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珍珠豆型花生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174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珍珠豆型花生播种装置,包括排种箱、排种轮、刮种轮和出种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珍珠豆型花生播种装置,排种槽截面上两侧深度不同,有利于刮去多余种子和保证准确穴粒数;排种槽在充种区的初始充种位置提前充种,在保证排种槽适宜充种角度前提下,可将刮种轮设置在具有从上往下刮种作用的位置处,这样刮种效果好,也可减轻刮种力度,从而减少种子破损;花生种子为仿圆柱形状,多数以平躺方式充种,将排种槽设为平键槽型式有利于充种,从而降低窝眼空穴率。

A peanut seeder with pearl be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珍珠豆型花生播种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珍珠豆型花生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花生充种机(播种机)按其充种原理主要分为机械式、气吸式、气吹式等型式。机械式充种的原理为种子利用自身重力作用落入转动的排种轮或排种盘上的排种槽中,即完成充种过程;随着排种轮或排种盘继续转动并经刮种装置刮去多余种子后,种子同样利用自身重力作用从排种槽排出然后落入播种机导种管(排种管)中,即完成排种过程。福建的地理环境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花生种植地块面积小,无法实现大型机械化作业。机械式花生播种机由于结构较简单、紧凑,容易做到小型化,较适合福建使用。福建属于南方春秋两熟花生区,种植的花生品种以珍珠豆型为主,该品种与其种植的规格和方式与黄淮海、东北和长江流域花生区有明显差别。福建种植的珍珠豆型品种花生,截面近似椭圆形,个体大小、长短差异比较大,粒小皮薄,容易破损。现有机械式花生播种机主要是针对北方种植的大粒、颗粒均匀的花生设计的,用来播种福建的小粒花生很容易造成多粒或空穴,且容易破损;因此很多在北方可用的机械式花生播种机在福建乃至南方丘陵山区并不适用,必须进行改进设计。所述的改进设计关键要针对播种机的排种装置,其充种及排种性能满足花生播种的穴粒数和种子质量要求-种子每穴2粒且不破损(符合大多数播种相应要求),相应考核性能指标为穴粒数合格率(1~3粒为合格,2粒占比尽可能大)、种子破损率。穴粒数合格率和种子破损率与排种轮上排种槽的结构型式及其相关尺寸密切相关,且这两指标通常是一对矛盾对立体,即穴粒数要准确,就要加强刮种效果,但种子破损加大;种子破损要降低,就要降低刮种效果,但穴粒数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花生播种机穴粒数合格率较低、种子破损率较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珍珠豆型花生播种装置,包括排种箱、排种轮、刮种轮和出种斗;所述排种箱为顶面开口的箱体;所述排种轮设置于排种箱内部,所述排种轮为两个,两个所述排种轮相互平行设置且以相背方向转动,所述排种轮的圆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排排种槽,所述排种槽的深度沿排种轮旋转方向逐渐加深,两所述排种轮之间的箱体上设置有阻挡花生种子由两排种轮之间落下的挡种板;所述刮种轮为两个,两个所述排种轮上方各设置有一刮种轮,所述刮种轮的旋转方向与相邻排种轮的旋转方向一致,所述刮种轮的轮面与相邻排种轮的轮面之间的距离小于花生种子的平均宽度;所述出种斗连通于箱体底部,两个所述排种轮下方各设置有一出种斗。其中,每个所述排种轮的排种槽排数为三排,每排排种槽数量为两个,所述三排排种槽沿排种轮圆周均匀设置。其中,所述挡种板为开口向下的V型,两个所述排种轮与挡种板之间的距离均小于花生种子的平均宽度。其中,所述出种斗的上方设置有挡板。其中,所述排种槽的宽度为10-13mm,长度为18-22mm,中心面深度为8-11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珍珠豆型花生播种装置,排种槽截面上两侧深度不同,有利于刮去多余种子和保证准确穴粒数;排种槽在充种区的初始充种位置提前充种,在保证排种槽适宜充种角度前提下,可将刮种轮设置在具有从上往下刮种作用的位置处,这样刮种效果好,也可减轻刮种力度,从而减少种子破损;花生种子为仿圆柱形状,多数以平躺方式充种,将排种槽设为平键槽型式有利于充种,从而降低窝眼空穴率。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珍珠豆型花生播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珍珠豆型花生播种装置的排种轮的剖视图;标号说明:1、排种箱;11、挡种板;12、挡板;2、排种轮;21、排种槽;3、刮种轮;4、出种斗。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珍珠豆型花生播种装置,包括排种箱1、排种轮2、刮种轮3和出种斗4;所述排种箱1为顶面开口的箱体;所述排种轮2设置于排种箱1内部,所述排种轮2为两个,两个所述排种轮2相互平行设置且以相背方向转动,所述排种轮2的圆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排排种槽21,所述排种槽21的深度沿排种轮2旋转方向逐渐加深,两所述排种轮2之间的箱体上设置有阻挡花生种子由两排种轮2之间落下的挡种板11;所述刮种轮3为两个,两个所述排种轮2上方各设置有一刮种轮3,所述刮种轮3的旋转方向与相邻排种轮2的旋转方向一致,所述刮种轮3的轮面与相邻排种轮2的轮面之间的距离小于花生种子的平均宽度;所述出种斗4连通于箱体底部,两个所述排种轮2下方各设置有一出种斗4。上述珍珠豆型花生播种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工作时,将花生种子由两刮种轮3之间倒入,花生种子因为自重落入两排种轮2轮面上的排种槽21中,再由排种轮2相邻的刮种轮3刮去多余的种子,当排种槽21向下时,排种轮2上的花生种子由于重力作用由出种斗4落入土壤中。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珍珠豆型花生播种装置,排种槽截面上两侧深度不同,有利于刮去多余种子和保证准确穴粒数;排种槽在充种区的初始充种位置提前充种,在保证排种槽适宜充种角度前提下,可将刮种轮设置在具有从上往下刮种作用的位置处,这样刮种效果好,也可减轻刮种力度,从而减少种子破损;花生种子为仿圆柱形状,多数以平躺方式充种,将排种槽设为平键槽型式有利于充种,从而降低窝眼空穴率。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排种轮2的排种槽21排数为三排,每排排种槽21数量为两个,所述三排排种槽21沿排种轮2圆周均匀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挡种板11为开口向下的V型,两个所述排种轮2与挡种板11之间的距离均小于花生种子的平均宽度。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挡种板,可避免花生种子掉入排种轮之间的缝隙中,同时有利于种子平躺,防止花生种子竖直插入排种槽中,从而降低花生种子的破损率和排种槽空穴率。进一步的,所述出种斗4的上方设置有挡板12。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挡板,可防止排出的花生种子落到别的出种口,从而进一步提高排种穴粒数的准确性。进一步的,所述排种槽21的宽度为10-13mm,长度为18-22mm,中心面深度为8-11mm。请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珍珠豆型花生播种装置,包括排种箱1、排种轮2、刮种轮3和出种斗4;所述排种箱1为顶面开口的箱体;所述排种轮2设置于排种箱1内部,所述排种轮2为两个,两个所述排种轮2相互平行设置且以相背方向转动,所述排种轮2的圆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排排种槽21,所述排种槽21的深度沿排种轮2旋转方向逐渐加深,两所述排种轮2之间的箱体上设置有阻挡花生种子由两排种轮2之间落下的挡种板11;所述刮种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珍珠豆型花生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种箱、排种轮、刮种轮和出种斗;/n所述排种箱为顶面开口的箱体;/n所述排种轮设置于排种箱内部,所述排种轮为两个,两个所述排种轮相互平行设置且以相背方向转动,所述排种轮的圆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排排种槽,所述排种槽的深度沿排种轮旋转方向逐渐加深,两所述排种轮之间的箱体上设置有阻挡花生种子由两排种轮之间落下的挡种板;/n所述刮种轮为两个,两个所述排种轮上方各设置有一刮种轮,所述刮种轮的旋转方向与相邻排种轮的旋转方向一致,所述刮种轮的轮面与相邻排种轮的轮面之间的距离小于花生种子的平均宽度;/n所述出种斗连通于箱体底部,两个所述排种轮下方各设置有一出种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珍珠豆型花生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种箱、排种轮、刮种轮和出种斗;
所述排种箱为顶面开口的箱体;
所述排种轮设置于排种箱内部,所述排种轮为两个,两个所述排种轮相互平行设置且以相背方向转动,所述排种轮的圆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排排种槽,所述排种槽的深度沿排种轮旋转方向逐渐加深,两所述排种轮之间的箱体上设置有阻挡花生种子由两排种轮之间落下的挡种板;
所述刮种轮为两个,两个所述排种轮上方各设置有一刮种轮,所述刮种轮的旋转方向与相邻排种轮的旋转方向一致,所述刮种轮的轮面与相邻排种轮的轮面之间的距离小于花生种子的平均宽度;
所述出种斗连通于箱体底部,两个所述排种轮下方各设置有一出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初枝林丛陈宇陈龙李晓霞任晓丹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