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支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40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支脚结构,其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连接的支撑臂,所述第一连接端与发动机连接,第二连接端与机组底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上设有多个连接孔,第一连接端通过连接孔与发动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上设有两个相叠放设置的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三连接块的中部连接,第三连接块的两端与机组底座连接,第二连接块与第三连接块之间设有第一减震垫,第三连接块与机组底座之间设有第二减震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大幅减小发动机传递给底座的震动强度,提高了机组底座上部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A kind of engine suppor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支脚结构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尤其是一种发动机支脚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载货汽车中发动机支脚都是由钢板焊接成型,然后焊接或铆接于车架上。发动机是通过与车架上设置的发动机支脚连接接,从而使汽车发动机所受的垂直于地面承载力和发动机扭力通过发动机支脚实现与车架的传递。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安装支脚是多块钢板焊接成型,通过焊接或铆接在车架上。焊接件有下列不足:1焊接时局部的高温破坏了该局部晶体结构,使材料强度变差;2焊接后产生应力集中,在受力变化的场所可靠性差;3产品一致性相对于铸造件要差,不利于批量化生产。而发动机本身为动力,工作中经常处于振动状态,此处总成各零部件所受应力就处于交变应力范围,所以现有的发动机支脚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支脚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支脚结构,其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连接的支撑臂,所述第一连接端与发动机连接,第二连接端与机组底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一连接块,连接块上设有多个连接孔,第一连接端通过连接孔与发动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上设有两个相叠放设置的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三连接块的中部连接,第三连接块的两端与机组底座连接,第二连接块与第三连接块之间设有第一减震垫,第三连接块与机组底座之间设有第二减震垫。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臂的横截面为“工”字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支撑臂由45号钢一体铸造成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块上的两端设有相对称的固定孔,第二连接块通过固定孔与机组底座固定连接。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支脚的一端利用发动机上的连接螺孔与发动机连接、支脚的另一端支撑在机组底座上,通过第三连接块与机组底座固定连接,从而将发动机固定支撑在机组底座上,支脚的第二连接端上设有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均采用弹性橡胶材料制作,安装好后第一减震垫与第二减震垫均处于压缩状态,发动机工作时,震动由支脚传递到机组底座时,经过第一减震垫和第二减震垫,可以大幅减小震动的强度,提高了机组底座上部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发动机支脚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第一连接端1、第二连接端2、分别与第一连接端1和第二连接端2连接的支撑臂3,所述第一连接端1与发动机连接,第二连接端2与机组底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1包括第一连接块11,第一连接块11上设有多个连接孔12,第一连接端1通过连接孔12与发动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2上设有两个相叠放设置的第二连接块21和第三连接块22,所述第二连接块21与第三连接块22的中部连接,第三连接块22的两端与机组底座连接,第二连接块21与第三连接块22之间设有第一减震垫4,第三连接块22与机组底座之间设有第二减震垫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臂3的横截面为“工”字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端1、第二连接端2和支撑臂3由45号钢一体铸造成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块11与第二连接块21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块21上的两端设有相对称的固定孔221,第二连接块21通过固定孔221与机组底座固定连接。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支脚的一端利用发动机上的连接螺孔与发动机连接、支脚的另一端支撑在机组底座上,通过第三连接块22与机组底座固定连接,从而将发动机固定支撑在机组底座上,支脚的第二连接端2上设有第一减震垫4和第二减震垫5,第一减震垫4和第二减震垫5均采用弹性橡胶材料制作,安装好后第一减震垫4与第二减震垫5均处于压缩状态,发动机工作时,震动由支脚传递到机组底座时,经过第一减震垫4和第二减震垫5,可以大幅减小震动的强度,提高了机组底座上部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支脚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连接的支撑臂,所述第一连接端与发动机连接,第二连接端与机组底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上设有多个连接孔,第一连接端通过连接孔与发动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上设有两个相叠放设置的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三连接块的中部连接,第三连接块的两端与机组底座连接,第二连接块与第三连接块之间设有第一减震垫,第三连接块与机组底座之间设有第二减震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支脚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分别与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连接的支撑臂,所述第一连接端与发动机连接,第二连接端与机组底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上设有多个连接孔,第一连接端通过连接孔与发动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上设有两个相叠放设置的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三连接块的中部连接,第三连接块的两端与机组底座连接,第二连接块与第三连接块之间设有第一减震垫,第三连接块与机组底座之间设有第二减震垫。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宝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泰电力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