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寒区隧道冬季施工移动升温装置,包括车体,车体上端设置有温控装置,温控装置上设置有指示灯和温度传感器,车体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和送风装置。送风装置用于将风力传输到加热装置中的石墨烯加热片,其通电后可持续产生大量热量,石墨烯加热片上开设有吹风孔,石墨烯加热片下方设置有排风隔热装置,可将产生的热量均匀快速地扩散到隧道洞内,温度传感器可准确检测隧道工作环境温度并将温度转化成电信号传入智能控制系统,利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自动化升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便于移动,能自动调节隧道洞内温度,克服安装暖风锅炉等传统方式产生的安全性问题,并且提高了加热效率。
A mobile heating device for tunnel construction in cold region in wi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寒区隧道冬季施工移动升温装置
本技术属于隧道工程
,涉及一种寒区隧道冬季施工移动升温装置。
技术介绍
寒区隧道冬期施工会遇到很多问题,严重的将会停止施工导致工期顺延,产生不良影响。在洞内温度低于零度时,建筑材料会普遍出现容易开裂等问题,尤其是刚施工不久的混凝土受到低温的作用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为保证冬季施工质量,施工单位一般采用洞内生火或者安装暖风锅炉等方法来提高洞内温度。这些方法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如在洞内生火等方式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且用洞内生火或者安装暖风锅炉等方法环保性差,会产生有毒气体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常用提高寒区隧道温度的方法安全性低且环保型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寒区隧道冬季施工移动升温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寒区隧道冬季施工移动升温装置,包括车体,车体上端设置有温控装置,温控装置上设置有指示灯和温度传感器,车体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和送风装置;加热装置包括两个加热单元,两个加热单元分别设置于车体内两侧,加热单元包括由内至外依次紧贴设置的导流装置、石墨烯加热片、支撑网板和排风隔热装置,两个加热单元中间形成吹风腔;送风装置用于将空气传输到石墨烯加热片,并通过排风隔热装置传输到隧道中;石墨烯加热片、送风装置的控制端与控制单元相连,温度传感器的控制端与温控器相连;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洞内环境的温度并将温度变化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后传入温控器。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两个加热单元位于车体头部和尾部的端面均设置有隔热保护层,位于车体头部的隔热保护层与吹风腔相连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温控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和温控器,控制单元无线连接到终端,接受终端传输命令,温控器受控制单元控制调节石墨烯加热片。终端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或车载电脑。送风装置包括轴流风机,轴流风机设置在吹风腔靠近车体头部的一侧,轴流风机将空气送入吹风腔进行加热,并通过排风隔热装置排出到隧道中。石墨烯加热片包括薄膜,薄膜上开设有若干吹风孔,薄膜表面涂覆有石墨烯涂层,石墨烯涂层表面涂覆有导电银浆。薄膜的材质为PVC、PTE、PI、PE或聚四氟乙烯。车体上设置有均涂有油漆的钢质外壳和绝缘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加热装置,解决了传统洞内烧锅炉产生大量烟尘和毒气的安全性问题,而且加热装置中的石墨烯加热片热量转化效率高,环保性好,可快速升温;将加热装置设置在车体上,便于移动,可随着隧道施工处的前移而随时跟上;通过温度传感器的实时监测,减轻了技术人员的工作量,更容易控制施工环境;控制模块减少了以往操作人员的繁琐性,便于操控人员监控洞内温度,实现升温自动化。进一步的,本技术中利用手机终端通过无线连接控制系统控制升温装置的开关机,升温以及温度设置。手机终端设定预计温度,将预定温度参数无线传入控制系统,控制单元对温控器发送相应指令。进一步的,本技术中利用温控器直接控制石墨烯加热装置,接受控制系统命令,当温度超过预定温度参数时,温控器断开加热装置以及送风装置,此时指示灯灭;当温度低于预定温度参数时,温控器自动启动加热装置以及送风装置,此时指示灯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寒区隧道冬季施工移动升温装置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石墨烯加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加热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轴流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控制电路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控制系统示意图。其中:1-加热装置;2-温控装置;3-送风装置;4-车体;5-指示灯;6-轴流风机;7-吹风腔;8-导流装置;9-石墨烯加热片;10-支撑网板;11-排风隔热装置;12-隔热保护层;13-吹风孔;14-石墨烯涂层;15-导线;16-电接口;17-控制单元;18-温控器;19-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公开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技术公开的概念。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其中为了清楚表达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细节,并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可能由于制造公差或技术限制而有所偏差,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另外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区域/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寒区隧道冬季施工移动升温装置,包括车体4,车体4上端设置有温控装置2,温控装置2上设置有指示灯5和温度传感器19,温度传感器19用于检测洞内环境的温度并将温度变化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后传入温控器18,车体4内设置有加热装置1和送风装置3,车体4上设置有均涂有油漆的钢质外壳和绝缘把手。加热装置1包括两个加热单元,两个加热单元分别设置于车体4内两侧,加热单元包括由内至外依次紧贴设置的导流装置8、石墨烯加热片9、支撑网板10和排风隔热装置11,两个加热单元中间形成吹风腔7。两个加热单元位于车体4头部和尾部的端面均设置有隔热保护层12,设置于车体4头部的隔热保护层12与吹风腔7相连的位置开设有通孔。石墨烯加热片9包括薄膜,薄膜上开设有若干吹风孔13,薄膜表面涂覆有石墨烯涂层14,石墨烯涂层14表面涂覆有导电银浆,薄膜的材质为PVC、PTE、PI、PE或聚四氟乙烯。温控装置2包括控制单元17和温控器18,控制单元17无线连接到终端,接受终端传输命令,温控器18受控制单元17控制调节石墨烯加热片9,终端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或车载电脑;石墨烯加热片9、轴流风机6的控制端与控制单元17相连,温度传感器19的控制端与温控器18相连。送风装置3包括轴流风机6,轴流风机6设置在吹风腔7靠近车体4头部的一侧,轴流风机6将空气送入吹风腔7进行加热,并通过排风隔热装置11排出到隧道中。具体工作过程:将升温装置移动至隧道洞内施工相应范围,连接电源,温度传感器19实时传输洞内温度数据到手机终端,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手机实时观测洞内温度;操作人员在手机终端设置预定温度参数,启动装置,加热装置1将电能高效转化成热能,送风装置3将热能快速传到隧道中;由于石墨烯材料特质,加热装置1不易出现安全问题,而且转化效率高,环保性好;当洞内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寒区隧道冬季施工移动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4),车体(4)上端设置有温控装置(2),温控装置(2)上设置有指示灯(5)和温度传感器(19),车体(4)内设置有加热装置(1)和送风装置(3);/n加热装置(1)包括两个加热单元,两个加热单元分别设置于车体(4)内两侧,加热单元包括由内至外依次紧贴设置的导流装置(8)、石墨烯加热片(9)、支撑网板(10)和排风隔热装置(11),两个加热单元中间形成吹风腔(7);/n送风装置(3)用于将空气传输到石墨烯加热片(9),并通过排风隔热装置(11)传输到隧道中;/n石墨烯加热片(9)、送风装置(3)的控制端与控制单元(17)相连,温度传感器(19)的控制端与温控器(18)相连;温度传感器(19)用于检测洞内环境的温度并将温度变化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后传入温控器(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寒区隧道冬季施工移动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4),车体(4)上端设置有温控装置(2),温控装置(2)上设置有指示灯(5)和温度传感器(19),车体(4)内设置有加热装置(1)和送风装置(3);
加热装置(1)包括两个加热单元,两个加热单元分别设置于车体(4)内两侧,加热单元包括由内至外依次紧贴设置的导流装置(8)、石墨烯加热片(9)、支撑网板(10)和排风隔热装置(11),两个加热单元中间形成吹风腔(7);
送风装置(3)用于将空气传输到石墨烯加热片(9),并通过排风隔热装置(11)传输到隧道中;
石墨烯加热片(9)、送风装置(3)的控制端与控制单元(17)相连,温度传感器(19)的控制端与温控器(18)相连;温度传感器(19)用于检测洞内环境的温度并将温度变化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后传入温控器(1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寒区隧道冬季施工移动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加热单元位于车体(4)头部和尾部的端面均设置有隔热保护层(12),位于车体(4)头部的隔热保护层(12)与吹风腔(7)相连的位置开设有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寒区隧道冬季施工移动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崇凯,李瑶,苗苗,李承翰,钟宇健,陆钰铨,谢远,杜可,施王帅胤,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