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有机发光二极管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0939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3:09
本公开提供了下式的有机化合物以及包含所述有机化合物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和OLED装置。本公开的有机化合物可以作为基质包含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材料层中,从而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和OLED装置的发光效率和寿命。

Organic compounds,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化合物、有机发光二极管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2月14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161942号的权益,其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本公开涉及有机化合物,更具体地,涉及具有高三线态能级的有机化合物,以及包含该有机化合物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和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
技术介绍
近来,对具有小占用面积的平板显示装置的需求增加。在平板显示装置中,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并且可以被称为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OLED装置的技术迅速发展。有机发光二极管通过如下来发光:将来自作为电子注入电极的阴极的电子和来自作为空穴注入电极的阳极的空穴注入有机发光层,使电子与空穴结合,产生激子,并使激子从激发态转变为基态。柔性透明基板例如塑料基板可以用作形成有元件的基础基板。此外,有机发光二极管可以在低于操作其他显示装置所需的电压的电压(例如,10V或更低)下操作,并且具有低功耗。此外,来自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光具有优异的颜色纯度。近来,延迟荧光化合物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材料层(EML)中的发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式1的有机化合物:/n[式1]/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14 KR 10-2018-01619421.一种式1的有机化合物:
[式1]



其中Ar1为包含氮原子(N)的杂芳基,Ar2为C6至C30芳基,以及
其中R为C1至C10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中Ar1选自式2:
[式2]



其中R1、R2和R5至R8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咔唑基和芳基胺基,以及
其中R3和R4各自独立地选自C1至C10烷基和C6至C30芳基,或者R3和R4形成稠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中所述有机化合物选自:











4.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
第一电极;
面对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二电极;以及
第一发光材料层,所述第一发光材料层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并包含式1的有机化合物:
[式1]



其中Ar1为包含氮原子(N)的杂芳基,Ar2为C6至C30芳基,以及
其中R为C1至C10烷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中所述有机化合物用作第一基质,所述第一发光材料层还包含作为第一掺杂剂的延迟荧光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一基质的三线态能级大于所述第一掺杂剂的三线态能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一基质的HOMO能级与所述第一掺杂剂的HOMO能级之差、或所述第一基质的LUMO能级与所述第一掺杂剂的LUMO能级之差小于0.5eV。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一发光材料层还包含作为第二掺杂剂的荧光化合物,所述第一掺杂剂的单线态能级大于所述第二掺杂剂的单线态能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一掺杂剂的三线态能级小于所述第一基质的三线态能级而大于所述第二掺杂剂的三线态能级。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还包括:
第二发光材料层,所述第二发光材料层包含第二基质和作为第二掺杂剂的荧光化合物并且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发光材料层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还包括:
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大伟徐辅民金椿基崔东勋赵民柱崔树娜马莱斯哈姆·戈杜马拉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高丽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