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式座椅扶手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264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简易式座椅扶手升降装置,包括有:一扶手座,该扶手座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该第二端固设在一座椅侧边,而该第一端一侧周缘设有一调整槽,该调整槽内缘侧边纵向设有一调整齿区;一弹性卡固件,该弹性卡固件是设置在该调整槽内,该弹性卡固件具有一卡制面,该卡制面弹性顶持卡扣于该调整齿区;一滑动板,该滑动板上端设有一支撑部,该支撑部下方设有一套管,该套管由该扶手座第一端套入;一拨钮,该拨钮是穿设于该滑动板,而与该弹性卡固件结合;其中,藉由拨钮的操作,而能带动弹性卡固件于调整槽内产生弹性压缩,并使卡制面与调整齿区分离,而能纵向滑设在调整槽,以实现滑动板的升降调整。(*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扶手,特别是指一种简易式座椅扶手升降装置。椅子的结构发展由原始的木制座椅,发展至现今的自动气压式升降调整座椅,给予人们许多便利及舒适。而在椅子扶手的设计上亦跟着具有调整高低的功能,但市售的扶手结构一般皆是相当的复杂,在制造上、组装上均不利于成本,中国台湾公告编号454480号“座椅扶手升降机构”专利公报,其揭示出一种有关于座椅扶手升降机构,其中,包含一T形柱、一卡制圆柱、一调整体、一弹片、一ㄇ形块及一回复弹簧,其藉由螺丝销固而构成,其中T形柱下端柱中央挖设有一ㄩ形槽,并且于其中央由上而下依序钻设或挖设有螺纹孔、十字透孔及螺纹孔,其中螺丝孔可供螺丝植入调整体的透孔,且十字透孔的纵孔是供调整体的凹体置入,而横孔可供ㄇ形块夹置于凹体上并置入,又调整体的中央其钻设有螺纹孔,其可供螺丝穿入弹片的透孔并植入其内,并且T形柱植入卡制圆柱内,而螺丝穿入回复弹簧的下钩,藉由植入T形柱下端的螺纹孔,而回复弹簧的上钩则钩固于调整体底部的凸块,并卡制圆柱的背部上端各钻设有插销槽及弹簧槽,其可供插销植入插销槽,而弹簧及钢珠则埋入弹簧槽内,再将结合完毕的机构,植入保护套筒内,其中,保护套筒的背部顶端分别挖设有抵制圆弧槽及转向槽,而抵制圆弧槽可将插销限制活动于其内,避免扶手过度转向,而转向凹槽可将钢珠卡固于其内,达到一扶手转向的功效,该习知的座椅扶手升降机构,虽具有调整扶手升降的功效,但其使用许多的螺丝来作为各构件的锁固元件,如调整体与T形柱的结合,弹片与调整体的结合以及回复弹簧与调整体的结合,均是利用了螺丝,如此整体结构对于机构的组装较为浪费时间,同时亦直接地增加了成本以及结构的复杂性,而不利于产业上的利用。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简易式座椅扶手升降装置,其结构上无需使用任何螺丝构件来作为锁固元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升降调整操作简便、顺畅的优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简易式座椅扶手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扶手座,该扶手座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该第二端固设在座椅侧边,而该第一端一侧周缘设有一调整槽,该调整槽内缘侧边纵向设有一调整齿区;一弹性卡固件,该弹性卡固件是设置在该调整槽内,该弹性卡固件具有一卡制面,该卡制面弹性顶持卡扣于该调整齿区;一滑动板,该滑动板上端设有一支撑部,该支撑部下方设有一套管,该套管套设于该扶手座上;一拨钮,该拨钮穿过该滑动板且与该弹性卡固件结合。藉由拨钮的操作,而能带动弹性卡固件于调整槽内产生弹性压缩,并使卡制面与调整齿区分离,而能纵向滑设在调整槽,以实现滑动板的升降调整。所述的简易式座椅扶手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整齿区可间隔设置多数个凸部及凹部,而该弹性卡固件的卡制面也间隔设置相应的多数个凸部、凹部。所述的简易式座椅扶手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扶手座第二端周缘一侧横向延设出一结合板,该结合板结合于该座椅侧边底端位置。所述的简易式座椅扶手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整槽另一侧纵向设有一滑道,而该弹性卡固件异于该卡制面另一侧设有两弹性耳,该两弹性耳容纳在该滑道内。所述的简易式座椅扶手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拨钮一侧面可设有一拨动部,另一侧设有一结合部,该结合部凸设有两锥形凸柱,而该弹性卡固件设有两阶级孔,该拨钮的锥形凸柱穿过该滑动板而卡扣于该弹性卡固件的阶级孔。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技术的简易式座椅扶手升降装置,其在调整扶手升降时,可直接横向地拨动拨钮,使拨钮带动弹性卡固件于调整槽内产生弹性压缩,并使其卡制面与调整齿区分离,而能纵向滑设在调整槽,藉此达到滑动板的升降调整。2、本技术的简易式座椅扶手升降装置,其结构相当精简,完全无需任何的螺丝构件,而是利用各构件相互卡制关系来达到卡固限位功效,故本技术有效节省构件的使用以及组装的成本,有利于从制造到装配的整个过程,相当具经济效益及产业利用性,其不论在成本上或结构上皆有其进步性,而可解决习式结构的麻烦及不便。有关本技术功效、特征及目的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于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3为本技术未调整扶手的状态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调整扶手的状态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调整扶手后的状态剖视图。本技术主要是提供一种简易式座椅扶手升降装置,请先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一扶手座10,其概呈一L字形状,是具第一端11及第二端12,第二端12周缘一侧横向延设出一结合板121,该结合板121是可结合于座椅侧边底端位置,而靠近第一端11且与结合板121相异侧边纵向嵌设有一矩形的调整槽13,该调整槽13一侧纵向设有一调整齿区14,该调整齿区14是由数个凸部141、凹部142连续间隔设置而成,而在调整槽13另一侧纵向设有一滑道15与其连通;一弹性卡固件20,是滑设在该调整槽13内,并一侧具有一卡制面21,该卡制面21是由数个凸部211、凹部212间隔设置而成,而能与该调整齿区14形成卡制结合,该弹性卡固件20另一侧则具两对应分设的弹性耳22,该两弹性耳22分别为一端连接于本体,另一端呈自由状态,而具有一弹性枢摆,并可容纳在滑道15内,以及贯穿体身的两阶级孔23;一滑动板30,其呈一T形状,是于上端设有一支撑部31供手部置放,该支撑部31下方设有一套管32,该套管32具有一空间33,该空间33能由扶手座10第一端11套入,该套管32侧缘设有两平行的滑口34与空间33连通;一拨钮40,是一侧面具有一拨动部41,另一侧设有一结合部42,该结合部42凸设有两锥形凸柱421,该拨钮40的两锥形凸柱421穿设滑口34而卡扣于弹性卡固件20阶级孔23;而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部份剖视图,显示弹性卡固件20的弹性耳22顶持在滑道15,而将弹性卡固件20往调整齿区14顶持,而使弹性卡固件20的凸部211与凹部212分别啮合于调整齿区14的凹部142与凸部141而形成卡制,并藉拨钮40穿设在滑动板30与弹性卡固件20之间,而使滑动板30无法相对扶手座10作一升降调整;而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调整滑动板30的动作图示,显示使用者可拨动拨钮40朝弹性卡固件20的弹性耳22方向,而使该弹性卡固件20的弹性耳22受到迫压而于滑道15内纵向微微变形,而能使弹性卡固件20的凸部211与凹部212脱离调整齿区14的凹部142与凸部141,而不再形成卡制,而藉此能同时上拉滑动板30,而使弹性卡固件40随其于调整槽13作纵向滑移,而能作一调整动作;而如图5所示,为本技术滑动板30被调整至一较高位置状态,显示当使用者在持续地拨动拨钮40使弹性卡固件20的凸部211与凹部212脱离调整齿区14的凹部142与凸部141时,可上拉滑动板30于一适当高度,而再释放拨钮40于原来位置,而使弹性卡固件20的卡制面21再度地啮合于调整齿区14,而完成调整动作,反之,则可调整于较低位置,本技术可达到无需使用任何螺丝构件来作为锁固元件,使整体结构更简易,在组装及制造上可更为快速。权利要求1.一种简易式座椅扶手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扶手座,该扶手座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该第二端固设在座椅侧边,而该第一端一侧周缘设有一调整槽,该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简易式座椅扶手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扶手座,该扶手座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该第二端固设在座椅侧边,而该第一端一侧周缘设有一调整槽,该调整槽内缘侧边纵向设有一调整齿区;一弹性卡固件,该弹性卡固件是设置在该调整槽内,该弹性卡 固件具有一卡制面,该卡制面弹性顶持卡扣于该调整齿区;一滑动板,该滑动板上端设有一支撑部,该支撑部下方设有一套管,该套管套设于该扶手座上;一拨钮,该拨钮穿过该滑动板且与该弹性卡固件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勒多依朋南司泰利
申请(专利权)人:艾瓦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