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华大学专利>正文

倒伞式红枣采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761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8:46
倒伞式红枣采收机,包括行走小车、树干抓摇机构及倒伞接枣机构;倒伞接枣机构包括伞骨架、开口控制组件、收展驱动组件及伞布;伞骨架呈开口方向朝上的喇叭形框架,其包括中心环部及设在中心环部外侧呈辐射状布置的骨条部,中心环部一侧设有可张开或闭合的树干入口;开口控制组件与伞骨架关联,以驱动树干入口张开或闭合;收展驱动组件与伞骨架关联,以驱动伞骨架向上方收拢或向下方展开;伞布连接在伞骨架的骨条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整个采收过程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较高,所需人力成本较低,且不会对枣树造成损害。

Inverted umbrella type jujube harve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倒伞式红枣采收机
本技术涉及农用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倒伞式红枣采收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的红枣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矮化红枣种植规模和产量逐年增加,而红枣的采收是红枣种植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传统的红枣采收方法有棒杆打击采收和半机械化设备采收。棒杆打击采收有较好的连续性,但对人力需求较高,采收效率较低,且容易对枣树树枝及红枣造成损伤,既不利于树的生长,也影响红枣的质量。半机械化设备采收主要还是人工利用一些半机械化设备,例如升降机,梯子等辅助进行采摘,采收效率较低。为解决上述传统的红枣采收方式效率低下的问题,有人研究出一种罩网摇晃采收方法,该方法操作如图1所示,采收红枣时用一张网罩住整个枣树树冠,将网口束紧于枣树树干上,再人力摇晃树枝或树干,使红枣脱离树枝落入收集网中,然后在网的下端开个漏枣口,使红枣排出即可。该方法虽然相比传统的两种采收方法在采收效率上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1、罩网、取网、摇晃树干均需要人工操作,安装和拆卸收集网比较麻烦;2、树枝容易勾住网口,取网时容易扯断树枝及扯坏收集网。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倒伞式红枣采收机,其特征是:包括行走小车(1)、树干抓摇机构及倒伞接枣机构;/n行走小车(1)包括承载板(11)、设在承载板(11)侧边或下方的滚轮(12)及设在承载板(11)上用于驱动滚轮(12)运转的驱动装置;/n树干抓摇机构包括安装在承载板(11)上的可调机械臂(21)、设在可调机械臂(21)末端的夹爪体(22)及设在可调机械臂(21)与夹爪体(22)之间的摆动驱动组件(23);/n倒伞接枣机构设在承载板(11)上,其包括伞骨架(31)、开口控制组件(32)、收展驱动组件(33)及伞布(34);伞骨架(31)呈开口方向朝上的喇叭形框架,其包括中心环部(311)及设在中心环部(311)...

【技术特征摘要】
1.倒伞式红枣采收机,其特征是:包括行走小车(1)、树干抓摇机构及倒伞接枣机构;
行走小车(1)包括承载板(11)、设在承载板(11)侧边或下方的滚轮(12)及设在承载板(11)上用于驱动滚轮(12)运转的驱动装置;
树干抓摇机构包括安装在承载板(11)上的可调机械臂(21)、设在可调机械臂(21)末端的夹爪体(22)及设在可调机械臂(21)与夹爪体(22)之间的摆动驱动组件(23);
倒伞接枣机构设在承载板(11)上,其包括伞骨架(31)、开口控制组件(32)、收展驱动组件(33)及伞布(34);伞骨架(31)呈开口方向朝上的喇叭形框架,其包括中心环部(311)及设在中心环部(311)外侧呈辐射状布置的骨条部(312),中心环部(311)一侧设有可张开或闭合的树干入口(4);开口控制组件(32)与伞骨架(31)关联,以驱动树干入口(4)张开或闭合;收展驱动组件(33)与伞骨架(31)关联,以驱动伞骨架(31)向上方收拢或向下方展开;伞布(34)连接在伞骨架(31)的骨条部(312)上,而围成一个用于接枣的锥环形面,伞布(34)上设有通过拉链打开或闭合的排枣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伞式红枣采收机,其特征是:伞骨架(31)的中心环部(311)包括上环体(3111)和下环体(3112);伞骨架(31)的骨条部(312)包括骨条(3121)和短连杆(3122);
上环体(3111)呈水平布置的环状,其包括上环座(31111)和铰接在上环座(31111)两端且相对布置的两个上C形臂(31112),两个上C形臂(31112)与上环座(31111)合围形成一个环状的上环体(3111),两个上C形臂(31112)上分别间隔布置有多个铰接座A(31113),当两个上C形臂(31112)绕各自的铰接点相互远离转动时,上环体(3111)在两个上C形臂(31112)之间形成逐渐扩大的开口A(31114),当两个上C形臂(31112)绕各自的铰接点相互靠近转动时,上环体(3111)在两个上C形臂(31112)之间的开口A(31114)逐渐收拢;
下环体(3112)呈水平布置的环状,并位于上环体(3111)的正下方,下环体(3112)包括下环座(31121)和铰接在下环座(31121)两端且相对布置的两个下C形臂(31122),两个下C形臂(31122)与下环座(31121)合围形成一个环状的下环体(3112),两个下C形臂(31122)上分别间隔布置有多个铰接座B(31123),铰接座B(31123)与铰接座A(31113)一一对应,当两个下C形臂(31122)绕各自的铰接点相互远离转动时,下环体(3112)在两个下C形臂(31122)之间形成逐渐扩大的开口B(31124),当两个下C形臂(31122)绕各自的铰接点相互靠近转动时,下环体(3112)在两个下C形臂(31122)之间的开口B(31124)逐渐收拢;
骨条(3121)一端铰接在铰接座B(31123)上,另一端向下环体(3112)外侧上方伸出;
短连杆(3122)一端铰接在骨条(3121)上,另一端铰接在铰接座A(31113)上;
伞布(34)敷设在所有的骨条(3121)上,从而围成一个用于接枣子的锥环形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伞式红枣采收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栋彦李胜陈佳斌刘斌董洪辉聂燎原蒋睿
申请(专利权)人:南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