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风门限位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300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风门限位结构,包括导风门、风道外壳,所述的风道外壳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的出风口两侧架设有连接梁,所述的连接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的第一限位部在导风门关闭覆盖出风口时对导风门进行限位。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限位结构,使得导风门关闭时产品更加美观平滑,同时防止用户下压风门导致风门下移产生缝隙。

A threshold structure of air guide and air conditioner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风门限位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风门限位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柜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柜机在家庭中越来越常见。空调柜机一般采用分体式结构,由室内机和室外机组成,中间通过管路和电线连接。现有空调柜机具有出风口,在出风口上设置有导风组件,导风组件包括导风门,另外导风门在关闭时,是由导风门电机将导风门旋转到一定位置停止,但是导风门本身并不与其他结构接触,使得导风门关闭时,导风门仍有可能受外力作用继续转动,使得导风门过度旋转,使出风口闭合不严。授权号为CN205279375U的专利提到一种导风板结构,设置有旋转臂和加强件,旋转臂起到使导风板打开关闭的作用,但是并未提出能够使导风板限位的结构。由此可见,需要专利技术一种限定导风门关闭位置的结构,限制导风门在到达关闭位置后继续转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导风门在关闭位置能够被限位,防止闭合不严的情况出现。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风门限位结构。一种导风门限位结构,包括导风门、风道外壳,所述的风道外壳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的出风口两侧架设有连接梁,所述的连接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的第一限位部在导风门关闭覆盖出风口时对导风门进行限位。第一限位部在导风门关闭覆盖出风口时时能够与导风门抵靠限位,防止导风门闭合不严。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限位部设置有与导风门相抵靠的凸面。导风门开启或者关闭,保证整体结构所处位置与出风口处其他部分不发生干涉,合理利用空间,导风门关闭覆盖出风口时,导风门不会发生过度后仰或者前倾的现象。进一步的,所述的出风口一侧为风道外壳侧壁,出风口另一侧为蜗舌反向延伸侧壁,所述的连接梁连接所述的风道外壳侧壁和蜗舌反向延伸侧壁。连接梁与风道外壳的两个侧壁连接,同时对风道外壳出风口处起到支撑和校正作用,防止出风口处结构变形。所述的连接梁与所述的风道外壳侧壁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的导风门限位结构还包括导风栅格,所述的导风栅格与导风门连接,所述的导风栅格两端与风道外壳可转动连接,所述的导风栅格中部与连接梁可转动连接。导风栅格转动可以带动导风门开闭,导风栅格用于使气流通过,通过导风栅格以及导风门的转动可以实现左右扫风。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梁上设置有与导风栅格转动连接的校正端,所述校正端具有开口槽以供导风栅格的转轴卡入。进一步的,所述的导风栅格包括与风道外壳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和与所述的校正端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第一转轴起主要支撑和导向作用,第二转轴与校正端连接起辅助支撑以及校正作用。优选的,所述的导风栅格的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同轴设置,确保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向同一个方向转动。优选的,所述的校正端设置有一个以上,第二转轴数量与校正端相同,校正端和第二转轴配合对导风板起到校正作用,设置多个校正端,能够更好的保持导风板长度方向的平整度。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导风门限位结构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导风门限位结构,在导风门完全覆盖出风口后,导风门背面抵在所述限位结构上,实现导风门关闭时位置的固定,使得导风门关闭时产品更加美观平滑,同时防止用户下压风门使导风门继续转动导致明显缝隙产生。(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导风门限位结构,能够对导风门进行长度方向的平整度校正,防止导风门的翘曲变形,同时对风道外壳出风口处进行校正,保证导风门顺畅开闭。一种空调柜机,包括以上所述的导风门限位结构,具体有益效果如以上所述。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出风口处组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梁结构示意图;图3为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导风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导风组件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导风门,2-导风板,21-第一转轴,22-导风栅格,221-第一栅格,222-第二栅格,223-第三栅格,23-第二转轴,24-导风门连接板,25-第三转轴,26-纵向栅格,27-横向栅格,3-风道外壳,31-第一连接孔,32-风道外壳侧壁,33-蜗舌反向延伸侧壁,34-第二连接孔,4-连接梁,41-校正端,411-开口槽,42-第一连接端,43-第二连接端,44-第一限位部,45-第二限位部,46-第一连接臂,47-第二连接臂,5-出风口,7-导风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出风口处组件结构,包括导风组件7,风道外壳3,连接梁4,所述的风道外壳3上设置有出风口5,所述的导风组件7可转动的安装于风道外壳3上,用于打开或关闭出风口5,并且引导流出出风口的气流,所述的连接梁4横跨架设在风道外壳3上出风口5的两侧,与风道外壳侧壁32、蜗舌反向延伸侧壁33连接,同时导风组件7与连接梁4可转动连接,连接梁4可确保导风组件7的平整性,防止导风组件7在开启和关闭过程中弯曲变形。进一步的,导风组件7包括导风门1,导风栅格22,导风栅格22与导风门1连接。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为连接梁4的结构,所述的连接梁4包括第一连接臂46、第二连接臂47,第一连接臂46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42,第一连接端42用于连接风道外壳侧壁32,第一连接端42处设置有第一限位部44,第一限位部44从第一连接臂46侧面向外指状凸起,导风门1全部覆盖出风口5后,凸起表面与导风组件7抵接,限制导风组件7进一步转动,第二连接臂47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端43,第二连接端43用于连接蜗舌反向延伸侧壁33,第二连接端43处设置有第二限位部45,第二限位部45为第二连接臂47侧面形成的棱角,棱角设置在蜗舌反向延伸侧壁33外缘一侧,导风栅格22全部转动到出风口5后,棱角顶角的棱线与导风组件7抵接,限制导风组件7进一步转动,第一连接臂46与第二连接臂47相交成夹角,第一连接臂46或第二连接臂47上设置有校正端41,校正端41悬空,优选的第一连接臂46与第二连接臂47交汇处设置有校正端41,所述的校正端41为圆柱型孔槽形式,上面设置开口槽411,槽部为圆柱形,开口处为扩口形,开口槽411能够与导风栅格22弹性连接,在导风门1和导风栅格22转动时起到支撑和校正作用,提高导风门1和导风栅格22的强度和直线度。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连接臂46和第二连接臂47夹角大于0°,且小于等于180°,由于导风组件7安装在校正端41后转动开启有角度行程限制,第一连接臂和46第二连接臂47的夹角根据导风组件7开启角度设置,确保导风组件7能转动到最大角度。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3所示,为导风门1和导风板2连接结构,所述的导风门1为长圆形平板结构,所述的导风板2包括导风栅格22、导风门连接板24,所述的导风门连接板24为长圆形平板结构,与所述的导风门1形状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的导风栅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风门限位结构,包括导风门(1)、风道外壳(3),所述的风道外壳(3)上设置有出风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风口(5)的两侧架设有连接梁(4),所述的连接梁(4)上设置第一限位部(44),所述的第一限位部(44)在导风门(1)关闭覆盖出风口(5)时对导风门(1)进行限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风门限位结构,包括导风门(1)、风道外壳(3),所述的风道外壳(3)上设置有出风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风口(5)的两侧架设有连接梁(4),所述的连接梁(4)上设置第一限位部(44),所述的第一限位部(44)在导风门(1)关闭覆盖出风口(5)时对导风门(1)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门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限位部(44)设置有与导风门(1)相抵靠的凸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门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风口(5)一侧为风道外壳侧壁(32),所述的出风口(5)另一侧为蜗舌反向延伸侧壁(33),所述的连接梁(4)连接所述的风道外壳侧壁(32)和蜗舌反向延伸侧壁(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门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4)与所述的风道外壳侧壁(32)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限位部(4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门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风栅格(22),所述的导风栅格(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卓方志恒李文豪李颂勤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