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放式的双玻光电幕墙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05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领域的一种开放式的双玻光电幕墙单元,包括内层幕墙和外层幕墙;外层幕墙与内层幕墙围成柱状的空气腔体;内层幕墙包括可开启窗;外层幕墙包括夹胶中空光伏玻璃;空气腔体的顶部设置顶部金属格栅;空气腔体的底部设置可上人底部金属格栅,外层幕墙的底部设置LED灯带,夹胶中空光伏玻璃的接电盒与LED灯带电路连接。其高效节能,同时提高建筑整体热工性能;安全可靠,同时便于检修和维护;造型美观,同时获得灵活多样的外立面效果。

An open double glass photoelectric curtain wall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放式的双玻光电幕墙单元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建筑外饰面构造。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电幕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光电幕墙利用镶嵌于两片玻璃中的太阳能光电池,将太阳能光子能量转化为电解液或半导体材料中的电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同时有一定的装饰效果。但是,作为现有技术中的光电幕墙,仍存在一定的缺点:从热工性能角度而言,光电幕墙在使用过程中,光伏组件发热,易导致室内温度升高,同时光电作用效率降低;从安装使用角度而言,光电幕墙安装不够灵活,不利于后期检修和围护;从外观效果角度而言,市面上相近外观的光伏材料无法兼顾建筑形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系统提供了一种开放式的双玻光电幕墙单元。解决的技术问题为:高效节能,同时提高建筑整体热工性能;安全可靠,同时便于检修和维护;造型美观,同时获得灵活多样的外立面效果。本专利技术系统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开放式的双玻光电幕墙单元,包括内层幕墙和外层幕墙;外层幕墙与内层幕墙围成柱状的空气腔体;内层幕墙包括可开启窗;外层幕墙包括夹胶中空光伏玻璃;空气腔体的顶部设置顶部金属格栅;空气腔体的底部设置可上人底部金属格栅,外层幕墙的底部设置LED灯带,夹胶中空光伏玻璃的接电盒与LED灯带电路连接。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可开启窗配有百叶帘。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顶部金属格栅和可上人底部金属格栅为可开闭格栅。本专利技术可满足绿建三星标准,具有被动式生态建筑的特征。首先普通的光电幕墙内部的光伏组件在进行光电作用时,会造成室内温度相应增高,增加建筑能耗。而本专利技术通过热工模拟,内层幕墙与外层幕墙之间设置柱状的空气腔体,能引导空气流动,将温暖的空气通过顶部金属格栅和可上人底部金属格栅排放于幕墙单元外,防止夏季过热。作为一种优化,顶部金属格栅和可上人底部金属格栅为可开闭格栅,冬季可关闭顶部金属格栅和可上人底部金属格栅,满足冬季保暖的需要。其次,外层幕墙不仅仅是装饰构件,还能为建筑物提供可供泛光照明使用的清洁能源,夹胶中空光伏玻璃白天收集玻璃内光伏组件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于电池中,夜间直接用于LED灯带照明。最后,夹胶中空光伏玻璃的半透明效果、可开启窗配有的百叶帘的遮阳效果,进一步达到节能目标。本专利技术结构可靠易于安装,同时检修和维护方便。本专利技术的内层幕墙和外层幕墙的骨架结构可采用现有任意技术完成,可采用轻型结构,内层幕墙和外层幕墙通过主龙骨和次龙骨相互连接,结构清晰,易于操作,为光电幕墙外饰面工程提供了可行构造方式与技术支持;内层幕墙设有可开启窗,配合空气腔体底部的可上人底部金属格栅,满足自然通风的同时,有利于外层幕墙的清洁与维护。本专利技术把控建筑最终效果,集表现力与功能性为一体。本专利技术的幕墙单元可相互自由拼接组合。可开启窗在内层幕墙上的大小和位置不限,内层幕墙上除了可开启窗外的其它区域可集成各类墙体、镜面板材或其它集成百叶,调整室内整体透光度;不同形状的外层幕墙可调整空气腔体的截面形状,如三角形、矩形或弓形等;夹胶中空光伏玻璃在外层幕墙上的大小和位置不限,外层幕墙上除了夹胶中空光伏玻璃外的其它区域可集成磨砂玻璃、彩釉玻璃甚至可击碎的消防救援窗等多种模式的组合,在立面上灵活布置,表现不同的立面效果和功能需求,在满足节能保温要求的情况下,大幅提升外饰面的装饰效果。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及应用施工方法对本专利技术系统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横向剖面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横向剖面示意图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横向剖面示意图三。图4是本专利技术纵向剖面示意图。附图标号:1:内层幕墙;2:外层幕墙;3:可开启窗;4:夹胶中空光伏玻璃;5:次龙骨;6:主龙骨;7:顶部金属格栅;7’:可上人底部金属格栅;8:百叶帘;9:LED灯带。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内层幕墙1和外层幕墙2,外层幕墙2与内层幕墙1围成柱状的空气腔体。内层幕墙1和外层幕墙2之间的连接可通过主龙骨6和次龙骨5连接,图中所示的主龙骨6和次龙骨5的连接方式仅为一种示意,可采用现有成熟技术完成连接。内层幕墙1包括可开启窗3;外层幕墙2包括夹胶中空光伏玻璃4;空气腔体的顶部设置顶部金属格栅7;空气腔体的底部设置可上人底部金属格栅7’,外层幕墙的底部设置LED灯带9,夹胶中空光伏玻璃4的接电盒与LED灯带9电路连接,供电给LED灯带。接线盒与LED灯带的电路连接属于现有成熟技术。可开启窗3配有百叶帘8。可开启窗3在内层幕墙1上的大小和位置不限。如图1所示,可开启窗3可设置在内层幕墙1的单侧;也可如图2和图3所示,设置在内层幕墙1的中部,且大小不限。外层幕墙2的形状不限,可根据立面进行调整,由此形成不同的空气腔体截面形状,如图1所示空气腔体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图2所示空气腔体的截面形状为弓形,图3所示空气腔体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夹胶中空光伏玻璃4在外层幕墙2上的大小和位置不限。如图1所示,夹胶中空光伏玻璃4可设置在外层幕墙2的左侧;也可如图2和图3所示,设置在外层幕墙2的中部和右侧,且大小不限。以上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工程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系统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变动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系统的限制,凡依本专利技术系统设计思想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在本专利技术系统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放式的双玻光电幕墙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幕墙(1)和外层幕墙(2);所述外层幕墙(2)与所述内层幕墙(1)围成柱状的空气腔体;所述内层幕墙(1)包括可开启窗(3);所述外层幕墙(2)包括夹胶中空光伏玻璃(4);所述空气腔体的顶部设置顶部金属格栅(7);所述空气腔体的底部设置可上人底部金属格栅(7’),所述外层幕墙的底部设置LED灯带(9),所述夹胶中空光伏玻璃(4)的接电盒与所述LED灯带(9)电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放式的双玻光电幕墙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幕墙(1)和外层幕墙(2);所述外层幕墙(2)与所述内层幕墙(1)围成柱状的空气腔体;所述内层幕墙(1)包括可开启窗(3);所述外层幕墙(2)包括夹胶中空光伏玻璃(4);所述空气腔体的顶部设置顶部金属格栅(7);所述空气腔体的底部设置可上人底部金属格栅(7’),所述外层幕墙的底部设置LED灯带(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晔刘文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