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篦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3116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篦条,包括篦体横梁,所述篦体横梁下部设置有篦体腰部,所述篦体腰部下部两端设置有两组相互对称的支撑腿;所述篦体横梁上表面设置有耐热层,所述耐热层下表面设置有第一T型凸起,所述篦体横梁上表面设置有与第一T型凸起相互配合的第一T型槽;所述篦体横梁前侧设置有第二T型槽,所述篦体横梁后侧设置有与第二T型槽相互配合的第二T型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耐热层可以很好的保护篦条横梁,防止篦条横梁发生断裂;通过设置第二T型槽于与第二T型凸起可以将相邻的篦条连接在一起,防止单个篦条在反转过程中掉落,另一方面在高温条件下也防止单个篦条因受力过重而发生弯曲或断裂。

A new type of g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篦条
本技术属于烧结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篦条。
技术介绍
烧结机台车是烧结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篦条依次排列在台车梁上或隔热套上,工作环境恶劣。混合均匀的物料堆放在台车的篦条上,在烧结过程中,热风从台车梁上的并排布置的篦条间穿过,因此,台车篦条的结构对烧结机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影响。现有的篦条支撑强度不高,在受到高温后还要承载较重的混合矿粉,很容易造成篦条的弯曲或断裂;另一方面现有篦条的两侧通风效果不好,从而影响矿粉的烧结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篦条。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篦条,其特征在于,包括篦体横梁,所述篦体横梁下部设置有篦体腰部,所述篦体腰部下部两端设置有两组相互对称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与篦体横梁、篦体腰部构成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卡置在台车横梁上;所述篦体横梁上表面设置有耐热层,所述耐热层下表面设置有第一T型凸起,所述篦体横梁上表面设置有与第一T型凸起相互配合的第一T型槽;所述篦体横梁下表面的两端设置有柱形凸起,所述柱形凸起底端设置有球形凸起;所述篦体横梁前侧设置有第二T型槽,所述篦体横梁后侧设置有与第二T型槽相互配合的第二T型凸起。作为优选,所述第二T型凸起设置三个,所述第二T型槽底部设置有与第二T型凸起位置相互对应的弹簧。作为优选,所述耐热层的断面为三角形。作为优选,所述篦体腰部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设置三个。作为优选,所述篦体腰部与两组支撑腿形成槽口。作为优选,所述篦体横梁与篦体腰部通过圆弧状端部过度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篦体腰部与支撑腿通过圆弧状端部过度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设置耐热层可以很好的保护篦体横梁,防止篦体横梁发生断裂;通过设置第二T型槽于与第二T型凸起可以将相邻的篦条连接在一起,防止单个篦条在反转过程中掉落,同时减少因弥补添加缺失篦条所需的人力及停机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多个篦条连接在一起也防止单个篦条因受力过重而发生弯曲或断裂,第二T型槽的设置也可以使篦体横梁更好的散热;通过在篦体横梁两端设置柱形凸起,在柱形凸起底端设置球形凸起可以使篦条两端通风效果较好,从而使矿粉的烧结效果更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新型篦条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新型篦条篦体横梁一端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新型篦条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篦体横梁;101、第一T型槽;2、篦体腰部;3、支撑腿;4、耐热层;401、第一T型凸起;5、第二T型凸起;6、第二T型槽;7、弹簧;8、柱形凸起;801、球形凸起;9、通气孔;10、槽口;11、新型篦条;12、台车横梁13、安装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篦条,包括篦体横梁1,篦体横梁1为长方形,篦体横梁1下部设置有篦体腰部2,篦体横梁1的宽度大于篦体腰部2的宽度,篦体腰部2下部两端设置有两组相互对称的支撑腿3,支撑腿3为L型,支撑腿3的拐角处为圆弧状过度连接,支撑腿3与篦体横梁1、篦体腰部2构成安装口,安装口13卡置在台车横梁12上,台车横梁12与安装口13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篦体横梁1上表面设置有耐热层4,耐热层4有一定的支撑强度,可以防止篦体横梁1发生弯曲或断裂,耐热层1下表面设置有第一T型凸起401,篦体横梁1上表面设置有与第一T型凸起401相互配合的第一T型槽101,通过第一T型凸起401与第一T型槽101的配合将耐热层4与篦体横梁1连接在一起可,以通过抽拉对耐热层4进行更换;篦体横梁1下表面的两端设置有柱形凸起8,相邻柱形凸起8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用于通风,柱形凸起8底端设置有球形凸起801,球形凸起801与台车横梁12之间点接触,使篦体横梁1与台车横梁12之间存在一定的通风空隙,同时点接触也减少了台车横梁12上的热量对篦条的传递,减少篦条所受热量;篦体横梁1前侧设置有第二T型槽6,篦体横梁1后侧设置有与第二T型槽6相互配合的第二T型凸起5,相邻的两个篦条之间通过第二T型槽6与第二T型凸起5连接在一起,方便拆卸,同时也使的多个篦条连接在一起,增加了篦条的支撑强度,防止篦条在高温条件下因受矿粉的重力而弯曲或断裂。具体来说,第二T型凸起5设置三个,三个第二T型凸起5分别设置在篦体横梁1的两端和中心,第二T型槽6底部设置有与第二T型凸起5位置相互对应的弹簧7,弹簧7一端固定在第二T型槽6的底部,另一端与相邻篦条上的第二T型凸起5接触,弹簧7的设置使相邻的篦条之间存在一定的缓冲空间,使相邻篦条之间的缝隙不会发生糊堵。耐热层4的断面为三角形,将耐热层4的断面设置有三角形,减少了篦条上部矿粉物料对篦条的接触面积,使物料传递给篦条的热量减少。篦体腰部2上设置有通气孔9,通气孔9设置三个,三个通气孔9均匀设置在篦体腰部2,两端的通气孔9关于中间的通气孔9对称。篦体腰部2与两组支撑腿3形成槽口10。篦体横梁1与篦体腰部2通过圆弧状端部过度连接,篦体腰部2与支撑腿3通过圆弧状端部过度连接,圆弧过渡的方式增加了篦条整体结构的强度。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篦条,其特征在于,包括篦体横梁,所述篦体横梁下部设置有篦体腰部,所述篦体腰部下部两端设置有两组相互对称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与篦体横梁、篦体腰部构成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卡置在台车横梁上;所述篦体横梁上表面设置有耐热层,所述耐热层下表面设置有第一T型凸起,所述篦体横梁上表面设置有与第一T型凸起相互配合的第一T型槽;所述篦体横梁下表面的两端设置有柱形凸起,所述柱形凸起底端设置有球形凸起;所述篦体横梁前侧设置有第二T型槽,所述篦体横梁后侧设置有与第二T型槽相互配合的第二T型凸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篦条,其特征在于,包括篦体横梁,所述篦体横梁下部设置有篦体腰部,所述篦体腰部下部两端设置有两组相互对称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与篦体横梁、篦体腰部构成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卡置在台车横梁上;所述篦体横梁上表面设置有耐热层,所述耐热层下表面设置有第一T型凸起,所述篦体横梁上表面设置有与第一T型凸起相互配合的第一T型槽;所述篦体横梁下表面的两端设置有柱形凸起,所述柱形凸起底端设置有球形凸起;所述篦体横梁前侧设置有第二T型槽,所述篦体横梁后侧设置有与第二T型槽相互配合的第二T型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篦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T型凸起设置三个,所述第二T型槽底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登水苗宗花吕登泉赵立红刘芳高丰仁吕清源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光明铸造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