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DY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制冰机的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064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制冰机,将低温低压制冷剂转变成高温高压制冷剂,并将低温水贮藏在单独的热贮罐内以便使与加载流体进行热交换。用于制冰机的热交换器,包括一空心热交换部件;一对支撑板51和52,分别安装在热交换部件内的上部和下部;一制冰管,其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于一对支撑板上;一刮冰器,可旋转地安装在制冰管内;以及一驱动电机,安装在热交换部件的上端,用于产生刮冰器的旋转力。(*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冰机,特别涉及制冰机的热交换器,它可将低温低压制冷剂转变成高温高压制冷剂,并将低温水贮藏在单独的热贮罐内与加载流体进行热交换。一般根据其制冰方法将冰贮藏冷却系统分成静态制冰型和动态制冰型。动态制冰型冷却系统是一个将冰制成细小冰粒的系统,将细小冰粒混合在包含防冻剂成分的水中或溶液中,将该混合液体作为热贮藏水贮存,当需要时通过热贮藏水与流过一个室的高温循环水进行热交换而使用该混合液体。该动态制冰型冰贮藏冷却系统具有制冰机,在冷却循环中环流的制冷剂流过制冰机,以便使热贮藏水冷却和结冰并形成细小的冰粒。即当制冷剂转变成如蒸发器情况的低温低压气体时,该制冰机通过吸收热能可使热贮藏水冷却和结冰。普通制冰机包括轨道杆(orbital rod)蒸发器和单杆刀片(single rodblade)蒸发器。当包含防冻剂成分的热贮藏水沿垂直安装的轨道杆蒸发器的管道内壁流过时,轨道杆蒸发器随着流过该管道外部的制冷剂的蒸发吸热而进行冷却和结冰。同时,轨道杆蒸发器通过安装在管道内的杆以700~800RPM的转速搅动热贮藏水以便形成微小的冰粒。然后,轨道杆蒸发器在管下面排出热贮藏水,并将热贮藏水贮存在管下面的热贮罐内。当需要时,热贮藏水接着用于与加载流体进行热交换。但是,上述的轨道杆蒸发器的结构是在管道内以杆的高速旋转来使热贮藏水转变成细小冰粒,由于高速旋转,会带来严重噪音和振动以及降低耐用性的问题。有时可能认为更精确的机械结构会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由于机械结构变得更精确了,因此需要投入更多制造和维修的费用,以及需要更熟练的工人和维修人员。另一方面,单杆刀片蒸发器包括在筒形蒸发器内的一制冷剂流经的室,在该蒸发器中,包含防冻剂成分的热贮藏水流过该室。如果旋转并向该室供给热贮藏水,通过在制冷剂和热贮藏水之间进行热交换而在该室内形成冰。用在室内旋转的刀片将上述形成的冰弄碎,然后将碎冰贮存在热贮罐内。如果需要的话,接着将贮存的冰用于与加载流体进行热交换。但是,由于在室内高速旋转刀片以形成细小冰粒,因此单杆刀片蒸发器产生严重的噪音和振动。此外,由于单杆刀片蒸发器具有一个室,因此为了扩大蒸发器的有效范围需要增大该室的尺寸,这会影响蒸发器的整个体积,并提高制造和维修的费用。设计本专利技术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制冰机的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中设有与刮冰器相结合的制冰管,能够提高制冰机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并提高热交换效率和改善制冰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制冰机的热交换器,包括一空心热交换部件;一对支撑板,分别安装在热交换部件内的上部和下部;一制冰管,其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于一对支撑板上;一刮冰器,可旋转地安装在制冰管内;以及一驱动电机,安装在热交换部件的上端,用于产生刮冰器的旋转力。在上述实施例中,刮冰器可包括呈棒状的喷嘴管和沿喷嘴管外围设置的螺旋输送器。在上述实施例中,喷嘴管可包括沿喷嘴管长度方向设置的流入孔和贯穿流入孔设置的喷嘴。在上述实施例中,最好该驱动电机包括一主动齿轮,该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而从动齿轮安装在喷嘴管的上端。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热交换部件内可安装导流板。根据下面的说明、附加的权利要求和附图将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特点、情况和优点,其中相同的部件由相同的标号表示,在附图中图1是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制冰机的冰贮藏冷却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制冰机的热交换器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2A-A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刮冰器的详图。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图1是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制冰机的冰贮藏冷却系统的示意图。参照该图,在制冷循环中,压缩机1将制冷剂气体压缩至高温高压。接着通过冷却塔2使该高温高压气体冷凝。然后将该气体通过膨胀阀3送入制冰机10进行蒸发,然后再次进入压缩机1。另一方面,在制冰机中进行热交换的热贮藏水通过蛇形泥浆泵4贮存在热贮罐5中。冰贮藏水循环泵6使热贮藏水流动。三通阀7根据加载热交换部件的温度情况控制热贮藏水的流速。由三通阀7控制的热贮藏水接着通过旁通管7a流回热贮罐5。由三通阀7控制的一部分热贮藏水流入热交换部件9与加载冷水进行热交换,然后与流过旁通管7a的热贮藏水汇合。接着,汇合的热贮藏水流入制冰机10中进行冷却和结冰。此时,流过热交换部件9和旁通管7a的不流入制冰机10的剩余热贮藏水通过喷嘴5a分流到热贮罐5内,以便溶化流入蛇形泥浆泵4中的细小冰粒。图2是上述冰贮藏冷却系统中具有的本专利技术制冰机的内部结构剖视图。本专利技术的制冰机包括热交换部件20,用于在制冷剂通过膨胀阀3蒸发时吸收热量;多个制冰管30垂直安装在热交换部件20中,用于对热贮藏水流进行导流并与蒸发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刮冰器40,纵向插入制冰管30内,用于旋转和喷射热贮藏水并刮下制冰管30内侧上的冰粒;一对支撑板51和52,安装在热交换部件20的上部和下部,用于支撑制冰管30和刮冰器40的两端;以及驱动电机60,安装在热交换部件20的上部,用于旋转刮冰器40。此时,安装在热交换部件20上部和下部的支撑板51、52将热交换部件20分成使热贮藏水从其上部流入的流入室21、制冷剂流过的蒸发室23和排出热贮藏水的排出室25。流入室21具有两个设置在热交换部件20上部的流入孔21a。驱动电机60的轴61也位于流入室21内。蒸发室23包括与膨胀阀3连接的下部流入管23a。制冷剂通过流入管23a流入。排出管23b也位于蒸发室23的上部。排出管23b与压缩机1连接,并确保制冷剂气体排出。此外,多个制冷剂导流板24安装在蒸发室23的内壁上,彼此之间形成可使制冷剂气体流过的Z字形的规则空间(regular space)。排出室25是热贮藏水通过制冰管30转变成细小冰粒后落下的地方。与热贮罐5连接的排出管26安装在排出室25内。如上所述,驱动电机60安装在热交换部件20的上部中心位置,连接驱动电机60的轴61并使其伸入流入室21。主动齿轮65位于上支撑板51的上部,并与轴61结合。多个制冰管30和刮冰器40设置在以主动齿轮65为中心的方形内,刮冰器40由驱动电机60同时旋转,如图3所示。也就是将装有刮冰器40的从动齿轮41进行排列,以配合以主动齿轮65为中心的有效节距。刮冰器40包括与主动齿轮65啮合的从动齿轮41、整体设置在从动齿轮41下的喷嘴管43和由喷嘴管43向外伸出的螺旋输送器45。详见图4,引导热贮藏水流入的流入孔42设置在从动齿轮41处。在喷嘴管43上形成流入孔42和多个喷嘴43a。螺旋输送器45还刮下在制冰管30的内壁形成的冰。刮冰器40包括成一体的从动齿轮41、喷嘴管43和螺旋输送器45。位于支撑板51上面的多个从动齿轮41具有与主动齿轮65相同的有效节距,以便彼此啮合做连续旋转。在喷嘴管43上形成具有规则间隔的多个喷嘴43a,目的是使通过流入孔42的热贮藏水规则地喷射进制冰管30内。为了防止冰层停留和过冷,螺旋输送器45连续地刮动制冰管30的内壁。将螺旋输送器45制成螺旋形式以便最大限度地传热。现在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用于制冰机的热交换器的工作。制冷剂通过流入管23a流入热交换部件20并蒸发。同时,制冷剂根据制冷剂导流板24的位置以Z字形方式流入,吸收热能,然后流到排出管23b。另一方面,热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冰机的热交换器,包括:一空心热交换部件;一对支撑板,分别安装在热交换部件内的上部和下部,一制冰管,其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于一对支撑板上;一刮冰器,可旋转地安装在制冰管内;以及一驱动电机,安装在热交换部件的上端,用 于产生刮冰器的旋转力。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升纪
申请(专利权)人:DY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