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柜门拉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2100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柜门拉手装置,包括拉手本体,其特点在于还包括第一插装柱、第二插装柱、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第一插装柱的左端、第二插装柱的左端分别与拉手本体的外壁相接,第一插装柱上设有第一引导斜面,第二插装柱上设有第二引导斜面;第一固定柱上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一固定柱上设有第一紧定螺钉;第一插装柱插装在第一定位孔中,第一紧定螺钉紧压在第一引导斜面上;第二固定柱上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二固定柱上设有第二紧定螺钉;第二插装柱插装在第二定位孔中,第二紧定螺钉紧压在第二引导斜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强度高、可靠性好、拆卸方便等优点,且在跟换拉手后,能使新的拉手牢固、可靠实现固定,以避免其出现松动的情况。

A handle device for cabinet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柜门拉手装置
本技术涉及拉手
,特别是一种柜门拉手。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的柜门拉手是通过螺接在柜门上的螺钉固定的,且现有的柜门大多由木板制成。当人们需要跟换柜门拉手时,就需要拆卸出螺钉。由于柜门为木质板,在拆卸螺钉时,柜门上的螺牙易出现坏牙的情况,这样易导致螺钉再次固定的强度降低,从而易导致跟换的柜门拉手出现松动的情况。因此,有必要重新设计拉手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柜门拉手装置,该柜门拉手装置具有结构强度高、可靠性好、拆卸方便等优点,且在跟换拉手后,能使新的拉手牢固、可靠实现固定,以避免其出现松动的情况。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柜门拉手装置,包括拉手本体,其特点在于还包括第一插装柱、第二插装柱、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其中第一插装柱与第二插装柱均呈横向布置,并使第一插装柱的左端与拉手本体的外壁相接,还使第二插装柱的左端与拉手本体的外壁相接,所述第一插装柱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一让位槽,所述第一让位槽的右槽口边沿上开设有第一引导斜面,所述第二插装柱的外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柜门拉手装置,包括拉手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插装柱(2)、第二插装柱(3)、第一固定柱(4)、第二固定柱(5),其中第一插装柱(2)与第二插装柱(3)均呈横向布置,并使第一插装柱(2)的左端与拉手本体(1)的外壁相接,还使第二插装柱(3)的左端与拉手本体(1)的外壁相接,所述第一插装柱(2)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一让位槽(21),所述第一让位槽(21)的右槽口边沿上开设有第一引导斜面(22),所述第二插装柱(3)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二让位槽(31),所述第二让位槽(31)的右槽口边沿上开设有第二引导斜面(32);所述第一固定柱(4)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41),所述第一固定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柜门拉手装置,包括拉手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插装柱(2)、第二插装柱(3)、第一固定柱(4)、第二固定柱(5),其中第一插装柱(2)与第二插装柱(3)均呈横向布置,并使第一插装柱(2)的左端与拉手本体(1)的外壁相接,还使第二插装柱(3)的左端与拉手本体(1)的外壁相接,所述第一插装柱(2)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一让位槽(21),所述第一让位槽(21)的右槽口边沿上开设有第一引导斜面(22),所述第二插装柱(3)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二让位槽(31),所述第二让位槽(31)的右槽口边沿上开设有第二引导斜面(32);所述第一固定柱(4)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41),所述第一固定柱(4)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贯穿至第一定位孔(41)的第一螺孔(42),所述第一螺孔(42)中螺接有第一紧定螺钉(43),所述第一固定柱(4)的另一端端面上开设有第二螺孔(44);所述第一插装柱(2)插装在第一定位孔(41)中,并使第一紧定螺钉(43)紧压在第一引导斜面(22)上,还使拉手本体(1)的外壁紧压在第一固定柱(4)的端面上;所述第二固定柱(5)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51),所述第二固定柱(5)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贯穿至第二定位孔(51)的第三螺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坚俊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畅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