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级端吸无密封无轴向力节能型离心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4539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级端吸无密封无轴向力节能型离心泵,属于离心泵技术领域。所述离心泵主体为泵体,泵体前端连接吸入侧泵盖,泵体后端连接吐出侧泵盖,泵体下部前端设置一级叶轮,泵体下部后端设置二级叶轮,所述一级叶轮前端连接稳压组件,所述一级叶轮后端设置一级叶轮后口环组件,所述二级叶轮前端设置二级叶轮前口环组件,所述二级叶轮后端连接阻尼补偿器,所述吐出侧泵盖后端连接轴承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离心泵提高了泵效率,减少了泵效率损失及能源损失,提高了泵运行的安全系数,并提高了轴承部件的寿命。

A two-stage end suction energy-saving centrifugal pump without seal and axial fo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级端吸无密封无轴向力节能型离心泵
本技术涉及一种两级端吸无密封无轴向力节能型离心泵,属于离心泵

技术介绍
离心泵是指靠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来输送液体的泵,根据用途不同离心泵具有多种种类。两级端吸离心泵是现在应用较为广泛的离心泵,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产业。现阶段两级端吸离心泵具有以下特点:1,泵由两级单吸叶轮组成,一级叶轮设置前口环,二级叶轮设置有平衡孔及前后口环用以平衡轴向力;2,转子为悬臂式结构,设置一个轴承部件;3,泵设置有机械密封装置以防止介质泄露;4,设置级间轴套或导叶套;5,泵设置有推力球轴承部件,用以承受转子轴向力。根据现有离心泵中以上结构特点,可以看出具有以下缺点:1,二级叶轮平衡孔产生大量回流损失,造成效率损失,总损失效率约2~4%,当密封环间隙变大后,效率损失达12%以上;2,泵为两级叶轮,悬臂部分较长,容易产生振动,运行可靠性差;3,密封装置即增加了泵机械效率损失,同时其密封冲洗系统又需要大量外供水源进行冲洗及冷却,能源消耗大;4,级间轴套或导叶套有级间泄露损失,一般地该损失约占效率损失的2~3%;5,轴向力较大时对推力轴承寿命影响较大,特别是入口有压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效率损失较大、运行可靠性差、能源消耗大、且轴向力较大时对推力轴承寿命影响较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两级端吸无密封无轴向力节能型离心泵,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两级端吸无密封无轴向力节能型离心泵,前端为吸入侧泵盖,所述吸入侧泵盖底部设置稳压组件,吸入侧泵盖顶部与泵体连接,所述稳压组件通过稳压管与泵体连接,所述吸入侧泵盖通过稳压组件与一级叶轮连接,所述一级叶轮后方设置首级导叶,所述一级叶轮下方设置一级叶轮后口环组件,所述一级叶轮后口环组件包括一级壳体后口环和一级叶轮后口环,所述一级壳体后口环设置在所述一级叶轮后口环上,所述一级叶轮设置在所述泵体下部前方,所述泵体下部后方设置二级叶轮,所述二级叶轮前方设置二级叶轮前口环组件,所述二级叶轮前口环组件包括二级壳体前口环和二级叶轮前口环,所述二级壳体前口环设置在所述二级叶轮前口环上,所述二级叶轮后方设置阻尼补偿器,所述泵体后侧设置吐出侧泵盖,所述吐出侧泵盖后端连接轴承部件,所述一级叶轮与二级叶轮之间泵体上设置级间轴套。所述阻尼补偿器前段为┛形第一摩擦副,所述第一摩擦副凹槽处设置第一缓冲密封垫,所述第一摩擦副与所述第一缓冲密封垫连接处外第一摩擦副内设置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摩擦副竖直一侧与┛形第二摩擦副水平测连接,第二摩擦副竖直测外侧与┌形第二密封垫竖直侧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垫凹槽处设置弹簧组件,所述弹簧组件内不与第二缓冲密封垫连接侧设置定位销,所述弹簧组件外侧设置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摩擦副与所述二级叶轮过盈连接,所述弹簧组件与所述吐出侧泵盖过盈连接。所述离心泵底部设置轴,所述轴底部设置定位键,所述轴通过定位键固定在地面,所述轴前端设置锁紧螺母。所述稳压组件包括稳压组件静环和稳压组件动环,所述稳压组件静环与所述吸入侧泵盖连接,所述稳压组件动环设置在所述稳压组件静环后侧。所述稳压组件静环、一级壳体后口环、吸入侧泵盖、首级导叶、泵体、二级壳体前口环、吐出侧泵盖和轴承部件组成定子部件,所述一级叶轮、二级叶轮、稳压组件动环、锁紧螺母、定位键、一级叶轮后口环、级间轴套、二级叶轮前口环、轴连接组成转子件。所述一级叶轮后口环组件可以更换为阻尼补偿器,所述二级叶轮前口环组件可更换为阻尼补偿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无密封装置,一级叶轮中心距中间轴承之间轴向长度值减少约50~70%,因此提高了泵转子强度,泵组运行更加稳定;泵二级叶轮取消后口环,同时无平衡水孔,回收率平衡孔回流造成的效率损失及口环泄露损失,同时,用阻尼补偿器代替叶轮口环后,叶轮后盖板回收很大一部分圆盘摩擦损失,泵整体效率在常规产品基础上普遍提高4~7%;本技术所述泵体结构取消机械密封部件,推力轴承部件改为深沟球轴承,泵结构更加简单,极大简化了设备维护方案;特殊的阻尼器结构使用大部分两级端吸离心式水泵,使该类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石油、化工、电力、食品等各行合业,由于泵体结构简单,检修维护方便,且节能效果明显,应用前景广泛。附图说明图1为本使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阻尼补偿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稳压组件;2,一级壳体后口环;3,一级叶轮;4,吸入侧泵盖;5,首级导叶;6,泵体;7,二级壳体前口环;8,二级叶轮;9,阻尼补偿器;10,吐出侧泵盖11,稳压组件静环;12,稳压组件动环;13,轴承部件;14,锁紧螺母;15,定位键;16,一级叶轮后口环;17,级间轴套;18,二级叶轮前口环;19,轴;20,稳压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所用材料、方法和仪器,未经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材料、方法和仪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均可通过商业渠道获得。在本技术以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和“竖着”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以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介质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是具体情况理解上书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技术以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组”、“多根”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以下详细说明不视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一种两级端吸无密封无轴向力节能型离心泵,前端为吸入侧泵盖4,所述吸入侧泵盖4底部设置稳压组件1,吸入侧泵盖4顶部与泵体6连接,所述稳压组件1通过稳压管20与泵体6连接,所述吸入侧泵4盖通过稳压组件1与一级叶轮3连接,所述一级叶轮3后方设置首级导叶5,所述一级叶轮3下方设置一级叶轮后口环组件,所述一级叶轮后口环组件包括一级壳体后口环2和一级叶轮后口环16,所述一级壳体后口环2设置在所述一级叶轮后口环16上,所述一级叶轮3设置在所述泵体6下部前方,所述泵体6下部后方设置二级叶轮8,所述二级叶轮8前方设置二级叶轮前口环组件,所述二级叶轮前口环组件包括二级壳体前口环7和二级叶轮前口环18,所述二级壳体前口环7设置在所述二级叶轮前口环18上,所述二级叶轮8后方设置阻尼补偿器9,所述泵体6后侧设置吐出侧泵盖10,所述吐出侧泵盖10后端连接轴承部件13,所述一级叶轮3与二级叶轮8之间泵体上设置级间轴套17。如图2所示,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级端吸无密封无轴向力节能型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泵体前端为吸入侧泵盖,所述吸入侧泵盖底部设置稳压组件,吸入侧泵盖顶部与泵体连接,所述稳压组件通过稳压管与泵体连接,所述吸入侧泵盖通过稳压组件与一级叶轮连接,所述一级叶轮后方设置首级导叶,所述一级叶轮下方设置一级叶轮后口环组件,所述一级叶轮后口环组件包括一级壳体后口环和一级叶轮后口环,所述一级壳体后口环设置在所述一级叶轮后口环上,所述一级叶轮设置在所述泵体下部前方,所述泵体下部后方设置二级叶轮,所述二级叶轮前方设置二级叶轮前口环组件,所述二级叶轮前口环组件包括二级壳体前口环和二级叶轮前口环,所述二级壳体前口环设置在所述二级叶轮前口环上,所述二级叶轮后方设置阻尼补偿器,所述泵体后侧设置吐出侧泵盖,所述吐出侧泵盖后端连接轴承部件,所述一级叶轮与二级叶轮之间泵体上设置级间轴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级端吸无密封无轴向力节能型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泵体前端为吸入侧泵盖,所述吸入侧泵盖底部设置稳压组件,吸入侧泵盖顶部与泵体连接,所述稳压组件通过稳压管与泵体连接,所述吸入侧泵盖通过稳压组件与一级叶轮连接,所述一级叶轮后方设置首级导叶,所述一级叶轮下方设置一级叶轮后口环组件,所述一级叶轮后口环组件包括一级壳体后口环和一级叶轮后口环,所述一级壳体后口环设置在所述一级叶轮后口环上,所述一级叶轮设置在所述泵体下部前方,所述泵体下部后方设置二级叶轮,所述二级叶轮前方设置二级叶轮前口环组件,所述二级叶轮前口环组件包括二级壳体前口环和二级叶轮前口环,所述二级壳体前口环设置在所述二级叶轮前口环上,所述二级叶轮后方设置阻尼补偿器,所述泵体后侧设置吐出侧泵盖,所述吐出侧泵盖后端连接轴承部件,所述一级叶轮与二级叶轮之间泵体上设置级间轴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级端吸无密封无轴向力节能型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补偿器前段为┛形第一摩擦副,所述第一摩擦副凹槽处设置第一缓冲密封垫,所述第一摩擦副与所述第一缓冲密封垫连接处外第一摩擦副内设置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摩擦副竖直一侧与┛形第二摩擦副水平测连接,第二摩擦副竖直测外侧与┌形第二密封垫竖直侧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垫凹槽处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凤江高艳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通达水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