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松专利>正文

移动式厢形制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2261 阅读:183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厢形制冰装置,属制冷设备。它是在一个底座上端安装有设备厢、预冷池和冰池且由管道连接的组件,设备厢内安装有制冷机组、载冷体循环泵、载冷体切换阀,由管道连接通入冰池;预冷池置于设备厢之上,内置预冷器,与载冷体切换阀一端的管道相连,再通过管道与设备厢中通入冰池的管道相连接,载冷体切换阀的另一通道由管道连接通入预冷池中的预冷器,再由管道连接通入冰池;在冰池内安装有固定式冰桶,冰池中载冷体的回水管道连接着设备厢中的载冷体循环泵。工作中载冷体循环泵将载冷体通过管道、载冷体切换阀、蒸发器管程送到冰池;同时,用管道从冰池内抽回吸收了冰桶内热量的载冷体,从而实施制冰。(*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载冷体外循环、内藏制冷机组,能够生产标准块冰的移动式厢形制冰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人工通过制冷设备制作的“块冰”实际上是一种流动的冷源,在国民经济中有广泛的用途,例如在水产品和其他冻品的批发站、中转站、零售站以及临时用冰点和冷藏运输等等。传统的块冰生产装置大都是大型冷库的附属部分,包括机房(压缩机、冷凝器、汽液分离器等)、制冰池(蒸发器、土建保温池、脱模装置、起冰机械等)。制冰池内的蒸发器,一般采用立管式蒸发器或螺旋管式蒸发器,占用制冰池的面积达30%左右。因此传统制冰装置存在占地面积大,需要土建,一次性投资大,制冷系统的管线长、设备布置分散、控制点多、动力分散等缺点,但能耗相对较低,适用于大型的制冰系统。中小型的块冰流转站及较大的块冰用户及临时用冰点等,都需用冷藏车将块冰从远郊大制冰厂运冰。这样,块冰到达用户至少要经过两个以上的流通转运,从而增加了冰的融化损耗,其损耗率在20%以上。从包括中国专利在内的有关资料检索表明,目前已有专利技术专利28件,技术专利16件相关的制冰装置,但主要是报道冰箱或冷饮的有关制冰装置以及一些碎冰的制作装置,对于制作标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厢形制冰装置,其特征是:有一个底座,底座上端安装有设备厢、预冷池和冰池三个的组件,三个组件通过管道连接而成;设备厢内安装有由压缩冷凝机组、蒸发器、回热器、节流阀组成的制冷机组及相连管路,并排安装着载冷体循环泵,载冷体切换阀安装在载冷体循环泵出水管上,出水管经制冷机组中的蒸发器的管程,通入冰池;预冷池置于设备厢之上,内置预冷器,与载冷体切换阀的另一端相连,载冷体切换阀的另一通道由管道连接通入预冷池中的预冷器,再由管道连接通入冰池;冰池本体上端安装有起冰机械,冰池内安装有固定式冰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松黄捷
申请(专利权)人:孙松黄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5年02月12日 03:52
    词目:形制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