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相循环法合成高纯度氯磺酸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889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相循环法合成高纯度氯磺酸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三氧化硫原料气体进入发烟硫酸吸收塔,吸收得到发烟硫酸,然后将发烟硫酸送入蒸发器解吸,得到三氧化硫气体;(2)将氯化氢气体和三氧化硫气体送入氯磺酸合成塔,进行反应得到气态氯磺酸;(3)气态氯磺酸经过粗品氯磺酸冷凝器,可制得液态的粗品氯磺酸;(4)粗品氯磺酸经气液分离器分离后进入精制塔与氯化氢气体继续进行反应,制得氯磺酸成品后再经成品氯磺酸冷却器经冷却后送成品库。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三氧化硫原料气和氯化氢反应前进行分离,使分离出的二氧化硫气体返回硫酸转化系统,保证高浓度的三氧化硫气体与高浓度的氯化氢气体反应,降低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A process for synthesis of high purity chlorosulfonic acid by gas phase circ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相循环法合成高纯度氯磺酸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氯磺酸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相循环法合成高纯度氯磺酸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氯磺酸生产工艺以硫酸装置转化器出口三氧化硫浓度(8%-9%)的混合气体为原料生产氯磺酸,具体步骤是三氧化硫浓度(8%-9%)的混合气体和经过干燥的氯化氢气体直接进入反应塔,在130~230℃的温度下迅速反应,再经冷却、分离等过程得到液体氯磺酸。该工艺存在非常多的问题,具体如下:一是污染严重,由于混合气体三氧化硫浓度只有8%-9%,原料气本身含有二氧化硫和其它杂质,合成反应后,尾气成份更为复杂,各种成份难以分离回收,排放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容易超过国家标准。二是原料消耗高,合成原料气中三氧化硫浓度低,使得反应转化率低,大量未反应的有效气体只能进入后续尾气系统进行副产品回收,造成了原料消耗过大,生产成本上升。三是产品质量较差,合成原料气中的杂质气体在三氧化硫与氯化氢合成过程中,进入到氯磺酸成品中,降低了氯磺酸的纯度,使产品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相循环法合成高纯度氯磺酸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质量分数8~9%的三氧化硫原料气体进入发烟硫酸吸收塔,吸收得到游离三氧化硫浓度为30~35%的发烟硫酸,然后将发烟硫酸送入蒸发器解吸,并经高效纤维除雾器除雾后得到不含酸雾的质量分数99%以上的三氧化硫气体,解吸后游离三氧化硫浓度为20%的发烟硫酸重新冷却后送回发烟硫酸吸收塔重复使用;/n(2)将质量分数97%以上的氯化氢气体和99%以上的三氧化硫气体送入氯磺酸合成塔底部,经底部旋流板预混后,再经塔内错流分布的塔板充分混合,进行反应得到气态氯磺酸;/n(3)气态氯磺酸经过粗品氯磺酸冷凝器,可制得液态的粗品氯磺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相循环法合成高纯度氯磺酸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质量分数8~9%的三氧化硫原料气体进入发烟硫酸吸收塔,吸收得到游离三氧化硫浓度为30~35%的发烟硫酸,然后将发烟硫酸送入蒸发器解吸,并经高效纤维除雾器除雾后得到不含酸雾的质量分数99%以上的三氧化硫气体,解吸后游离三氧化硫浓度为20%的发烟硫酸重新冷却后送回发烟硫酸吸收塔重复使用;
(2)将质量分数97%以上的氯化氢气体和99%以上的三氧化硫气体送入氯磺酸合成塔底部,经底部旋流板预混后,再经塔内错流分布的塔板充分混合,进行反应得到气态氯磺酸;
(3)气态氯磺酸经过粗品氯磺酸冷凝器,可制得液态的粗品氯磺酸;
(4)粗品氯磺酸经气液分离器分离后进入精制塔与氯化氢气体继续进行反应,制得纯度99.5%以上的氯磺酸成品后再经成品氯磺酸冷却器冷却后送成品库,剩余氯化氢气体回合成塔进口继续进行反应。


2.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气相循环法合成高纯度氯磺酸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氯化氢气体和三氧化硫气体按摩尔比1.05:1送入氯磺酸合成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国余国军吴发洪俞谢华余光明谢毅石志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硫酸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