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管、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管件
,具体涉及一种换热管、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换热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形状和材质的变化也很多,有铜、钛、不锈钢、铜镍合金等。换热器又是热交换装置的关键部件,其换热能力的大小决定了换热系统性能的好坏。目前,大部分换热器内管采用铜管作为换热管,这种换热内管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但单位面积的换热效率不够高。还有的换热器内管采用的是,光滑螺旋波纹金属管、凹凸有规则的强化表面螺旋金属管、带有螺旋翅片的金属管,这三种金属管的金属管表面不是光滑的,能改变制冷剂的紊流状态,增加换热面积,换热能力要强于铜管,但是换热能力仍然有限。随着使用客户不断对换热能力及效率的新要求,加之目前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及效率的局限,已逐渐无法满足社会的新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内管换热能力有限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换热能力强、换热效果好的换热管、换热器及换热系统。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换热管,包括管体和翅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n管体(1),为螺旋槽管;/n翅片,沿所述管体(1)的轴向呈螺旋状密布排列的设于所述管体(1)的外壁上,在所述翅片的顶端设置有滚槽(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体(1),为螺旋槽管;
翅片,沿所述管体(1)的轴向呈螺旋状密布排列的设于所述管体(1)的外壁上,在所述翅片的顶端设置有滚槽(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管体(1)的轴向方向上相邻的两所述翅片之间的距离为0.1-0.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槽(4)的深度小于所述翅片的高度,为0.1-0.3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槽(4)为槽壁与槽底垂直的贯穿对应所述翅片的通槽,所述槽壁随着所述翅片的旋向与所述管体的轴线之间具有设定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是沿所述管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博,杨祯杰,蔡锡民,闫红森,杨超,李佳佳,余秀英,石景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沈氏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