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CM的管道用被动式零能耗防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1122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PCM的管道用被动式零能耗防冻装置,包括工作管、防腐层、PCM层、内嵌支架、套管和绝热层;所述工作管1位于最内侧;所述防腐层位于所述工作管1外侧;所述PCM层3位于所述防腐层2与所述套管5之间的空腔结构;所述内嵌支架4也位于所述防腐层2与所述套管5之间;所述绝热层6贴附于所述套管5外侧,为最外层结构。在所述PCM层3内灌注常温为液体的相变介质;固定所述防腐层2与所述套管5之间的空腔结构的所述内嵌支架4为枝状结构;所述套管5与所述防腐层2共同为所述PCM层3提供容纳空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管道的无动力设施和能源消耗、结构简单、实施容易、运维方便并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防冻技术问题。

Passive zero energy consumption antifreeze device for pipeline based on P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PCM的管道用被动式零能耗防冻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道防冻
,具体为一种基于PCM的管道用被动式零能耗防冻技术。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在北方地区,管道的防冻技术一直是各方的关注焦点。目前,常用的的防冻技术措施为伴热和介质常流。伴热是一种在保温的基础上给管道外壁进行热量补充,使介质维持一定的温度,从而避免管道内介质冻结的技术。常见的伴热形式有电伴热蒸汽伴热、和热水伴热等。介质常流是一种采用“流水不腐”原理进行防冻的技术,其核心在于保持管道内介质不停流动,在介质温度尚未达到凝固点时,便强制介质流过防冻区域。常见的介质常流形式有末端常流(如龙头常流水)和管道系统循环(用户侧处于介质停用阶段,仍进行管道循环)。然而,在工程应用中,上述防冻技术均存在诸多缺陷。首先,伴热技术需要增加伴热系统并提供热源,其中蒸汽、热水伴热系统在设计、建设、施工中尤其复杂且建设成本很高;其次,不论哪种形式,当前的防冻技术都伴随着大量能源或资源消耗,与当前节能降耗要求背道而驰。最后,当前的伴热系统均需要进行维护,由此带来的维护成本和能源成本靡费巨大。因此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PCM的管道用被动式零能耗防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管、防腐层、PCM层、内嵌支架、套管和绝热层;用于传输工作介质的所述工作管(1)位于最内侧;用于减少PCM对工作管的腐蚀并降低管道破裂时PCM进入管道风险的所述防腐层(2)位于所述工作管外侧;所述PCM层(3)位于所述防腐层(2)与所述套管(5)之间的空腔结构内;用于固定和支撑,形成空腔结构的所述内嵌支架(4)也位于所述防腐层(2)与所述套管(5)之间;所述绝热层(6)贴附于所述套管(5)外侧,为最外层结构。在所述PCM层(3)内灌注常温为液体的相变介质,在环境温度高于PCM凝固点时,为非防冻状态,此时PCM为液态,处于蓄热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PCM的管道用被动式零能耗防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管、防腐层、PCM层、内嵌支架、套管和绝热层;用于传输工作介质的所述工作管(1)位于最内侧;用于减少PCM对工作管的腐蚀并降低管道破裂时PCM进入管道风险的所述防腐层(2)位于所述工作管外侧;所述PCM层(3)位于所述防腐层(2)与所述套管(5)之间的空腔结构内;用于固定和支撑,形成空腔结构的所述内嵌支架(4)也位于所述防腐层(2)与所述套管(5)之间;所述绝热层(6)贴附于所述套管(5)外侧,为最外层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文俊周燕昭齐好李振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