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方筒型直线感应电机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502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1:57
基于方筒型直线感应电机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属于直线电机应用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解决压水堆核电站采用外置式磁力提升驱动机构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定子和动子,动子包括衔接平台和方轴;定子包括方形护套、m+1个励磁部和m个导向支撑部;方形护套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空腔结构,在方形护套外壁沿轴向交错固定m+1个励磁部和m个导向支撑部;方轴的顶端设置衔接平台,所述衔接平台用于固定控制棒,方轴的下端从方形护套的上端开口同轴插入,且方轴与方形护套之间存在机械气隙;方轴在励磁部的作用下实现上下运动,并通过导向支撑部实现磁浮支撑。可实现控制棒在竖直方向的上、下快速运动和精确定位,具有自锁能力,在断电情况下可快速降落并具有相应防护措施。

Control rod drive mechanism based on square cylinder linear induction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方筒型直线感应电机的控制棒驱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裂变反应堆控制棒的驱动机构,属于直线电机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作为一种安全、清洁而且经济的能源,核能应用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可控链式反应长期持续地获得能量,包括裂变和聚变两种方式。目前,受控核聚变反应尚未实现,而裂变反应堆已在工业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实现受控核反应在技术上与瞬间释放能量的核弹有完全不同的困难,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关键即在于如何高效安全地控制核反应。在裂变反应堆中,控制棒是控制输出功率和启停堆的重要设备,是目前反应堆的必要控制部件。控制棒由中子的强吸收材料制成,能有效吸收反应堆内的中子,从而控制核反应速率。控制棒组件由一台控制棒驱动机构传动,使控制棒在导向管内上下移动,达到控制反应堆的目的。其任务是在确保反应堆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反应性,以满足反应堆长期运行的需要:通过最佳的提棒程序,使反应堆在运行过程中保持平坦的功率分布;补偿由于温度系数、中毒效应等引起的反应性变化;负荷变化时,调节反应堆功率跟随负荷变化;事故时,能实现迅速停堆,并保证适当的停堆深度。因此控制棒作为裂变反应堆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方筒型直线感应电机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和动子,动子包括衔接平台(1)和方轴(2);定子包括方形护套(3)、m+1个励磁部(4)和m个导向支撑部(5);/n方形护套(3)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空腔结构,在方形护套(3)外壁沿轴向交错固定m+1个励磁部(4)和m个导向支撑部(5),m≥2;/n方轴(2)的顶端设置衔接平台(1),所述衔接平台(1)用于固定控制棒,方轴(2)的下端从方形护套(3)的上端开口同轴插入,且方轴(2)与方形护套(3)之间存在机械气隙;/n方轴(2)在励磁部(4)的作用下实现上下运动,并通过导向支撑部(5)实现磁浮支撑。/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方筒型直线感应电机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和动子,动子包括衔接平台(1)和方轴(2);定子包括方形护套(3)、m+1个励磁部(4)和m个导向支撑部(5);
方形护套(3)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空腔结构,在方形护套(3)外壁沿轴向交错固定m+1个励磁部(4)和m个导向支撑部(5),m≥2;
方轴(2)的顶端设置衔接平台(1),所述衔接平台(1)用于固定控制棒,方轴(2)的下端从方形护套(3)的上端开口同轴插入,且方轴(2)与方形护套(3)之间存在机械气隙;
方轴(2)在励磁部(4)的作用下实现上下运动,并通过导向支撑部(5)实现磁浮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方筒型直线感应电机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器,缓冲器设置在方形护套(3)密封的底部腔体中,用于为方轴(2)提供机械缓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方筒型直线感应电机的控制棒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励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鲁寇宝泉葛庆稳韦坚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