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泄水式阀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628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泄水式阀门,包括阀体,阀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主管道通断的开关装置,以及用于排空剩余水的排空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水流的控制,并且能够利用水的压力进行自动转动,继而实现杂质的自动清洁。

An automatic drain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泄水式阀门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泄水式阀门,属于自泄阀门

技术介绍
阀门(valve)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阀门根据材质还分为铸铁阀门,铸钢阀门,不锈钢阀门(201、304、316等),铬钼钢阀门,铬钼钒钢阀门,双相钢阀门,塑料阀门,非标订制阀门等。但是现有的阀门并不能将管道内剩余的水排出,在冬天容易导致水结冰,影响管道的继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排出管道内水的自动泄水式阀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泄水式阀门,包括阀体,阀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主管道通断的开关装置,以及用于排空剩余水的排空装置。以下是本技术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排空装置包括中空的阀套,阀套内设置有往复移动的阀芯,阀套的一端由阀座进行封堵,阀芯上设置有带动阀芯转动的驱动单元。进一步优化: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在阀芯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凹槽。进一步优化:所述凹槽至少设置为两个。进一步优化:所述凹槽横截面的一条边高于另一条边。进一步优化:所述阀芯上连接有环形的凸台。进一步优化:所述凹槽的一端延伸至凸台上一定距离。进一步优化:所述凸台上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上连接有横截面为圆形的封堵。进一步优化:所述封堵的外圆面为第一锥面,阀座上靠近封堵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一锥面配合使用的第二锥面。进一步优化:所述凸台与阀座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套装在连接柱和封堵外。使用时,通过把手带动内轴杆转动,继而带动密封堵头上下移动,继而使水流出,具有一定压力的水流向阀芯,由于水具有一定的压力,所以水进入凹槽内,由于压力大,通过凹槽流过的水量太小,所以推动阀芯向阀座移动,同时阀芯转动,当第一锥面与第二锥面接触时,转动的第一锥面与第二锥面摩擦,继而将两锥面上的杂质清洁掉;当关闭水流时,阀芯在弹簧的推动下远离阀座,继而外管内的水从阀座流出,继而将杂质带出。本使用新型通过设置凹槽,实现了水的流通,通过将凹槽的两边为不同高度,继而改变了所受压力的大小,继而产生压力差带动阀芯转动,通过设置弹簧,实现了阀芯的复位,通过设置两锥面,不仅实现了该部件内部的封堵,而且实现了对杂质的挤压和清洁,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实施推广。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排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阀套;2-阀芯;3-凹槽;4-凸台;5-弹簧;6-连接柱;7-第一锥面;8-阀座;9-第二锥面;10-凸起;12-封堵;13-把手;14-内轴杆;15-压母;16-密封圈;17-弯头;18-外管;19-排空装置;20-阀体;21-密封堵头;22-密封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自动泄水式阀门,包括阀体20,阀体20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主管道通断的开关装置,以及用于排空剩余水的排空装置19。所述阀体20包括竖向设置的外管18,外管18上密封连接有L形结构的弯头17,这样设计便于水的流动。所述开关装置包括在外管18内设置的内轴杆14,内轴杆14上靠近下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密封堵头21。所述外管18内设置有与密封堵头21配合使用的密封套22,通过密封套22与密封堵头21之间间隙大小的调整,实现对水流大小的控制。所述内轴杆14的上端延伸至弯头17外一定距离并连接有把手13,把手13转动带动内轴杆14转动。所述内轴杆14上靠近弯头17的位置套装有压母15,内轴杆14上开设有与压母15配合使用的外螺纹。所述内轴杆14上靠近压母15的位置安装有密封圈16,这样设计用于密封,防止水的外泄。所述排空装置19安装在外管18的一侧,该排空装置包括中空的阀套1,阀套1内设置有往复移动的阀芯2,阀套1的一端由阀座8进行封堵,阀芯2上设置有带动阀芯2转动的驱动单元。所述阀套1为一体连接的两段式结构,两段的纵截面分别为环形,且一段的外径要大于另一段的外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在阀芯2的外圆周上环形阵列的多个凹槽3,且该凹槽3可以设置为两个或者多个。所述凹槽3的一条边沿阀芯2端面圆的径向设置,这样设计凹槽3横截面的一条边高于另一条边,这样设计使得两边承受的水压力不同,沿一定方向形成压力差,继而实现了阀芯2的转动。所述阀芯2的一端一体连接有环形的凸台4,该凸台4的外径小于阀套1上大径段的内径,大于阀套1上小径段的内径,这样设计便于水的排出。所述凹槽3的一端延伸至凸台4上一定距离,这样设计便于水的流通,继而实现排水。所述凸台4上远离阀芯2的一端面一体连接有连接柱6,连接柱6上远离凸台4的一端一体连接有横截面为圆形的封堵12。所述封堵12的外圆面为第一锥面7,阀座8上靠近封堵12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一锥面7配合使用的第二锥面9,这样设计便于防止水的流通。所述阀座8上开设有便于水流动的孔,阀座8的一端位于阀套1内一定距离。所述阀座8上开设有外螺纹,阀套1内开设有与该外螺纹配合使用的内螺纹,这样设计便于阀座8与阀套1的连接。所述凸台4与阀座8之间设置有弹簧5,弹簧5套装在连接柱6和封堵12外,用于阀芯2的复位。所述阀座8上靠近阀套1的一端一体连接有环形的凸起10,该凸起10的两侧分别对称开设有扁平台,这样设计便于阀座8的转动。所述阀套1的一端外圆周上开设有外螺纹,这样设计便于将本装置安装在相应的部件上,用于放排部件内的水。使用时,通过把手13带动内轴杆14转动,继而带动密封堵头21上下移动,继而使水流出,具有一定压力的水流向阀芯2,由于水具有一定的压力,所以水进入凹槽3内,由于压力大,通过凹槽3流过的水量太小,所以推动阀芯2向阀座8移动,同时阀芯2转动,当第一锥面7与第二锥面9接触时,转动的第一锥面7与第二锥面9摩擦,继而将两锥面上的杂质清洁掉;当关闭水流时,阀芯2在弹簧5的推动下远离阀座8,继而外管18内的水从阀座8流出,继而将杂质带出。本使用新型通过设置凹槽,实现了水的流通,通过将凹槽的两边为不同高度,继而改变了所受压力的大小,继而产生压力差带动阀芯转动,通过设置弹簧,实现了阀芯的复位,通过设置两锥面,不仅实现了该部件内部的封堵,而且实现了对杂质的挤压和清洁,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实施推广。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泄水式阀门,包括阀体(20),其特征在于:阀体(20)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主管道通断的开关装置,以及用于排空剩余水的排空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泄水式阀门,包括阀体(20),其特征在于:阀体(20)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主管道通断的开关装置,以及用于排空剩余水的排空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泄水式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空装置包括中空的阀套(1),阀套(1)内设置有往复移动的阀芯(2),阀套(1)的一端由阀座(8)进行封堵,阀芯(2)上设置有带动阀芯(2)转动的驱动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泄水式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在阀芯(2)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凹槽(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泄水式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至少设置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泄水式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横截面的一条边高于另一条边。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仝林东李焕景李学忠
申请(专利权)人:滨州东利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