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26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扫地机器人。所述扫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清洁单元;所述清洁单元内设置有驱动模块及由所述驱动模块驱动的侧刷,所述机器人本体通过所述侧刷进行清洁作业;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清洁单元设置有插接于所述凹槽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插接于所述凹槽以使所述清洁单元与所述机器人本体实现电连接。本申请通过在清洁单元内部设置驱动模块及由所述驱动模块驱动的侧刷,并且机器人本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清洁单元设置有插接于所述凹槽的插接部,所述机器人本体与清洁单元通过插接部插接于所述凹槽实现电连接;可以使得本申请的扫地机器人在清洁单元的驱动模块发生故障时更换更加方便。

Sweeping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扫地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清洁机器人
,特别是涉及一种扫地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家用电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扫地机器人,又称自动打扫机、智能吸尘器、机器人吸尘器等,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依靠一定的人工智能,能对房屋的地表实行清洁作业。扫地机器人主要的清扫方式是通过滚刷旋转与马达产生的吸力将地上的垃圾吸入扫地机尘盒,处于滚刷与吸口外侧的垃圾则无法直接被扫地机清扫。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为扫地机安装边刷组件,通过旋转的毛刷可将两侧的垃圾扫至吸口处以进行清扫。相较于传统的扫地机器人将边刷组件与机器人主体设置为机械连接,并且驱动边刷组件的模块(马达)通常处于机器人主体内部,因而当马达发生损坏时,边刷组件也将无法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一种扫地机器人,所述扫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清洁单元;所述清洁单元内设置有驱动模块及由所述驱动模块驱动的侧刷,所述机器人本体通过所述侧刷进行清洁作业;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清洁单元设置有插接于所述凹槽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插接于所述凹槽以使所述清洁单元与所述机器人本体实现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洁单元位于与所述机器人本体行进方向相同的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本体为柱状结构,所述柱状结构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一行走单元,所述机器人本体通过所述行走单元进行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洁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清洁单元通过可拆卸方式设置于所述柱状结构的侧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扫地机器人还包括:集成在所述清洁单元上的障碍物检测模块,所述障碍物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位于所述机器人本体行进方向上的障碍物信息;所述机器人本体基于所述障碍物检测模块检测的障碍物信息调整运动状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内设有接电模组,所述接电模组与所述扫地机器人的内部电路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电模组包括接电模组支座,接电触片及接电触片压板,所述接电模组支座与所述接电触片压板相配合以实现所述接电触片的限位固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洁单元包括清洁壳体,所述清洁壳体与所述插接部固定连接,所述清洁壳体内设置有传动部件,所述侧刷部分容置于所述传动部件内,所述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清洁壳体内,所述驱动模块通过所述传动部件带动所述侧刷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扫地机器人还包括: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设置于所述插接部内,所述清洁单元通过所述卡扣组件实现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防脱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扫地机器人还包括:导电组件,所述导电组件叠设于所述卡扣组件上,所述导电组件通过与所述机器人本体电接触以实现对所述驱动模块的供电。上述扫地机器人,通过在清洁单元内部设置驱动模块及由所述驱动模块驱动的侧刷,并且机器人本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清洁单元设置有插接于所述凹槽的插接部,所述机器人本体与清洁单元通过插接部插接于所述凹槽实现电连接;可以使得本申请的扫地机器人在清洁单元的驱动模块发生故障时更换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扫地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中的扫地机器人的部分结构剖视图;图3为一实施例中的接电模组的爆炸图;图4为一实施例中的清洁单元的爆炸图;图5为一实施例中的障碍物检测模块的爆炸图;图6为另一实施例中的障碍物检测模块的爆炸图;图7为一实施例中的清洁单元插入机器人本体后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该扫地机器人可以包括机器人本体(图未示)和清洁单元20。其中,所述清洁单元20内设置有驱动模块2164及由所述驱动模块2164驱动的侧刷214,所述机器人本体通过所述侧刷214进行清洁作业。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置有凹槽(图未示),所述清洁单元20设置有插接于所述凹槽的插接部(图未示),所述插接部插接于所述凹槽以使所述清洁单元与所述机器人本体实现电连接。上述扫地机器人,通过在清洁单元内部设置驱动模块及由所述驱动模块驱动的侧刷,并且机器人本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清洁单元设置有插接于所述凹槽的插接部,所述机器人本体与清洁单元通过插接部插接于所述凹槽实现电连接;可以使得本申请的扫地机器人在清洁单元的驱动模块发生故障时更换更加方便。进一步地,所述清洁单元20位于与所述机器人本体行进方向相同的一侧,也就是说,清洁单元20被前置于机器人本体的行进方向上,所述机器人本体通过所述清洁单元20进行清洁作业。相较于传统的扫地机器人,其边刷组件一般安装固定于扫地机器人机身内部,对扫地机器人两侧的垃圾清扫能力有限,清扫效率一般,且当需要清扫吸附毛毯等表面垃圾时,旋转的边刷不仅会降低清扫效率而且会对扫地机的行进造成较大的阻碍,影响扫地机器人清扫效率。而本申请通过将清洁单元20设置为与机器人本体可拆卸电连接,并且将其设置于与机器人本体行进方向相同的一侧,可以使得本申请的扫地机器人可以根据不同的清扫区域类型选择性的拆卸清洁单元20,并且由于清洁单元20位置前置,有效地增大了对扫地机两侧的清扫面积,显著的提高了清扫效率。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可以看出,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主要形状结构为圆柱状。圆柱状结构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一行走单元,换句话说,机器人本体主要包括两个行走单元,其分别设于圆柱形机器人本体的端部,为了便于描述和区分,两个行走单元分别记为行走单元112和行走单元114。行走单元112和行走单元114可以是履带结构,也可以为轮式结构,本申请选择轮式结构,为了进一步增大行走单元的抓地力,本申请在轮式结构与地面接触的面上还开设有多条凹槽。同时,本申请的轮式结构的内部中空,里面设置有相应的驱动装置(图未示),例如,电机等;也就是说,每一个行走单元的内部均设有一个驱动装置,两个行走单元112、114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进行转动。所述机器人本体通过所述行走单元112和行走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扫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清洁单元;/n所述清洁单元内设置有驱动模块及由所述驱动模块驱动的侧刷,所述机器人本体通过所述侧刷进行清洁作业;/n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清洁单元设置有插接于所述凹槽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插接于所述凹槽以使所述清洁单元与所述机器人本体实现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扫地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清洁单元;
所述清洁单元内设置有驱动模块及由所述驱动模块驱动的侧刷,所述机器人本体通过所述侧刷进行清洁作业;
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清洁单元设置有插接于所述凹槽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插接于所述凹槽以使所述清洁单元与所述机器人本体实现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单元位于与所述机器人本体行进方向相同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为柱状结构,所述柱状结构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一行走单元,所述机器人本体通过所述行走单元进行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清洁单元通过可拆卸方式设置于所述柱状结构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集成在所述清洁单元上的障碍物检测模块,所述障碍物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位于所述机器人本体行进方向上的障碍物信息;
所述机器人本体基于所述障碍物检测模块检测的障碍物信息调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孟钦郑卓斌王立磊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宝乐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