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杆式换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114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挡杆式换挡器,包括可实现自动驾驶模式挡位切换的电子换挡装置和可实现手动驾驶模式挡位切换的手动换挡装置,手动换挡装置包括换挡杆和若干挡位槽,换挡杆可在各挡位槽之间滑动,以实现手动驾驶模式时的挡位切换,电子换挡装置设于换挡杆的上部,换挡杆进行预设的运动可实现自动驾驶模式和手动驾驶模式之间的相互切换。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挡杆式换挡器能实现自动驾驶模式挡位切换,且在进行手动驾驶模式挡位切换时,驾驶者能获得真实的手动换挡驾驶感受。

A kind of lever shif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挡杆式换挡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挡杆式换挡器。
技术介绍
挡杆式电子换挡器集成有手动驾驶模式和自动驾驶模式,在自动驾驶模式时通过旋钮或拨片来实现挡位切换,在手动驾驶模式时通过前后或左右推动挡杆来实现挡位切换。手动驾驶模式时,由于是前后或左右推动挡杆来实现挡位切换,驾驶者无法获得真实的手动换挡驾驶感受,这大大降低了手动驾驶模式的操控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自动驾驶模式挡位切换,且在进行手动驾驶模式挡位切换时,驾驶者能获得真实的手动换挡驾驶感受的挡杆式换挡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挡杆式换挡器,包括可实现自动驾驶模式挡位切换的电子换挡装置和可实现手动驾驶模式挡位切换的手动换挡装置,手动换挡装置包括换挡杆和若干挡位槽,换挡杆可在各挡位槽之间滑动,以实现手动驾驶模式时的挡位切换,电子换挡装置设于换挡杆的上部,换挡杆进行预设的运动可实现自动驾驶模式和手动驾驶模式之间的相互切换。进一步地,电子换挡装置上设有P挡按键,电子换挡装置具有单稳态三点位结构,其中,中间点位为稳态点位,从中间点位沿第一方向运动可至第一点位,从中间点位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运动可至第二点位;在单稳态三点位结构运动至第一点位或第二点位时,单稳态三点位结构可自动回位至中间点位。进一步地,按下P挡按键,电子换挡装置切换至P挡;电子换挡装置为P挡时,使单稳态三点位结构运动至第一点位或第二点位,电子换挡装置退出P挡。进一步地,在电子换挡装置为N挡时,使单稳态三点位结构运动至第一点位或第二点位,电子换挡装置切至R挡或D挡。进一步地,在电子换挡装置为R挡时,使单稳态三点位结构运动至第一点位或第二点位,电子换挡装置切至R挡或N挡。进一步地,在电子换挡装置为D挡时,使单稳态三点位结构运动至第一点位或第二点位,电子换挡装置切至D挡或N挡。进一步地,单稳态三点位结构为旋钮,从中间点位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可至第一点位,从中间点位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可至第二点位。进一步地,单稳态三点位结构为拨片,从中间点位向上运动可至第一点位,从中间点位向下运动可至第二点位。进一步地,预设的运动为换挡杆的上拉或下压。进一步地,预设的运动为换挡杆的左旋或右旋。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挡杆式换挡器包括电子换挡装置和手动换挡装置,手动换挡装置包括换挡杆和若干挡位槽,换挡杆可在各挡位槽之间滑动,以实现手动驾驶模式时的挡位切换,电子换挡装置设于换挡杆的上部,换挡杆进行预设的运动可实现自动驾驶模式和手动驾驶模式之间的相互切换,因此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挡杆式换挡器能实现自动驾驶模式挡位切换,且在进行手动驾驶模式挡位切换时,驾驶者能获得真实的手动换挡驾驶感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挡杆式换挡器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挡杆式换挡器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挡杆式换挡器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挡杆式换挡器的电子换挡装置的换挡逻辑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挡杆式换挡器包括可实现自动驾驶模式挡位切换的电子换挡装置1和可实现手动驾驶模式挡位切换的手动换挡装置2。手动换挡装置2包括换挡杆21和若干挡位槽22,换挡杆21可在各挡位槽22之间滑动,以实现手动驾驶模式时的挡位切换。在本实施例中,手动换挡装置2包括六挡(即1挡、2挡、3挡、4挡、5挡、6挡),挡位槽22共有六个。1、2挡挡位槽22以相对设置的方式位于第一贯通槽1a的两侧,3、4挡挡位槽22以相对设置的方式位于第二贯通槽1b的两侧,5、6挡挡位槽22以相对设置的方式位于第三贯通槽1c的两侧。第一贯通槽1a、第二贯通槽1b及第三贯通槽1c相互平行且间隔一定间隙。第一贯通槽1a和第二贯通槽1b之间通过第一连通槽111相互连通,第二贯通槽1b及第三贯通槽1c之间通过第二连通槽112相互连通。换挡杆21经由第一连通槽111和第二连通槽112可在1、2、3、4、5、6挡挡位槽22之间滑动,以实现手动驾驶模式时的六挡挡位切换。换挡杆21的位置信号可以使用霍尔传感器或者其他位置传感器采集,采集到的挡杆位置信号经过挡杆式换挡器中的MCU处理后,以CAN信号的形式发送到整车动力CAN,从而实现挡杆式换挡器与整车的通讯。电子换挡装置1设于换挡杆21的上部。电子换挡装置1上设有P挡按键。电子换挡装置1具有单稳态三点位结构,其中,中间点位为稳态点位,从中间点位沿第一方向运动可至第一点位,从中间点位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运动可至第二点位。在单稳态三点位结构运动至第一点位或第二点位时,单稳态三点位结构会自动回位至中间点位。电子换挡装置1的换挡逻辑可参考图4,按下P挡按键,电子换挡装置1切至P挡。电子换挡装置1为P挡时,若踩下刹车并使单稳态三点位结构运动至第一点位或第二点位,电子换挡装置1退出P挡。在电子换挡装置1退出P挡时,优选地,电子换挡装置1由P挡切换至N挡,这样可以避免因驾驶员误操作使汽车由P挡直接切换至R挡或D挡而引发危险。在电子换挡装置1为N挡时,使单稳态三点位结构运动至第一点位或第二点位,电子换挡装置1切换至R挡或D挡。在电子换挡装置1为R挡时,使单稳态三点位结构运动至第一点位或第二点位,电子换挡装置1切换至R挡或N挡。使电子换挡装置1不由R挡直接切换至D挡,可以避免因驾驶员误操作而使汽车由R挡直接切至D挡并引发危险。在电子换挡装置1为D挡时,使单稳态三点位结构运动至第一点位或第二点位,电子换挡装置1切至D挡或N挡。使电子换挡装置1不由D挡直接切换至R挡,可以避免因驾驶员误操作而使汽车由D挡直接切至R挡并引发危险。在电子换挡装置1例如位于D挡时,如果要由D挡切至R挡,可以使单稳态三点位结构由中间点位运动至第二点位,单稳态三点位结构再由第二点位自动回位至中间点位,这样电子换挡装置由D挡切至N挡。接着,再使单稳态三点位结构由中间点位运动至第二点位,单稳态三点位结构再由第二点位自动回位至中间点位,这样电子换挡装置由N挡切至R挡。从而实现了电子换挡装置1由D挡至R挡的切换。单稳态三点位结构可以例如为旋钮或拨片。在单稳态三点位结构为旋钮时,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单稳态三点位结构的运动为沿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的旋转运动。在单稳态三点位结构为拨片时,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为向上方向、向下方向,单稳态三点位结构的运动为向上方向、向下方向的直线运动。在单稳态三点位结构为旋钮时,其结构可如图3所示,包括可旋转的旋转部51和固定不动的主体部52,旋转部51相对主体部52旋转,并可从中间点位沿顺时针方向(第一方向)旋转至第一点位,再回位到中间点位。也可从中间点位沿逆时针方向(第二方向)旋转至第二点位,再回位到中间点位。旋钮可以包括齿形槽和可在齿形槽内来回滑动的顶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挡杆式换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实现自动驾驶模式挡位切换的电子换挡装置(1)和可实现手动驾驶模式挡位切换的手动换挡装置(2),所述手动换挡装置(2)包括换挡杆(21)和若干挡位槽(22),所述换挡杆(21)可在各所述挡位槽(22)之间滑动,以实现手动驾驶模式时的挡位切换,所述电子换挡装置(1)设于所述换挡杆(21)的上部,所述换挡杆(21)进行预设的运动可实现自动驾驶模式和手动驾驶模式之间的相互切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挡杆式换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实现自动驾驶模式挡位切换的电子换挡装置(1)和可实现手动驾驶模式挡位切换的手动换挡装置(2),所述手动换挡装置(2)包括换挡杆(21)和若干挡位槽(22),所述换挡杆(21)可在各所述挡位槽(22)之间滑动,以实现手动驾驶模式时的挡位切换,所述电子换挡装置(1)设于所述换挡杆(21)的上部,所述换挡杆(21)进行预设的运动可实现自动驾驶模式和手动驾驶模式之间的相互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杆式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换挡装置(1)上设有P挡按键,所述电子换挡装置(1)具有单稳态三点位结构,其中,中间点位为稳态点位,从所述中间点位沿第一方向运动可至第一点位,从所述中间点位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运动可至第二点位;
在所述单稳态三点位结构运动至所述第一点位或所述第二点位时,所述单稳态三点位结构可自动回位至所述中间点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杆式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按下所述P挡按键,所述电子换挡装置(1)切换至P挡;
所述电子换挡装置(1)为P挡时,使所述单稳态三点位结构运动至所述第一点位或所述第二点位,所述电子换挡装置(1)退出P挡。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杆式换挡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何永亮王力强张超柳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