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镜取大隐静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2338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腔镜取大隐静脉装置,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沿轴向开设有互不连通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均具有两端开口,所述第四腔体具有右端开口,所述第一腔体的内腔贯穿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线的左端伸出至套管的左侧并固定安装有腔镜,所述第二腔体的内腔设置有剥离器,所述第三腔体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动管,所述滑动管的左侧开设有活动槽,该腔镜取大隐静脉装置对分离器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得组织与大隐静脉分离效果较好,进而方便医生对大隐静脉及其分支进行结扎、切断,提高腔镜取大隐静脉装置的实用性。

A device for endoscopic extraction of great saphenous ve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腔镜取大隐静脉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腔镜取大隐静脉装置。
技术介绍
大隐静脉起于足背静脉弓内侧端,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内侧缘伴隐神经上行,经股骨内侧髁后方约2cm处,进入大腿内侧部,与股内侧皮神经伴行,逐渐向前上,在耻骨结节外下方穿隐静脉裂孔,汇入股静脉,其汇入点称为隐股点。大隐静脉有5条属支: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内侧浅静脉和股外侧浅静脉,它们汇入大隐静脉的形式多样,相互间吻合丰富。大隐静脉曲张行高位结扎时,须分别结扎、切断各属支,以防复发。大隐静脉全长的管腔内,有9~10对静脉瓣。通常两瓣相对,呈袋状,可保证血液向心回流。此外大隐静脉与小隐静脉借穿静脉与深静脉交通。穿静脉的瓣膜朝向深静脉,可将浅静脉的血因流入深静脉。当深静脉回流受阻时,穿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深静脉血反流入浅静脉,可导致下肢浅静脉曲张。在进行大隐静脉剥离手术的时候,需要使用装置对大隐静脉进行辅助剥离,剥离大隐静脉往往采用将皮肤全程切开、间断切开或腔镜获取等方法,但是传统腔镜获取装置在分离组织与大隐静脉时,由于微创手术时的切口小,且分离器的角度不能够进行调节,使得组织与大隐静脉分离效果差,进而方便医生对大隐静脉及其分支进行结扎、切断,降低了腔镜取大隐静脉装置的实用性。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具体为一种腔镜取大隐静脉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腔镜取大隐静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腔镜获取装置在分离组织与大隐静脉时,由于微创手术时的切口小,且分离器的角度不能够进行调节,使得组织与大隐静脉分离效果差,进而不方便医生对大隐静脉及其分支进行结扎、切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腔镜取大隐静脉装置,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沿轴向开设有互不连通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均具有两端开口,所述第四腔体具有右端开口,所述第一腔体的内腔贯穿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线的左端伸出至套管的左侧并固定安装有腔镜,所述第二腔体的内腔设置有剥离器,所述第三腔体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动管,所述滑动管的左侧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滑动管右端的中心处开设有与活动槽连通的滑动孔,所述滑动孔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左端延伸至活动槽的内腔并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a,所述连接杆a的左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左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座,两个转动座同圆心轴且通过转轴a与活动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远离固定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b,所述连接杆b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分离板,所述套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套管位于连通孔内腔的表面开设有与第四腔体连通的连通孔,所述第四腔体的右侧连通有连通管。优选的,所述滑动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耳片,两个连接杆a的右端通过转轴b与两个固定耳片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套管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位于气囊右侧的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为环形橡胶块。优选的,所述套管的两侧均设置有圆角。优选的,所述滑动孔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滑动杆为圆杆。优选的,所述滑动杆的右端伸出至滑动管的右侧并固定连接有推拉圆块,且推拉圆块的直径大于滑动杆的直径,推拉圆块的右侧开设有圆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套管上设有互不连通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通过在第三腔体中设置由滑动管、滑动杆、连接杆a、固定架、转动座、连接杆b和分离板组成的分离器,使用时,通过推拉滑动管,使滑动管在第三腔体中滑动,当滑动管滑动至需要进行组织分离的时候,推动推拉圆块,推拉圆块带动滑动杆在活动槽中滑动,滑动杆通过连接杆a推动两个固定架绕着转动座的轴心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固定架通过转动座带动连接杆b转动,进而使得两个分离板张开,将组织拨开,然后再通过推动滑动杆,使得组织与大隐静脉进一步分离,方便医生的结扎、切断操作;通过在第一腔体中设置连接腔镜的导线,利用腔镜对手术处进行拍摄,医生根据获取的图像进行手术操作,方便医生使用;通过在第二腔体中设置剥离器,将剥离器穿过大隐静脉,将大隐静脉的两个断端与剥离器的剥离头结扎,然后通过抽拉剥离器,即可将切断后的大隐静脉抽出,进而达到剥离大隐静脉的效果;通过在第四腔体、连通孔、气囊和连通管的配合使用,通过连通管和第四腔体向气囊中充气,使气囊膨胀,进而对切口密封,防止液体的流出,使得手术台处较为干净,有利于医生操作。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套管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滑动管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滑动杆、连接杆a、固定架、转动座、连接杆b和分离板的装配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套管;101、第一腔体;102、第二腔体;103、第三腔体;104、第四腔体;105、连通孔;2、导线;3、腔镜;4、滑动管;401、活动槽;402、滑动孔;5、滑动杆;6、连接杆a;7、固定架;8、转动座;9、连接杆b;10、分离板;11、气囊;12、连通管;13、剥离器;14、定位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腔镜取大隐静脉装置,包括套管1,套管1的两侧均设置有圆角,利用套管1两侧圆角的设置,能够减小在向切口插入套管1时套管1对切口处皮肤的伤害,套管1的内部沿轴向开设有互不连通的第一腔体101、第二腔体102、第三腔体103和第四腔体104,第一腔体101、第二腔体102和第三腔体103均具有两端开口,第四腔体104具有右端开口,第一腔体101的内腔贯穿设置有导线2,导线2的左端伸出至套管1的左侧并固定安装有腔镜3,导线2的右端与腔镜仪器相连,在进行手术时,将腔镜3插入至切口内,利用腔镜3对手术处进行拍摄,医生根据获取的图像进行手术操作,方便医生使用;第二腔体102的内腔设置有剥离器13,通过剥离器13的设置,剥离器13包括金属导丝和金属导丝两端的剥离头,使用时,将剥离器13穿过大隐静脉,将大隐静脉的两个断端与剥离器13的剥离头结扎,然后通过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腔镜取大隐静脉装置,包括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的内部沿轴向开设有互不连通的第一腔体(101)、第二腔体(102)、第三腔体(103)和第四腔体(104),所述第一腔体(101)、第二腔体(102)和第三腔体(103)均具有两端开口,所述第四腔体(104)具有右端开口,所述第一腔体(101)的内腔贯穿设置有导线(2),所述导线(2)的左端伸出至套管(1)的左侧并固定安装有腔镜(3),所述第二腔体(102)的内腔设置有剥离器(13),所述第三腔体(10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动管(4),所述滑动管(4)的左侧开设有活动槽(401),所述滑动管(4)右端的中心处开设有与活动槽(401)连通的滑动孔(402),所述滑动孔(40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动杆(5),所述滑动杆(5)的左端延伸至活动槽(401)的内腔并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a(6),所述连接杆a(6)的左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架(7),所述固定架(7)的左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座(8),两个转动座(8)同圆心轴且通过转轴a与活动槽(40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8)远离固定架(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b(9),所述连接杆b(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分离板(10),所述套管(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囊(11),所述套管(1)位于连通孔(105)内腔的表面开设有与第四腔体(104)连通的连通孔(105),所述第四腔体(104)的右侧连通有连通管(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腔镜取大隐静脉装置,包括套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的内部沿轴向开设有互不连通的第一腔体(101)、第二腔体(102)、第三腔体(103)和第四腔体(104),所述第一腔体(101)、第二腔体(102)和第三腔体(103)均具有两端开口,所述第四腔体(104)具有右端开口,所述第一腔体(101)的内腔贯穿设置有导线(2),所述导线(2)的左端伸出至套管(1)的左侧并固定安装有腔镜(3),所述第二腔体(102)的内腔设置有剥离器(13),所述第三腔体(10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动管(4),所述滑动管(4)的左侧开设有活动槽(401),所述滑动管(4)右端的中心处开设有与活动槽(401)连通的滑动孔(402),所述滑动孔(40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动杆(5),所述滑动杆(5)的左端延伸至活动槽(401)的内腔并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a(6),所述连接杆a(6)的左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架(7),所述固定架(7)的左端转动连接有转动座(8),两个转动座(8)同圆心轴且通过转轴a与活动槽(40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8)远离固定架(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b(9),所述连接杆b(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分离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翔翔门琛马路遥王海涧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