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的制冰机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2041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冷库制冰器,包括:制冰容器有许多凹腔;顶出器,可将凹腔内形的冰块与制冰容器分开并倒到储存容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顶出器;加热器,位于制冰容器下侧,可加热制冰容器;温度传感器,位于制冰容器一侧,可测量制冰容器温度;冰装满探测装置,可在储存容器中装满冰时发出电信号;及控制装置,可在接到冰装满探测装置和温度传感输出的电信号后控制驱动装置及加热器的工作,并按冰装满探测装置输出的电信号接通/切断电源输入。由于制冰机包括的控制装置可控制制冰机各驱动部件,因此向制冷容器供水,完成制冰过程,开动顶出器使形成的冰块储存到储存容器的全过程能自动完成,因此提高制冰机的性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库制冰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对从制冰用水的供给到冰的分离和储存在储存容器中的整个过程进行自动控制的冷库制冰机及其控制方法。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制冰机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现有技术制冰机的结构的示意图。现有技术制冰机包括制冰容器102,安装在一定位置,可接受冷库的冷却空气并带有一些隔板110;顶出器104,安装在制冷容器102的上侧且可转动,能将制冷容器形成的冰块分离并将其迁移到储存容器(未示)中;驱动马达106,安装在制冰容器102的一侧,可使顶出器104转动;加热器108,安装在制冰容器102的下侧,可向制冰容器供热以促使制冷容器102形成的冰块分离;及冰装满探测装置,可在制冰容器充满冰时停止驱动马达106的转动。制冰容器102包括许多用隔板110隔开的凹腔。储存容器(未示)放在制冰容器102的下侧,可储存制冰容器102中形成的冰块。制冰容器102的一侧安装一个漏斗112,可向凹腔供水,在制冰容器102的另一侧安装一控制箱114,它具有使制冰机运转的各种部件,如驱动马达106。驱动马达106安装在控制箱114内,驱动齿轮116与驱动马达106相连。当与顶出器104相固定的凸轮轴118与驱动齿轮116咬合时,驱动马达106的旋转力被传递给顶出器104。自动调温器120安装在制冰容器102的一侧,用于感测制冰容器内的温度并切断或接通加热器108及驱动马达106。自动调温器120是双金属型的,可根据制冰容器102的温度切断/接通施加于加热器108和驱动马达106的电源。工作开关(未示)配置在凸轮轴118上,可打开/关闭装在向漏斗112供水的供水管道上的阀门(未示)。这就是说,当工作开关根据凸轮轴118的转动接通/切断电源时,加到阀门(未示)的电源被接通/切断,从而控制向制冰容器102供水。冰装满探测装置包括探测杆122,位于储存容器中且可转动装配在控制箱114上;及探测开关124,它与探测杆122连接,且当储存容器随着探测杆122的转动装满冰时关掉制冰机。这就是说,就冰装满探测装置而论,当储存容器装满冰时,探测杆122便会向上移动,使其旋转运动受到限制,因此探测开关关闭,从而切断通到制冰机的电源。现有技术的冷库制冰机的操作现在予以说明当注满制冰容器102的每一凹腔中的水被冷却系统提供的冷空气冷冻时,自动调温器120探测制冰容器的温度并开动加热器108。于是,加热器108加热制冰容器,促使制冰容器102中的冰块脱开。当制冰容器的温度由于加热器108的加热作用上升到一定温度时,自动调温器120将通向加热器108的电源切断,同时接通驱动马达106的电源。然后,随着驱动马达106的驱动,驱动齿轮116转动。与驱动齿轮116啮合的凸轮轴118也转动。随着凸轮轴118的驱动,顶出器14也转动,于是冰块脱离制冰容器102并转移到位于制冰容器102下侧的储存容器中。凸轮轴118转动时,紧靠凸轮轴118的工作开关(未示)合上。当工作开关合上时,阀门动作以打开供水管道,于是水经过漏斗112供向制冰容器102。供给制冰容器104的水量由凸轮轴118上凸轮的间隔(即工作开关保持导通的时间)决定。当制冰作业使储存容器装满冰时,探测杆122由于冰的存在而限止其转动。当随着探测杆122的转动而使探测开关124关闭时,制冰机便停止工作。但,按上述结构和运行的现有技术的冷库制冰机有不少问题。首先,由于供水时间由凸轮轴的转角(即凸轮的机械运动间隔)决定,从而决定供水量。若凸轮的转角有误差,则供向制冰容器的水量便不同,因此冰块的大小不同,次品发生率高。第二,供水量一经确定,就再也不能控制,制成的冰的大小也不能控制。第三,制冰容器装好后,不能确定供给制冰容器的水量是否得当。第四,由于感测制冰容器的自动调温器是双金属型的,所以温度难以精确测定,从而由于温度控制的误差,次品率增高。第五,由于没有测试制冰容器工作状态的功能,所以不能意识到制冰机是否有故障。最后,由于传统的冷库制冷机没有阻止机壳内的电路元件与水汽接触的结构,因此在冷库门反复开关过程中产生温差并且由于此温差而使机壳内结冰或产生水滴。这样会引起漏电或电路元件的燃烧,给电路元件的工作带来问题,以致不能进行正常控制。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库制冰机及其控制方法,它能按用户选择来控制制冷容器的供水量,从而控制制成的冰块大小。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库制冰机及其控制方法,它将用一种热敏电阻型的温度传感器来探测制冰容器的温度,从而能减少操作误差和提高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库制冰机及其控制方法,它通过将控制制冰机的各电路元件用模压成型方法制造,使水不能进入电路元件,从而能防止因水进入电路元件引起的故障。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库制冰机及其控制方法,它通过使插入电路元件的控制箱内的温度保持不变,防止因制冰机运转所产生的冷空气对电路元件造成的损坏。本专利技术的第六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库制冷机及其控制方法,它能在制冰机运行前或制冰机安装后确定制冰机的所有部件运行是否正常,从而提前防止故障的出现。为了实现这些或其它的优点,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正如在此具体体现和概括说明的,所提供的冷库制冰机包括制冰容器,内有许多凹腔;顶出器,可使凹腔内的冰块与制冷容器分开并将冰块倒到储存容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顶出器;加热器,位于制冰容器下侧并可将制冰容器加热;温度传感器,位于制冰容器的一侧面上,可感测制冰容器的温度;冰装满探测装置,用于在储存容器中装满冰时发出电信号;及控制装置,可接收冰装满探测装置和温度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以便控制驱动装置及加热器的操作,并根据冰装满探测装置输出的电信号接通/切断输入电源。在本专利技术的冷库制冷机中,制冰容器有许多被隔板隔开的凹腔,制冰容器的一侧安装供水装置而在另一侧安装一个内有控制装置和驱动装置的控制箱。在本专利技术的冷库制冰机中,供水装置包括漏斗,与制冰容器的凹腔相连;供水管,与漏斗相连并将水供到漏斗;及开关阀,安装在供水管一侧,可完成对供水管的开关操作。在本专利技术的冷库制冰机中,开闭阀是电磁阀,通电时打开供水管。在本专利技术的冷库制冰机中,控制箱包括钢板和外壳,钢板上装有可转动的顶出器和驱动装置,外壳内装有制冷机的各电路元件,显示面板安装在它的正面。在本专利技术的冷库制冰机中,插入控制箱的电路元件是模压成型的,因此水不能从外界进入。在本专利技术的冷库制冰机中,温度传感器是热敏电阻型的,因此其电阻值随制冰容器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且有相应的电信号通到控制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冷库制冰机中,冰装满探测装置包括探测杆,与平板作可转动连接并定位在储存器中,当储存容器中充满冰时便转动;及磁开关,其第一磁铁固定在探测杆端部,第二磁铁安置在从动齿轮一个侧面上,当随着探测杆的转动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在一直线上时便有电信号通向控制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冷库制冰机中还包括冰块尺寸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制冰容器的凹腔中形成的冰块尺寸。在本专利技术的冷库制冰机中,冰块尺寸控制装置包括调整杆,安装在显示面板上,由用户操作以选择冰块尺寸;及控制装置,可根据调整杆发出的电信号控制供水装置的开关阀的打开时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还提供一种冷库制冷机,包括制冰容器,内有许多凹腔;顶出器,可将凹腔内形成的冰块与制冰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库制冰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制冰容器,内有许多凹腔; 顶出器,可使凹腔中形成的冰块与制冰容器分开并将这些冰块送到储存容器;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顶出器; 加热器,位于制冰容器上,可加热制冰容器; 温度传感器,位于制冰容器上,可测量制冰容器的温度; 冰装满探测装置,当储存容器中装满冰时产生一个电信号;及 控制装置,可接收由冰装满探测装置和温度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以控制驱动装置和加热器的操作,并根据冰装满探测装置输出的电信号接通/切断电源输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逸新安始然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