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预制节段箱梁临时锚固平台支撑的张拉作业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92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基于预制节段箱梁临时锚固平台支撑的张拉作业平台,包括底端封闭的框架以及设置于节段箱梁桥面上的临时锚固台座,框架朝向节段箱梁的侧面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与临时锚固台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框架顶部垂直连接杆设有两矩形滑杆,矩形滑杆上滑动配合有滑块,滑块底部通过连接板连接,连接板底部两端设有吊杆,吊杆底部设有绞盘装置,绞盘装置上方的连接板处设有滑轮架,绞盘装置上的绞绳端部绕过滑轮架的滑轮后与穿心式千斤顶安装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后期无需汽车吊参与,并规避了汽车吊吊装定位过程繁琐以及吊装时产生的晃动颠簸对其中工作人员所产生的安全隐患,可以快速、高效地实现张拉作业平台的安装和支撑。

Tensioning platform supported by temporary anchoring platform of prefabricated segmental box gir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预制节段箱梁临时锚固平台支撑的张拉作业平台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尤其涉及基于预制节段箱梁临时锚固平台支撑的张拉作业平台。
技术介绍
节段箱梁悬臂拼接造桥是现有技术中较为成熟也是使用较为广泛的桥梁施工方法,在相邻节段箱梁之间进行拼接时,需要先对其进行预应力张拉,其主要是预应力钢束预先穿过节段箱梁上预留的预应力张拉通道,再利用设置于梁段两侧面的穿心式千斤顶对预应力钢束两端进行挤压张拉。由于穿心式千斤顶处于凌空设置状态,加之质量很大,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固定式操作平台并通过汽车吊将穿心式千斤顶以及工作人员一同提升至作业位置,然后由工作人员进行穿束及张拉作业,这就会造成投入设备过多以及人工成本过高的问题,而且汽车吊本身在吊起固定式操作平台时,也会产生摇晃,不利于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预制节段箱梁临时锚固平台支撑的张拉作业平台,基于预制箱梁的梁面上预设置有临时锚固平台,所以采用该临时锚固平台作为支撑,可以快速、高效地实现张拉作业平台的安装和支撑,提高工作效率、施工效果以及安全保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预制节段箱梁临时锚固平台支撑的张拉作业平台,包括底端封闭的框架以及设置于节段箱梁桥面上的临时锚固台座,所述框架朝向节段箱梁的侧面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与临时锚固台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框架顶部垂直连接杆设有两矩形滑杆,矩形滑杆上滑动配合有滑块,滑块底部通过连接板连接,连接板底部两端设有吊杆,吊杆底部设有绞盘装置,绞盘装置上方的连接板处设有滑轮架,绞盘装置上的绞绳端部绕过滑轮架的滑轮后与穿心式千斤顶安装架连接。优选的,所述绞盘装置包括分别连接两吊杆底部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绞绳杆两端分别与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上预设的轴承配合,且绞绳杆的一端穿过第二支座后与摇柄连接,两支座之间的绞绳杆上盘绕设有所述绞绳。优选的,所述第二支座朝向摇柄的侧面上开设有数个呈圆周阵列分布于摇柄外侧的卡槽,所述绞绳杆位于第二支座内端部开设有截面呈矩形的空腔,空腔内间隙配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一侧通过弹簧与空腔内壁连接、另一侧通过拉杆与连杆垂直连接,连杆与摇柄连接,连杆两端分别与对称设置的任一一对卡槽配合,所述弹簧时刻处于被拉伸状态。所述穿心式千斤顶安装架由槽钢制成,穿心式千斤顶安装架的内槽面通过连接件与穿心式千斤顶可拆卸连接,穿心式千斤顶安装架顶部外壁与绞绳连接、侧向外壁上设有第一永磁铁,所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的朝向穿心式千斤顶安装架的一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用于吸附第一永磁铁的第二永磁铁。本技术工作过程如下:在节段箱梁永久张拉前,通过吊装设备把框架吊起至目标位置,然后工作人员将连接杆与临时锚固平台通过螺栓连接,如此使得临时锚固平台对本技术进行支撑。然后工作人员从梁面进入框架内进行如下作业:1)克服弹簧弹力外拉摇柄,使得摇柄带动连杆使其从卡槽中移出,然后转动摇柄,摇柄通过连杆和拉杆带动连接座转动,由于连接座与绞绳杆的矩形内腔配合,所以连接座的转动会使得绞绳杆发生周向转动,并缠绕绞绳使得穿心式千斤顶安装架带动穿心式千斤顶升高至与张拉钢束等高位置;然后对穿心式千斤顶的当前高度进行固定:在弹簧弹力作用下,使得连接座带动连杆回缩并与对应的两卡槽配合,如此可以防止绞绳在穿心式千斤顶重力作用下带动绞绳杆转动,进而造成穿心式千斤顶的高度位置改变。2)移动滑块使得滑块通过连接板带动滑轮架、吊杆、穿心式千斤顶安装架等相应机构移动至对齐张拉钢束端头处,同时为了防止该过程中穿心式千斤顶安装架仅靠绞绳连接发生晃动并与工作人员发生触碰,可以在滑块移动前使得穿心式千斤顶安装架上的第一永磁铁与固定板上的第二永磁铁吸附,使得穿心式千斤顶安装架与吊杆成为一体结构即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3)工作人员将张拉钢束穿过穿心式千斤顶并利用穿心式千斤顶对其张拉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基于预制箱梁的梁面上预设置的临时锚固平台作为支撑,后期无需汽车吊参与,并规避了汽车吊吊装定位过程繁琐以及吊装时产生的晃动颠簸对其中工作人员所产生的安全隐患,可以快速、高效地实现张拉作业平台的安装和支撑,提高工作效率、施工效果以及安全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所述张拉作业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所述张拉作业平台的滑轮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所述张拉作业平台的绞绳杆空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所述张拉作业平台的上卡槽的分布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所述张拉作业平台的穿心式千斤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基于预制节段箱梁临时锚固平台支撑的张拉作业平台,包括底端封闭的框架1以及设置于节段箱梁桥面上的临时锚固台座,所述框架1朝向节段箱梁的侧面上设有连接杆18,连接杆18与临时锚固台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框架1顶部垂直连接杆18设有两矩形滑杆2,矩形滑杆2上滑动配合有滑块3,滑块3底部通过连接板4连接,连接板4底部两端设有吊杆5,吊杆5底部设有绞盘装置,绞盘装置上方的连接板处设有滑轮架16,绞盘装置上的绞绳15端部绕过滑轮架16的滑轮17后与穿心式千斤顶安装架19连接。所述绞盘装置包括分别连接两吊杆5底部的第一支座6和第二支座7,绞绳杆10两端分别与第一支座6和第二支座7上预设的轴承9配合,且绞绳杆10的一端穿过第二支座7后与摇柄14连接,两支座之间的绞绳杆10上盘绕设有所述绞绳15。所述第二支座7朝向摇柄14的侧面上开设有数个呈圆周阵列分布于摇柄14外侧的卡槽8,所述绞绳杆10位于第二支座7内端部开设有截面呈矩形的空腔,空腔内间隙配设有连接座12,连接座12一侧通过弹簧11与空腔内壁连接、另一侧与连杆13垂直连接,连杆13与摇柄14连接,连杆13两端分别与对称设置的任一一对卡槽8配合,所述弹簧11时刻处于被拉伸状态。所述穿心式千斤顶安装架19由槽钢制成,穿心式千斤顶安装架19的内槽面通过连接件与穿心式千斤顶20可拆卸连接,穿心式千斤顶安装架19顶部外壁与绞绳15连接、侧向外壁上设有第一永磁铁21,所述第一支座6和第二支座7的朝向穿心式千斤顶安装架19的一侧设有固定板22,固定板22上设有用于吸附第一永磁铁21的第二永磁铁23。弹簧11为螺旋弹簧,弹性系数为19N/CM,绞绳15采用钢丝绳本实施例工作过程如下,在节段箱梁永久张拉前,通过吊装设备把框架吊起至目标位置,然后工作人员将连接杆与临时锚固平台通过螺栓连接,如此使得临时锚固平台对本技术进行支撑。然后工作人员从梁面进入框架内进行如下作业:1)克服弹簧弹力外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预制节段箱梁临时锚固平台支撑的张拉作业平台,包括底端封闭的框架(1)以及设置于节段箱梁桥面上的临时锚固台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朝向节段箱梁的侧面上设有连接杆(18),连接杆(18)与临时锚固台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框架(1)顶部垂直连接杆(18)设有两矩形滑杆(2),矩形滑杆(2)上滑动配合有滑块(3),滑块(3)底部通过连接板(4)连接,连接板(4)底部两端设有吊杆(5),吊杆(5)底部设有绞盘装置,绞盘装置上方的连接板处设有滑轮架,绞盘装置上的绞绳(15)端部绕过滑轮架的滑轮后与穿心式千斤顶安装架(19)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预制节段箱梁临时锚固平台支撑的张拉作业平台,包括底端封闭的框架(1)以及设置于节段箱梁桥面上的临时锚固台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朝向节段箱梁的侧面上设有连接杆(18),连接杆(18)与临时锚固台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框架(1)顶部垂直连接杆(18)设有两矩形滑杆(2),矩形滑杆(2)上滑动配合有滑块(3),滑块(3)底部通过连接板(4)连接,连接板(4)底部两端设有吊杆(5),吊杆(5)底部设有绞盘装置,绞盘装置上方的连接板处设有滑轮架,绞盘装置上的绞绳(15)端部绕过滑轮架的滑轮后与穿心式千斤顶安装架(19)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预制节段箱梁临时锚固平台支撑的张拉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盘装置包括分别连接两吊杆(5)底部的第一支座(6)和第二支座(7),绞绳杆(10)两端分别与第一支座(6)和第二支座(7)上预设的轴承(9)配合,且绞绳杆(10)的一端穿过第二支座(7)后与摇柄(14)连接,两支座之间的绞绳杆(10)上盘绕设有所述绞绳(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预制节段箱梁临时锚固平台支撑的张拉作业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三伟万彬杨晓兵熊壮徐硕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