰装置中,为了将供给到制冰盘中的水制成冰,利用循环用送风机将由冷却冷冻室、冷藏室、蔬菜室等的贮藏室用的冷却器制得的冷气的一部分供给到制冰室内,通过将该冷气吹送到制冰盘内的水的表面来使其结冰。另外,为了做成透明的冰,在制冰盘的周围配置电加热器,不是从上面而是从周围和底部使制冰器内的水慢慢冻结,使气体成分由制冰盘内的水的上面逸出的方式的冰箱(现有技术2)也已上市。再有,作为别的方式的冰箱(现有技术3),提出的技术方案有使制冰盘以机械方式前后摆动,用加热装置对制冰盘上部进行加热,从而使气泡从水中逸出的冰箱。还有,作为具备使水循环来制冰的制冰装置的冰箱(现有技术4),有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5211号公报所示的冰箱。这种冰箱是使水在制冰盘中循环来制作透明冰的技术方案,其将低温部制冰盘配置在冷冻室内,将高温部制冰盘配置在冷藏室内,并具有用于将制冰用水从高温部制冰盘送到低温部制冰盘的送水管及送水泵。另外,作为不让其它贮藏室的异味窜到制得的冰中的冰箱(现有技术5),有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94448号公报所示的冰箱。这种冰箱具有冷藏室、制冰室、切换室、蔬菜室及冷冻室,将制冰室作为制冰专用区域,设有制冰室专用的冷却器及送风机。但是,对于上述现有技术1的冰箱,由于将冷气送到制冰盘的水的表面,因而,水从制冰盘的表面开始结冰。因此,由于成为溶解于水中的气体成分(CO2、O2)或矿物成分封闭在冰水中的形态,从而使制成的冰成为源于该气体成分或矿物成分的白浊的不透明的冰,存在外观差等问题。另外,对于上述现有技术2的冰箱,虽然水中的气体成分能在某种程度上跑掉,但水中的矿物成分不能去除,因而,虽然冰的透明度有所提高,但仍不能得到如天然冰那样的透明度高的冰。再有,对于上述现有技术3的冰箱,虽然水中的气泡能在某种程度上跑掉,但水中的矿物成分不能去除,矿物成分极细而使矿物成分作为晶体析出,有可能在冰表面得到矿物质的晶体。另外,对于上述现有技术4的冰箱,由于采用的是用冷冻室内的低温冷气来降低制冰盘的温度而将制冰盘内的水制成冰的方式,因而,存在制冰需耗费时间的问题。此外,虽然像该冰箱的制冰盘那样形成水积存部并使表面的水循环,从而可使气体成分逸出,但因石灰或矿物成分仍在某种程度上残留在冰中,因而使其透明度变差。对于上述现有技术5的冰箱,与现有技术1同样,由于将冷气吹送到制冰盘的水的表面,水由制冰盘的表面开始结冰。因此,由于成为溶解于水中的气体成分(CO2、O2)或矿物成分封闭在冰水中的形态,从而使制成的冰成为源于其气体成分或矿物成分的白浊的不透明的冰,存在外观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成本廉价,并且能够迅速地制得透明度高的冰的冰箱。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冰箱具备形成有贮藏室的冰箱主体;具有冷却上述贮藏室的贮藏室用冷却器的冷冻循环;以及具有生成冰的制冰部并内置于上述冰箱主体内的制冰装置,其中,上述制冰装置具备具有由上述冷冻循环的一部分所构成的制冰用冷却器的上述制冰部;通过上述制冰部循环制冰用水的水循环装置;以及贮存由上述制冰部所生成的冰的贮冰容器。有关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具体构成例子如下(1)上述制冰部具备具有上述制冰用冷却器的倾斜的板状冷却部;以及分割从上述板状冷却部剥落下来的板状冰的冰分割器,上述水循环装置使制冰用水在上述板状冷却部的表面上流下地构成。(2)上述板状冷却部具备倾斜的板状冷却部件和具有与上述板状冷却部件传热地连接的冷却管的上述制冰用冷却器。(3)上述制冰部具备通过加热上述板状冷却部使在该板状冷却部上生成的冰剥落的加热装置。(4)上述板状冷却部及上述冰分割器并列配置在上述冰箱主体内的里面部,上述制冰部具有将由上述冰分割器分割的冰引导到位于上述冰分割器的前下方的上述贮冰容器的贮冰空间中的导向板。(5)上述冰箱主体具有制冰室及冷冻室,该制冰室及冷冻室左右邻接,上述冰分割器配置在上述制冰室的背部,上述板状冷冻部配置在上述冷冻室的背部。(6)上述冰箱主体具有制冰室及冷冻室,该制冰室及冷冻室上下邻接,上述贮藏室用冷却器配置在上述冷冻室的背部,上述制冰用冷却器配置在上述贮藏室用冷却器的上方且由从上述贮藏室用冷却器引出的冷却管构成。(7)上述水循环装置由循环回路构成,该循环回路具有将贮存在罐中的制冰用水引导到上述板状冷却部的供水管;将从上述板状冷却部流下来的水引导到上述罐中的回水管;以及使制冰用水循环的泵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冰箱,其结构成本廉价,并且能够迅速地制得透明度高的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冰箱的主视图。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1的B-B线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图1的冰箱的冷冻循环图。图5是沿图3的C-C线的剖视图。图6是沿图5的D-D线的剖视简图。图7是沿图5的E-E线的剖视图。图8是图5的板状冷却部的仰视图。图9是说明图1的冰箱的板状冷却部与贮藏室用冷却器的配置关系的图。图10是去掉图1的冰箱的隔断部件后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图。图11是图1的冰箱的制冰装置的动作原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冰箱的制冰装置的动作原理图。图中1-冰箱主体,2-冷藏室,3a-制冰室,3b-速冻室,3c-主冷冻室,4-蔬菜室,5-冷藏室门,6a-制冰室门,6b-速冻室门,6c-主冷冻室门,6d-门框,7-蔬菜室门,8-制冰部,9-贮冰容器,10-速冻室容器,11a-主冷冻室下层容器,11b-主冷冻室中层容器,11c-主冷冻室上层容器,13-冷却器室,14-贮藏室用冷却器,14a-贮藏室用冷却器管,14b-贮藏室用冷却器翅片,15-风门,16-冷气循环风扇,17-压缩机,18-隔离部件,19-吸湿放湿材料,20-贮水罐,21-制冰部室,22-制冰装置,23-水循环装置,24-板状冷却部,24a-板状冷却部件,24b-制冰用冷却器(冷却管),25-冰分割器,26-导向板,27-隔断部件,28-供水泵,29-回水管,30-供水管,31-落水管,32-回水泵,33-加热装置,34a、34b-防冻用加热器,35-定量罐,35a-凹部,36-冷凝器,37-毛细管。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使用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各实施方式的图的相同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或相当的部件。第一实施例使用图1~图11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冰箱。首先,参照图1~图3说明有关本实施例的冰箱的总体结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冰箱的主视图,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图3沿图1的B-B线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图1的冰箱的冷冻循环图。此外,图1表示的是省略了门的状态,图2和图3表示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冰箱,具备:形成有贮藏室的冰箱主体;具有冷却上述贮藏室的贮藏室用冷却器的冷冻循环;以及具有生成冰的制冰部并内置于上述冰箱主体内的制冰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冰装置具备:具有由上述冷冻循环的一部分所构成的制冰用冷却器的上述制冰部; 通过上述制冰部循环制冰用水的水循环装置;以及贮存由上述制冰部所生成的冰的贮冰容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荒木邦成越后屋恒船山敦子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