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崧存专利>正文

改良的休闲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91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良的休闲椅,包括椅本体、椅背及跨椅,椅本体的连接管前后形成前、后突耳;椅背设有第一横杆与上、下轴块,第一横杆与下管间设有一相连结的纵杆;跨椅设有第二横杆与上、下枢轴块,再设有两连杆,其两端分别连结至椅背下管的下轴块及跨椅第二横杆的下枢轴块;一控制杆,使控制杆另端连结的片体会触压到气压棒的开关杆体,而使椅背缓慢的倾斜,可随使用者需要而调整倾斜角度,实用性强,具有产业利用价值。(*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椅子,尤其涉及一种改良的休闲椅。一般习用的休闲椅结构相当单调,其大部分都设有倾斜调整器,该倾斜调整器是利用普通的捆包机的棘齿卡合棘齿结构以达到倾斜调整的目的,但其存在如下缺点1.在其做倾斜调整时,必须将椅背压至最倾斜,如此才能使棘齿脱离卡合的棘齿块,而恢复至原来未倾斜的位置。所以此种结构会造成使用者在仍未调整至适当倾斜角度时,一直须要反复地做将椅背压至最倾斜处再回扳的重复动作,非常麻烦。上述反复将椅背压至倾斜的动作,易使习用的倾斜调整器损坏,而造成整个休闲椅的损坏。2.再者,习用的结构,由于是经由棘齿卡合棘齿块达到倾斜定位的功效,因此其倾斜角度有着固定的角度,也就是业者常说的五段角度变化,不能完全适用于不同身材的使用者,实用性差。3.习用的结构仅针对椅背的倾斜做结构改变,而无法同时带动其他各部件动作,这样,使用者在倾斜躺卧时,仍必须爬起来寻找小椅子来跨脚,相当不方便。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休闲椅,能够达到使用者在休闲椅上躺卧时,可以随使用者需要而调整倾斜角度的功效。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休闲椅,使其具有使用更加方便,而不必用力将椅背下压而使其回复至原状再调整的优点。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改良的休闲椅,其主要包括椅本体、椅背及跨椅,椅本体设有椅脚而可以稳固地立于地面上,椅本体内设有连接管而使椅本体成为一体,椅背及跨椅亦皆为连结的管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椅本体的连接管前后形成前、后突耳;椅背设有第一横杆,该第一横杆及椅背底侧下管同时设有上、下轴块,并使第一横杆的上轴块能够与椅本体之后突耳枢结一体,且第一横杆与下管间设有一相连结的纵杆;跨椅设有第二横杆,使该第二横杆与跨椅顶侧上管同时设有上、下枢轴块,且使上枢轴块相对于椅本体的前突耳处而设,使其跨椅与椅本体枢结为一体;设有两连杆,其两端分别连结至椅背下管的下轴块及跨椅第二横杆的下枢轴块;再设有一控制杆,该控制杆穿设入一套块,该套块固定至椅本体上,且在椅本体底部固定设有一气压棒,该气压棒的伸缩杆端部固定至椅背的纵杆上,且气压棒的另端凸设有开关杆体,控制杆的另端连接有一片体,并使该片体略碰触开关杆体,且片体与开关杆体间套设一弹簧。借由上述的结构,使用者在使用时,仅需压下控制杆而会使控制杆另端连结的片体会触压到气压棒的开关杆体,并因使用者的躺卧而使伸缩杆及椅背呈缓慢的倾斜。本技术可随使用者需要而调整倾斜角度,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具有产业利用价值。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组合外观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控制杆未受按压时的状态图。图3A是本技术控制杆受按压动作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调整动作示意图。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主要包括一椅本体(10)、椅背(20)及跨椅(30),其中该椅本体(10)的四端点设有椅脚(11)而可以稳固地立于地面上,且椅本体(10)内设有连接下管(12)而使椅本体(10)成为一体的结构,且连接下管(12)的前后设有前、后突耳(131、132)。椅背(20)为一连结的管体,其间设有第一横杆(21),该第一横杆(21)及椅背(20)底侧的连结下管(22)同时设有上、下轴块(231、232),并使第一横杆(21)的上轴块(231)与椅本体(10)的后突耳(132)枢结一体,且第一横杆(21)与下管(22)间设有一相连结的纵杆(24)。跨椅(30)亦为一连结的管体,其间亦设有第二横杆(31),且使该第二横杆(31)与跨椅(30)顶侧连结的上管(32),同时设有上、下枢轴块(331、332),且使得上枢轴块(331)是相对于椅本体(10)的前突耳(131)处而设,如此而使跨椅(30)可以与椅本体(10)枢结为一体。另外,设有两连杆(40、41),该两连杆(40、41)的两端分别连结至椅背(20)下管(22)的下轴块(232)及跨椅(30)第二横杆(31)的下枢轴块(332)。再设有一控制杆(50),该控制杆(50)穿设入一套块(51),该套块(51)固定至椅本体(10)上,且在椅本体(10)底部固定设有一气压棒(60),该气压棒(60)的伸缩杆(61)端部固定至椅背(20)的纵杆(24)上,且气压棒(60)的另端凸设有开关杆体(62),如此可以经由触压开关杆体(62)而控制伸缩杆(61)的缩回。控制杆(50)的另端连接有一片体(52),并使该片体(52)能够略碰触开关杆体(62),且片体(52)与开关杆体(62)间套设一弹簧(63),如此,而构成本技术。其组合外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使用者在使用本技术时,若不希望躺卧时,会因为此时伸缩杆(61)缩回而使椅背(20)呈垂直挺立状,此时控制杆(50)处于未受按压的状态,如图3所示。当使用者欲躺卧时,其仅需压下控制杆(50),因此会因为套块(51)是固定于椅本体(10)上,根据杠杆原理,控制杆(50)另端连结的片体(52)产生旋转并触压到气压棒(60)的开关杆体(62),参阅图3A所示,此时会由于椅背(20)因承受使用者的背部重力及气压棒(60)伸缩杆(61)的缩回力,而使椅背(20)呈缓慢的倾斜,此时使用者可以依据个人的需要,当椅背(20)倾斜至适当倾斜角度时,放开控制杆(50),此时由于弹簧(63)的回复弹性力作用,使得片体(52)不再触压至开关杆体(62),因此其伸缩杆(61)不会动作,而使椅背(20)保持倾斜定位。同样地要再使椅背(20)更倾斜点的话,亦只须躺在椅背(20)并压下控制杆(50)即可。需要强调的是,当椅背(20)因压下控制杆(50)而倾斜时,其会因为两连杆(40、41)的两端分别连结至椅背(20)下管(22)的下轴块(232)及跨椅(30)第二横杆(31)的下枢轴块(332)间,且由于跨椅(30)是枢设至椅本体(10)的关系而使跨椅(30)随椅背(20)的倾斜而升起,如图4所示,如此可使使用者同时达到跨脚的功效,实用性强。当使用者不欲倾斜时,仅须慢慢地将背部自椅背(20)脱离,并压下控制杆(50),如此会经由连动结构而使伸缩杆(61)慢慢缩回,而不会伤到他人,根据相同的连动原理使跨椅(30)回复至原位,相当方便。由以上所述,本技术在使用时完全克服习用的休闲椅结构所存在的缺点,而且可使休闲椅的结构更加稳固、方便,不但实用性强,并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故具有新颖性、创造性。本技术在使用时,其可以达到无段倾斜变化,调整非常方便,结构相当简单,且制造成本低,和产品所能达到的功效比较的话,实是物超所值。权利要求一种改良的休闲椅,其主要包括椅本体、椅背及跨椅,椅本体设有椅脚而立于地面上,椅本体内设有连接管而使椅本体成为一体,椅背及跨椅亦皆为连结的管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椅本体的连接管前后形成前、后突耳;椅背设有第一横杆,该第一横杆及椅背底侧下管同时设有上、下轴块,并使第一横杆的上轴块能够与椅本体之后突耳枢结一体,且第一横杆与下管间设有一相连结的纵杆;跨椅设有第二横杆,使该第二横杆与跨椅顶侧上管同时设有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的休闲椅,其主要包括椅本体、椅背及跨椅,椅本体设有椅脚而立于地面上,椅本体内设有连接管而使椅本体成为一体,椅背及跨椅亦皆为连结的管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椅本体的连接管前后形成前、后突耳;椅背设有第一横杆,该第一横杆及椅背底侧 下管同时设有上、下轴块,并使第一横杆的上轴块能够与椅本体之后突耳枢结一体,且第一横杆与下管间设有一相连结的纵杆;跨椅设有第二横杆,使该第二横杆与跨椅顶侧上管同时设有上、下枢轴块,且使上枢轴块相对于椅本体的前突耳处而设,使其跨椅与椅本体枢 结为一体;设有两连杆,其两端分别连结至椅背下管的下轴块及跨椅第二横杆的下枢轴块;再设有一控制杆,该控制杆穿设入一套块,该套块固定至椅本体上,且在椅本体底部固定设有一气压棒,该气压棒的伸缩杆端部固定至椅背的纵杆上,且气压棒的另端凸设有开关 杆体,控制杆的另端连接有一片体,并使该片体略碰触开关杆体,且片体与开关杆体间套设一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崧存
申请(专利权)人:蔡崧存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