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型腰椎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58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按摩型腰椎治疗仪,包括壳体、侧护带、皮带、皮带扣和充电器,所述壳体的两端连接有侧护带,所述侧护带的两端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之间通过皮带扣连接,两个所述侧护带靠近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拉链,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按摩电机,两个所述按摩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按摩盘,两个所述按摩电机之间的壳体内设置有电发热片,所述电发热片的前部设置有红外线辐射源,所述壳体的内部在电发热片的后部设置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底部设置有电源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侧护带、皮带、皮带扣、拉链、按摩盘、按摩电机、电发热片和红外线辐射源,解决了现有的技术功能单一,治疗周期长、效果差,且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A massage type lumbar therapeutic instru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摩型腰椎治疗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按摩型腰椎治疗仪。
技术介绍
腰椎病又名腰椎间盘髓核突出症,它是椎体之间的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脊神经根导致腿痛的一种常见病,腰椎的物理治疗方法主要为传统的按摩、针灸、烤电等,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用于治疗腰椎病的仪器。但是,现有的腰椎治疗仪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的腰椎治疗仪功能单一,主要以按摩型腰椎治疗仪为主,其仅仅通过物理按摩的方式对患者腰椎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差,治疗周期长。2、现有的腰椎治疗仪多是需要患者躺在床上或是椅子上进行治疗,治疗时间内患者无法频繁走动,但是这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耗费患者大量的时间,使用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按摩型腰椎治疗仪,解决了现有的技术功能单一,治疗周期长、效果差,且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按摩型腰椎治疗仪,包括壳体、侧护带、皮带、皮带扣和充电器,所述壳体的两端连接有侧护带,所述侧护带的两端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之间通过皮带扣连接,两个所述侧护带靠近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拉链,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按摩电机,两个所述按摩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按摩盘,两个所述按摩电机之间的壳体内设置有电发热片,所述电发热片的前部设置有红外线辐射源,所述壳体的内部在电发热片的后部设置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底部设置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的底端设置有USB接电口,所述USB接电口上连接有充电器,所述壳体的前部在两个按摩盘以及红外线辐射源的外部设置有弹性网。优选的,两个所述侧护带的内侧设置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通过尼龙贴粘结在侧护带上。优选的,两个所述侧护带上开设有透气孔。优选的,所述壳体一侧的皮带上绑接有开关,所述开关的输入端与电源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开关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按摩电机的输入端和电发热片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充电器包括USB数据线和接电插头,所述USB数据线的一端与接电插头电性连接,所述USB数据线的另一端插接在USB接电口上。优选的,所述按摩盘上设置有大小均不同的多个按摩凸头。(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按摩型腰椎治疗仪,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按摩盘和按摩电机,按摩电机可带动按摩盘转动,按摩盘上大小不同的按摩凸头便会对患者腰椎位置进行不同程度的按摩,促进患者腰椎位置的血液循环,缓解患者腰椎皮肤的疲劳感,同时可对腰椎位置的穴位进行按摩,通过设置电发热片和红外线辐射源,电发热片和红外辐射源通过烧结固定在一起,使用时,电发热片通电发热,热量传输至红外线辐射源上激发红外线辐射源发出红外光线穿透人体皮肤、皮下组织,经机体经络的传导产生温灸效应,具有行气活血、温中散寒、祛风胜湿、消肿散结的作用,对腰椎病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2)本技术通过设置侧护带、皮带、皮带扣和拉链,使用时,患者可直接将本技术通过皮带与皮带扣配合绑接在腰部,方便行走,对日常生活及工作不会产生较大影响,除此之外还可通过拉链将侧护带与壳体分离,方便患者在家躺在床上使用,使用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前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后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壳体;2、侧护带;3、皮带;4、皮带扣;5、拉链;6、海绵垫;7、按摩盘;8、按摩电机;9、单片机;10、电源模块;11、电发热片;12、红外线辐射源;13、弹性网;14、充电器;15、USB数据线;16、接电插头;17、USB接电口;18、开关;19、按摩凸头;20、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按摩型腰椎治疗仪,包括壳体1、侧护带2、皮带3、皮带扣4和充电器14,壳体1的两端连接有侧护带2,侧护带2的两端连接有皮带3,皮带3之间通过皮带扣4连接,两个所述侧护带2靠近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拉链5,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按摩电机8,两个按摩电机8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按摩盘7,两个按摩电机8之间的壳体1内设置有电发热片11,电发热片11的前部设置有红外线辐射源12,壳体1的内部在电发热片11的后部设置有单片机9,单片机9的底部设置有电源模块10,单片机9型号为STC89S52,电源模块10的底端设置有USB接电口17,电源模块10型号为SGAM-05-WS12,USB接电口17上连接有充电器14,壳体1的前部在两个按摩盘7以及红外线辐射源12的外部设置有弹性网13,两个侧护带2的内侧设置有海绵垫6,海绵垫6通过尼龙贴粘结在侧护带2上,海绵垫6可增加绑接时的舒适度,同时可在天气炎热时将海绵垫6取下,减少人员的炎热感,两个侧护带2上开设有透气孔20,透气孔20增加侧护带2的透气性,避免人员腰部皮肤过度勒紧出现红肿,壳体1一侧的皮带3上绑接有开关18,开关18的输入端与电源模块1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开关18的输出端与单片机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单片机9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按摩电机8的输入端和电发热片1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充电器14包括USB数据线15和接电插头16,USB数据线15的一端与接电插头16电性连接,USB数据线15的另一端插接在USB接电口17上,按摩盘7上设置有大小均不同的多个按摩凸头19。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本技术通过皮带3与皮带扣4配合绑接在腰部,通过开关18控制开启按摩电机8,按摩电机8带动按摩盘7转动,按摩盘7上大小不同的按摩凸头19对患者腰椎位置进行不同程度的按摩,促进患者腰椎位置的血液循环,缓解患者腰椎皮肤的疲劳感,并对腰椎位置的穴位进行按摩,通过开关18控制电发热片11通电发热,热量传输至红外线辐射源12上激发出红外光线穿透人体皮肤、皮下组织,经机体经络的传导产生温灸效应,达到行气活血、温中散寒、祛风胜湿、消肿散结的作用,当需要躺着治疗时,拉链5拉开将侧护带2与安装有按摩盘7和红外线辐射源12的治疗主体设备分离,将治疗主体设备放置在平躺的人体腰椎底部即可。综上可得,本技术通过设置侧护带2、皮带3、皮带扣4、拉链5、按摩盘7、按摩电机8、电发热片11和红外线辐射源12,解决了现有的技术功能单一,治疗周期长、效果差,且使用不方便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摩型腰椎治疗仪,包括壳体(1)、侧护带(2)、皮带(3)、皮带扣(4)和充电器(1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两端连接有侧护带(2),所述侧护带(2)的两端连接有皮带(3),所述皮带(3)之间通过皮带扣(4)连接,两个所述侧护带(2)靠近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拉链(5),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按摩电机(8),两个所述按摩电机(8)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按摩盘(7),两个所述按摩电机(8)之间的壳体(1)内设置有电发热片(11),所述电发热片(11)的前部设置有红外线辐射源(12),所述壳体(1)的内部在电发热片(11)的后部设置有单片机(9),所述单片机(9)的底部设置有电源模块(10),所述电源模块(10)的底端设置有USB接电口(17),所述USB接电口(17)上连接有充电器(14),所述壳体(1)的前部在两个按摩盘(7)以及红外线辐射源(12)的外部设置有弹性网(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型腰椎治疗仪,包括壳体(1)、侧护带(2)、皮带(3)、皮带扣(4)和充电器(1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两端连接有侧护带(2),所述侧护带(2)的两端连接有皮带(3),所述皮带(3)之间通过皮带扣(4)连接,两个所述侧护带(2)靠近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拉链(5),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按摩电机(8),两个所述按摩电机(8)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按摩盘(7),两个所述按摩电机(8)之间的壳体(1)内设置有电发热片(11),所述电发热片(11)的前部设置有红外线辐射源(12),所述壳体(1)的内部在电发热片(11)的后部设置有单片机(9),所述单片机(9)的底部设置有电源模块(10),所述电源模块(10)的底端设置有USB接电口(17),所述USB接电口(17)上连接有充电器(14),所述壳体(1)的前部在两个按摩盘(7)以及红外线辐射源(12)的外部设置有弹性网(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摩型腰椎治疗仪,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护带(2)的内侧设置有海绵垫(6),所述海绵垫(6)通过尼龙贴粘结在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伟中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杨三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