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卧床患者的膻中穴叩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652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40
一种用于卧床患者的膻中穴叩击装置,纵向套筒固定在底座上侧中心处,纵向套筒上端形成有第一螺孔,第一螺栓结合在第一螺孔中;纵向支撑杆的下端插入于纵向套筒的上端,纵向支撑杆的外周被第一螺栓的端头抵靠,由此纵向支撑杆被固定在纵向套筒的期望高度位置;横向套筒固定在纵向支撑杆的上端;横向套筒形成有第二螺孔,第二螺栓结合在第二螺孔中;横向支撑杆的后端插入于横向套筒中,横向支撑杆的外周被第二螺栓的端头抵靠,由此横向支撑杆被固定在横向套筒中,使得横向支撑杆的前端位于期望长度位置;悬臂竖直向下地形成在横向支撑杆的前端,悬臂下端安装有音圈电机,音圈电机的动子的端部安装有硅胶或橡胶叩击头。

Percussion device of Tanzhong point for bedridden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卧床患者的膻中穴叩击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卧床患者的膻中穴叩击装置。
技术介绍
膻中穴位于人体胸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之中点。现代中医认为,膻中穴具有特异性心功能调节作用,国内外不少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研究结果均显示,中医按压、拍打、针刺、按摩、外敷等方法作用于此穴,可改善心肌供血,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心肌缺血缺氧状态,膻中穴拍打可被广泛应用于胸痹、心痛、心悸等病症的防治。对于卧床患者而言,膻中穴的拍打或叩击更为麻烦,医生需要俯身对患者的膻中穴进行一定强度和频率的预定时间长度的叩击,需要付出较大的体力;如果整个病区的多个患者均需要拍打或者叩击,则需要多名医生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用于卧床患者的膻中穴叩击装置,其能够代替医生,对患者的膻中穴实施持续的叩击。本申请还旨在提出一种移动方便且在叩击时能够稳定地位于固定位置的用于卧床患者的膻中穴叩击装置。本申请的用于卧床患者的膻中穴叩击装置,其包括:底座、纵向套筒、纵向支撑杆、横向套筒、横向支撑杆、悬臂、音圈电机;纵向套筒固定在底座上侧中心处,纵向套筒上端形成有第一螺孔,第一螺栓结合在第一螺孔中;纵向支撑杆的下端插入于纵向套筒的上端,纵向支撑杆的外周被第一螺栓的端头抵靠,由此纵向支撑杆被固定在纵向套筒的期望高度位置;横向套筒固定在纵向支撑杆的上端;横向套筒形成有第二螺孔,第二螺栓结合在第二螺孔中;横向支撑杆的后端插入于横向套筒中,横向支撑杆的外周被第二螺栓的端头抵靠,由此横向支撑杆被固定在横向套筒中,使得横向支撑杆的前端位于期望长度位置;悬臂竖直向下地形成在横向支撑杆的前端,悬臂下端安装有音圈电机,音圈电机的动子的端部安装有硅胶或橡胶叩击头。优选地,所述横向支撑杆的后端形成有配重块。优选地,横向支撑杆与纵向支撑杆之间安装有斜向辅助支撑杆;斜向辅助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斜向套筒、第二斜向套筒;第一斜向套筒套在纵向支撑杆上,第二斜向套筒套在横向支撑杆上;第一斜向套筒上开设有第三螺孔,第三螺孔中结合有第三螺栓,第三螺栓的端头抵靠在纵向支撑杆的外周上;第二斜向套筒上开设有第四螺孔,第四螺孔中结合有第四螺栓,第四螺栓的端头抵靠在横向支撑杆的外周上,由此在纵向支撑杆与横向支撑杆之间形成斜向的固定。优选地,所述底座下侧安装有多个脚轮。优选地,所述底座在每两个脚轮之间形成一个支脚螺纹孔,每个支脚螺纹孔中安装有一个支脚螺栓;每个支脚螺栓的底端安装有支脚,顶端固定安装有支脚齿轮;环绕纵向套筒安装有切换齿轮,所有支脚齿轮啮合在切换齿轮的外周上,由此通过切换齿轮的转动,调整支脚向下延伸的程度,以将底座在由脚轮支撑和由支脚支撑之间进行切换。优选地,每个支脚的中心形成有通孔;对每个支脚而言,与其对应的支脚螺栓的下端通过支脚轴承安装于其通孔中;切换齿轮与纵向套筒之间安装有切换齿轮轴承。优选地,切换齿轮上安装有切换套筒,切换套筒围绕纵向套筒设置,切换套筒上端设置有手柄。优选地,切换套筒与纵向套筒之间设置由切换套筒轴承。本申请通过可调节的纵向延伸杆和横向延伸杆,可以调节音圈电机至合适的位置,由音圈电机的动子带动叩击头对患者的膻中穴进行持续的叩击,以代替人工叩击。底座的可以在支脚支撑和滑轮支撑之间切换,这样一方面方便移动,另一方面在叩击时能保证稳定支撑,使得叩击位置不移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的用于卧床患者的膻中穴叩击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用于卧床患者的膻中穴叩击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的图1的用于卧床患者的膻中穴叩击装置的底座上方的齿轮啮合示意图;图4为图1的用于卧床患者的膻中穴叩击装置的底座上方的支脚和脚轮的分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用于卧床患者的膻中穴叩击装置进行详细说明。本申请的用于卧床患者的膻中穴叩击装置,其包括:底座10、纵向套筒31、纵向支撑杆32、横向套筒、横向支撑杆33、悬臂34、音圈电机41。纵向套筒31固定在底座10上侧中心处,纵向套筒31上端形成有第一螺孔,第一螺栓结合在第一螺孔中;纵向支撑杆32的下端插入于纵向套筒31的上端,纵向支撑杆32的外周被第一螺栓的端头抵靠,由此纵向支撑杆被固定在纵向套筒的期望高度位置。横向套筒固定在纵向支撑杆32的上端;横向套筒形成有第二螺孔,第二螺栓结合在第二螺孔中;横向支撑杆33的后端插入于横向套筒中,横向支撑杆的外周被第二螺栓的端头抵靠,由此横向支撑杆被固定在横向套筒中,使得横向支撑杆33的前端位于期望长度位置。悬臂34竖直向下地形成在横向支撑杆33的前端,悬臂34下端安装有音圈电机41,音圈电机41的动子的端部安装有硅胶或橡胶叩击头42,以对患者的膻中穴进行持续叩击。叩击头42也可以是其他柔性材料制成。横向支撑杆33的后端形成有配重块35。横向支撑杆33与纵向支撑杆32之间安装有斜向辅助支撑杆36;斜向辅助支撑杆36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斜向套筒、第二斜向套筒;第一斜向套筒套在纵向支撑杆32上,第二斜向套筒套在横向支撑杆33上;第一斜向套筒上开设有第三螺孔,第三螺孔中结合有第三螺栓,第三螺栓的端头抵靠在纵向支撑杆32的外周上;第二斜向套筒上开设有第四螺孔,第四螺孔中结合有第四螺栓,第四螺栓的端头抵靠在横向支撑杆33的外周上,由此在纵向支撑杆与横向支撑杆之间形成斜向的固定。底座10下侧安装有多个脚轮13,例如3-6个。底座10在每两个脚轮13之间形成一个支脚螺纹孔10a,每个支脚螺纹孔10a中安装有一个支脚螺栓11;每个支脚螺栓11的底端安装有支脚12,顶端固定安装有支脚齿轮22。环绕纵向套筒31安装有切换齿轮21,所有支脚齿轮22啮合在切换齿轮21的外周上,由此通过切换齿轮21的转动,带动支脚齿轮22转动,支脚齿轮22的转动,使得支脚螺栓转动,调整其相对于底座的向下延伸程度,当支脚的延伸超过脚轮时,以支脚支撑底座;当支脚为延伸超过脚轮时,以脚轮支撑底座,通过切换齿轮的运动,可以将底座在由脚轮支撑和由支脚支撑之间进行切换。每个支脚12的中心形成有通孔12a;对每个支脚12而言,与其对应的支脚螺栓11的下端通过支脚轴承12b安装于其通孔12a中,这样,支脚螺栓转动过程中,支脚并不会随着转动。切换齿轮21与纵向套筒31之间安装有切换齿轮轴承23a。切换齿轮21上安装有切换套筒23,切换套筒23围绕纵向套筒31设置,切换套筒23上端设置有手柄24,以方便转动切换套筒23,进而转动切换齿轮21。切换套筒23与纵向套筒31之间设置由切换套筒轴承23b。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音圈电机属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只是将其应用到膻中穴的叩击中;音圈电机的运动频率,以及其输出功率,均可以通过对其输入电流的调整进行控制,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这里不再赘述。使用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卧床患者的膻中穴叩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纵向套筒、纵向支撑杆、横向套筒、横向支撑杆、悬臂、音圈电机;/n纵向套筒固定在底座上侧中心处,纵向套筒上端形成有第一螺孔,第一螺栓结合在第一螺孔中;纵向支撑杆的下端插入于纵向套筒的上端,纵向支撑杆的外周被第一螺栓的端头抵靠,由此纵向支撑杆被固定在纵向套筒的期望高度位置;/n横向套筒固定在纵向支撑杆的上端;横向套筒形成有第二螺孔,第二螺栓结合在第二螺孔中;横向支撑杆的后端插入于横向套筒中,横向支撑杆的外周被第二螺栓的端头抵靠,由此横向支撑杆被固定在横向套筒中,使得横向支撑杆的前端位于期望长度位置;/n悬臂竖直向下地形成在横向支撑杆的前端,悬臂下端安装有音圈电机,音圈电机的动子的端部安装有硅胶或橡胶叩击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卧床患者的膻中穴叩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纵向套筒、纵向支撑杆、横向套筒、横向支撑杆、悬臂、音圈电机;
纵向套筒固定在底座上侧中心处,纵向套筒上端形成有第一螺孔,第一螺栓结合在第一螺孔中;纵向支撑杆的下端插入于纵向套筒的上端,纵向支撑杆的外周被第一螺栓的端头抵靠,由此纵向支撑杆被固定在纵向套筒的期望高度位置;
横向套筒固定在纵向支撑杆的上端;横向套筒形成有第二螺孔,第二螺栓结合在第二螺孔中;横向支撑杆的后端插入于横向套筒中,横向支撑杆的外周被第二螺栓的端头抵靠,由此横向支撑杆被固定在横向套筒中,使得横向支撑杆的前端位于期望长度位置;
悬臂竖直向下地形成在横向支撑杆的前端,悬臂下端安装有音圈电机,音圈电机的动子的端部安装有硅胶或橡胶叩击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卧床患者的膻中穴叩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支撑杆的后端形成有配重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卧床患者的膻中穴叩击装置,其特征在于:
横向支撑杆与纵向支撑杆之间安装有斜向辅助支撑杆;斜向辅助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斜向套筒、第二斜向套筒;第一斜向套筒套在纵向支撑杆上,第二斜向套筒套在横向支撑杆上;第一斜向套筒上开设有第三螺孔,第三螺孔中结合有第三螺栓,第三螺栓的端头抵靠在纵向支撑杆的外周上;第二斜向套筒上开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沐阳张学林颜伟曹德森张政波尤琪关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