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摩擦和磁感应的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592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摩擦和磁感应的发电机,其为一空心球型,由上、下半球粘合而成,由外向内依次包括:绝缘球壳(1)、光伏层(7)、线圈(2)、电荷感应层(3)及第一摩擦层(4),绝缘球壳(1)、线圈(2)、电荷感应层(3)及第一摩擦层(4)依次紧贴;球壳内设有磁性球(5),磁性球(5)外表面包裹有第二摩擦层(6),可在球壳内任意滚动;在上、下半球连接处,电荷感应层(3)断开,形成两个电极,线圈(2)的两端从上、下半球分别引出;第一摩擦层(4)与第二摩擦层(6)的极性相反。该发电机添加磁感应发电结构和光伏结构,通过摩擦与光电以及磁感应同时发电,大大提高了电信号的输出。

Generator based on friction and magnetic in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摩擦和磁感应的发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摩擦和磁感应的发电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清洁能源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研究人员已研发了将机械能、振动能、风能及潮汐能等清洁能源转化为电能的发电机。而地球上,海洋面积占据了71%,其包含丰富的资源,因此,合理利用海水的波浪能为新能源的收集提供了一种可靠的研究方向。目前,在波浪能的收集方面已有相关研究,例如,XiaofengWang等人设计了封闭式球面滚动型的摩擦发电机,通过滚动球与内球壳的贴附材料的摩擦,从而产生电能,发电机输出信号能点亮LED灯;LiangXu等人也做了相似研究,只是替换了其器件所用的摩擦材料,没有做出其他重大创新。单纯依靠材料的摩擦产生的电能相对较小,很有限,实用性不高。如果将摩擦与磁感应结合起来,既可通过摩擦收集海洋波浪能,同时也可依靠磁感应产生电能,则会大大提高电信号的输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的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摩擦和磁感应的发电机,用于提高发电机的电信号的输出。(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摩擦和磁感应的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为一空心球型,由上、下半球粘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球型的球壳部分从外向内依次包括:/n绝缘球壳(1)、线圈(2)、电荷感应层(3)及第一摩擦层(4),所述绝缘球壳(1)、线圈(2)、电荷感应层(3)及第一摩擦层(4)依次紧贴;/n所述空心球型的空心处设有磁性球(5),所述磁性球(5)外表面包裹有第二摩擦层(6),可在空心处任意滚动;/n其中,在上、下半球连接处,所述电荷感应层(3)断开,所述线圈(2)的两端从所述上、下半球分别引出;/n其中,所述第一摩擦层(4)与所述第二摩擦层(6)的极性相反;/n其中,所述电荷感应层(3)、所述第一摩擦层(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摩擦和磁感应的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为一空心球型,由上、下半球粘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球型的球壳部分从外向内依次包括:
绝缘球壳(1)、线圈(2)、电荷感应层(3)及第一摩擦层(4),所述绝缘球壳(1)、线圈(2)、电荷感应层(3)及第一摩擦层(4)依次紧贴;
所述空心球型的空心处设有磁性球(5),所述磁性球(5)外表面包裹有第二摩擦层(6),可在空心处任意滚动;
其中,在上、下半球连接处,所述电荷感应层(3)断开,所述线圈(2)的两端从所述上、下半球分别引出;
其中,所述第一摩擦层(4)与所述第二摩擦层(6)的极性相反;
其中,所述电荷感应层(3)、所述第一摩擦层(4)及所述第二摩擦层(6)构成摩擦发电结构,所述磁性球(5)与所述线圈(2)构成磁感应发电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摩擦和磁感应的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层(4)为摩擦后带正电的摩擦材料,所述第二摩擦层(6)为摩擦后带负电的摩擦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摩擦和磁感应的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层(4)为尼龙膜,所述第二摩擦层(6)为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摩擦和磁感应的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层(4)为摩擦后带负电的摩擦材料,所述第二摩擦层(6)为摩擦后带正电的摩擦材料。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亚刘国才霍学坚张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