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液体收集再分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3000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液体收集再分布器,包括管式分布器和液体收集再分布器,管式分布器包括进液仓、液位管、液体分配管和多个布液管;液位管安装于液体分配管中央,液体分配管的两侧均匀排布有多个布液管;液体收集再分布器包括液体分布槽和多个液体收集槽,多个液体收集槽垂直于液体分布槽设置,且液体收集槽与液体分布槽相连通;相邻两液体收集槽之间设有间隙,液体收集槽的两侧壁上方分别设有短斜板和长斜板,相邻两液体收集槽之间的长斜板和短斜板的水平投影相互重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传统再分布器易堵塞以及收集的溶液不能均匀分布,造成溶液偏流,影响硫化氢吸收的问题。

A combined liquid collecting and redistribu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液体收集再分布器
本技术涉及脱硫装置
,特别是一种组合式液体收集再分布器。
技术介绍
脱硫,作为净化工序的第一步,在生产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在湿式氧化法脱硫中,对于吸收塔的选择大多仍是采用传统的填料塔。填料塔是以塔内的填料作为气液两相间接触构件的传质设备,液体在初始分布后,经填料层向下流动时,有逐渐向塔壁集中的趋势,使得塔壁附近的液流量逐渐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壁流,壁流效应造成气液两相在填料层中分布不均,从而使传质效率下降。因此,当填料层较高时,需要进行分段,中间设置再分布装置。上层填料流下的液体经液体再分布器,重新分布后喷淋到下层填料上。这是克服液体的不良分布现象,保证全塔效率,解决填料塔放大效应的唯一途径。传统的液体再分布器为碳钢材质,降液孔设计偏小,易堵塞,影响溶液的分布,易造成溶液偏流,影响脱硫塔的脱硫效率,同时易造成硫膏堆积,增大脱硫塔阻力,同时由于硫膏长期堆积,对溶液再分布器腐蚀也较严重,影响再分布器的正常使用,使塔内溶液不能充分混合,均匀分布,造成溶液偏流,影响硫化氢的吸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合式液体收集再分布器,解决传统再分布器易堵塞以及收集的溶液不能均匀分布,造成溶液偏流,影响硫化氢吸收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组合式液体收集再分布器,包括管式分布器和液体收集再分布器,液体收集再分布器通过送液管与管式分布器相连,所述管式分布器包括进液仓、液位管、液体分配管和多个布液管;液位管安装于液体分配管中央,液位管上方设有进液仓,进液仓通过送液管与液体收集再分布器相连;液体分配管的两侧均匀排布有多个布液管;所述多个布液管与所述液体分配管垂直设置,并且所述多个布液管与所述液体分配管相连通;所述液体收集再分布器包括液体分布槽和多个液体收集槽,所述多个液体收集槽垂直于所述液体分布槽设置,且所述液体收集槽与所述液体分布槽相连通;相邻两液体收集槽之间设有间隙,液体收集槽的两侧壁上方分别设有短斜板和长斜板,相邻两液体收集槽之间的长斜板和短斜板的水平投影相互重叠;液体分布槽底部设有送液管,送液管通过法兰盘与进液仓相连。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由管式分布器和液体收集再分布器组合构成,传统的再分布器收集的液流无法均匀分布,以致于塔内出现溶液偏流,本申请将收集后的液流通过液体分布槽送向管式分布器的送液仓,由管式分布器对液流进行均匀分布。本技术的液体收集再分布器主要采用液体收集槽的一长一短两斜板对液流进行收集,液流由于重力作用会依附在长斜板上,并顺着长斜板向下汇聚。长斜板的下方则为液体收集槽,液体收集槽中的液流汇聚在液体分布槽内,以保证液体从液体分布槽送出,并分布。整个液体分布槽和液体收集槽均为大开口设计,不会出现堵塞或液体旋流的现象。进一步的,布液管下侧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喷淋孔。进一步的,液体收集槽的底部为圆弧形槽体。进一步的,相邻两液体收集槽之间还设置有多个支撑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管式分布器和液体收集再分布器的组合形式,能实现液流收集以及再分布,通过长斜板和短斜板收集液流,再通过管式分布器对液流进行分布,避免传统收集的溶液不能均匀分布,造成溶液偏流,影响硫化氢吸收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的横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管式分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液体收集再分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液体收集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管式分布器,101-液体分配管,102-布液管,103-进液仓,104-液位管,20-液体收集再分布器,201-液体分布槽,202-液体收集槽,203-长斜板,204-短斜板,205-支撑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实施例:一种组合式液体收集再分布器,请参阅附图1所示,其由管式分布器10和液体收集再分布器20组合构成,传统的再分布器收集的液流无法均匀分布,以致于塔内出现溶液偏流,本申请将收集后的液流通过液体分布槽201送向管式分布器10的送液仓,由管式分布器10对液流进行均匀分布。本技术的液体收集再分布器20主要采用液体收集槽202的一长一短两斜板对液流进行收集,液流由于重力作用会依附在长斜板203上,并顺着长斜板203向下汇聚。长斜板203的下方则为液体收集槽202,液体收集槽202中的液流汇聚在液体分布槽201内,以保证液体从液体分布槽201送出,并分布。整个液体分布槽201和液体收集槽202均为大开口设计,不会出现堵塞或液体旋流的现象。一种组合式液体收集再分布器,请参阅附图1-附图4所示,包括管式分布器10和液体收集再分布器20,液体收集再分布器20通过送液管与管式分布器10相连,所述管式分布器10包括进液仓103、液位管104、液体分配管101和多个布液管102;液位管104安装于液体分配管101中央,液位管104上方设有进液仓103,进液仓103通过送液管104与液体收集再分布器20相连;液体分配管101的两侧均匀排布有多个布液管102;所述多个布液管102与所述液体分配管101垂直设置,并且所述多个布液管102与所述液体分配管101相连通;所述液体收集再分布器20包括液体分布槽201和多个液体收集槽202,所述多个液体收集槽202垂直于所述液体分布槽201设置,且所述液体收集槽202与所述液体分布槽201相连通;相邻两液体收集槽202之间设有间隙,液体收集槽202的两侧壁上方分别设有短斜板204和长斜板203,相邻两液体收集槽202之间的长斜板203和短斜板204的水平投影相互重叠;液体分布槽201底部设有送液管,送液管通过法兰盘与进液仓103相连,布液管102下侧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喷淋孔,液体收集槽202的底部为圆弧形槽体,相邻两液体收集槽202之间还设置有多个支撑件205。本技术采用管式分布器10和液体收集再分布器20的组合形式,能实现液流收集以及再分布,通过长斜板203和短斜板204收集液流,再通过管式分布器10对液流进行分布,避免传统收集的溶液不能均匀分布,造成溶液偏流,影响硫化氢吸收的问题。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液体收集再分布器,包括管式分布器和液体收集再分布器,液体收集再分布器通过送液管与管式分布器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分布器包括进液仓、液位管、液体分配管和多个布液管;液位管安装于液体分配管中央,液位管上方设有进液仓,进液仓通过送液管与液体收集再分布器相连;液体分配管的两侧均匀排布有多个布液管;所述多个布液管与所述液体分配管垂直设置,并且所述多个布液管与所述液体分配管相连通;/n所述液体收集再分布器包括液体分布槽和多个液体收集槽,所述多个液体收集槽垂直于所述液体分布槽设置,且所述液体收集槽与所述液体分布槽相连通;相邻两液体收集槽之间设有间隙,液体收集槽的两侧壁上方分别设有短斜板和长斜板,相邻两液体收集槽之间的长斜板和短斜板的水平投影相互重叠;液体分布槽底部设有送液管,送液管通过法兰盘与进液仓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液体收集再分布器,包括管式分布器和液体收集再分布器,液体收集再分布器通过送液管与管式分布器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分布器包括进液仓、液位管、液体分配管和多个布液管;液位管安装于液体分配管中央,液位管上方设有进液仓,进液仓通过送液管与液体收集再分布器相连;液体分配管的两侧均匀排布有多个布液管;所述多个布液管与所述液体分配管垂直设置,并且所述多个布液管与所述液体分配管相连通;
所述液体收集再分布器包括液体分布槽和多个液体收集槽,所述多个液体收集槽垂直于所述液体分布槽设置,且所述液体收集槽与所述液体分布槽相连通;相邻两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仁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东化工医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